-
题名早期著作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建云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4-18,共5页
-
基金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
-
文摘
早期著作时期(1843-1848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别对人的本质作了不同的表述,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不能简单地把这三种表述理解为是马克思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因为这三种表述并不是一个平行并列的关系。在早期著作时期,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同马克思的整体思想发展相一致,这一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种不同表述并不是一个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表层到深层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
-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社会性
自然性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马克思人的“三重本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李金和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作为马克思学说的价值理想,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整体基础上,既是人的需要本性、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和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类特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人的需要内驱力、人的社会关系外推力和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需要
社会关系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