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与东盟四国汇率制度选择
1
作者 张秋 《亚非纵横》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爆发了几场金融危机,其汇率制度选择成为争论焦点,围绕'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的讨论也颇为激烈。'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认为,唯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两个端点解(two corner solutions)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爆发了几场金融危机,其汇率制度选择成为争论焦点,围绕'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的讨论也颇为激烈。'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认为,唯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两个端点解(two corner solutions)的汇率制度安排,即自由浮动汇率制或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如货币局制度或货币联盟),介于两者间的中间汇率制度包括'软'的钉住汇率制,如可调整的钉住、爬行钉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 汇率制 自由浮动汇率制 东盟国家 货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柱 何顺强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19,55,共3页
由于以强制结汇制度和结售汇周转头寸比例管理为基础的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生缺陷,我国的外汇市场并没有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被动,并产生了扭曲的价格现象。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需向目标区... 由于以强制结汇制度和结售汇周转头寸比例管理为基础的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生缺陷,我国的外汇市场并没有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被动,并产生了扭曲的价格现象。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需向目标区汇率制度转变,并最终实现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制 金融体系 中国 自由浮动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贬值对纠正国际收支逆差的理论比较
3
作者 杨一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2-95,共4页
众所周知,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国际收支逆差起到某种程度的纠正作用。但常见的西方国际收支理论,如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approach)和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在说明、解释贬值对国际收支... 众所周知,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国际收支逆差起到某种程度的纠正作用。但常见的西方国际收支理论,如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approach)和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在说明、解释贬值对国际收支逆差的纠正机制及其限制条件方面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这三种理论在对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上所作的解释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收支状况 货币贬值 国际收支逆差 贸易收支 弹性分析法 外汇市场 自由浮动汇率制 国内投资 经济部门 吸收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