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对称与现代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生成——以郭沫若、艾青的新诗创作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意义对称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节奏建构的重要方式,为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最终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持。郭沫若与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虽然在"内在旋律"的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郭沫若倾向于以... 意义对称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节奏建构的重要方式,为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最终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持。郭沫若与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虽然在"内在旋律"的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郭沫若倾向于以"情绪的自然消涨"来建构诗歌的内部节奏;艾青则注重以"情绪的韵律表达"来增加诗歌节奏间的和谐,但现代意义对称的灵活使用却始终是他们建构诗歌"内在旋律"的重要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意义对称在节奏建构上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对称 现代自由体诗歌 “内在旋律” 郭沫若 艾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草叶集》中的隐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27-28,共2页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他根据民众的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以善用隐喻的自由体诗歌传播民主思想。《草叶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集,集中体现了其文学风格。本文主要就《草叶集》中的隐喻展开分析,以此解读作者的文学...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他根据民众的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以善用隐喻的自由体诗歌传播民主思想。《草叶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集,集中体现了其文学风格。本文主要就《草叶集》中的隐喻展开分析,以此解读作者的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特·惠特曼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草叶集》 自由体诗歌 诗人 格律诗 诗歌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结构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