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要素流动与经济地理新均衡: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新拓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邓菊秋 叶连广 何雄浪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3,共18页
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关注单要素流动的情形,忽略了对地区间多重要素流动情形的考察,使得对多重要素流动的一般均衡关系研究停滞不前。本文在何雄浪(2014,2019)假定企业家与普通劳动力保持等比例跨区域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假定企业... 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关注单要素流动的情形,忽略了对地区间多重要素流动情形的考察,使得对多重要素流动的一般均衡关系研究停滞不前。本文在何雄浪(2014,2019)假定企业家与普通劳动力保持等比例跨区域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假定企业家和普通劳动力可以非等比例流动,进而在对产业空间均衡进行分析的同时,探讨普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福利效应,并得出以下新的结论:普通劳动力的空间均衡由企业家流动引致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共同决定;贸易自由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普通劳动力追随企业家流动,随着贸易自由度的进一步提升,普通劳动力流动份额会逐渐降低,贸易完全开放后普通劳动力停止流动;多重要素流动并不能完全消除地区间的福利水平差距,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大量集聚使核心区的社会福利水平远高于边缘区,这种福利水平差距即使在贸易完全开放后也不会消失;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升,普通劳动力福利水平的地区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应实施适度差别化的区域一体化政策,着力打造地方品质,积极探索地区间要素双向流动新机制,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要素流动 均衡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 自由企业家模型 企业家 普通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企业家模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作者 王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2,共5页
空间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影响和启示是很深远的,空间经济学自由企业家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指出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 空间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影响和启示是很深远的,空间经济学自由企业家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指出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东部为核心、中西部为外围的大格局下,中西部地区必须培育区域内经济核心区,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并通过提高区内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量、降低区内交易成本、扩大产业差异化水平等扩大市场规模,形成区内聚集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自由企业家模型 空间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分割、降成本与高质量发展:一个拓展新经济地理模型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孙博文 雷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63,共11页
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探讨企业家自由流动假设下市场分割对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行为通过市场规模与企业集聚的中间机制对企业家收入产生影响;短期内,制度分割会带来部分地区的企业家收入增长,但长期来看... 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探讨企业家自由流动假设下市场分割对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行为通过市场规模与企业集聚的中间机制对企业家收入产生影响;短期内,制度分割会带来部分地区的企业家收入增长,但长期来看,市场分割所带来的区际"贸易福利损失"要高于通过分割市场和本地保护带来的"本地市场效应"的提高,而且不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和长期经济增长;在整个过程中,制度分割的市场规模效应、企业集聚效应以及企业家收入效应都依赖于一定的空间分割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除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之外,还应努力降低市场壁垒和制度分割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市场分割 降成本 自由企业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要素流动、产业空间演化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 被引量:6
4
作者 何雄浪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6,共9页
从多要素流动角度出发,在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探讨经济地理产业空间演化中的多重均衡机理,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必然都表现为棒棒均衡的结果,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 从多要素流动角度出发,在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探讨经济地理产业空间演化中的多重均衡机理,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必然都表现为棒棒均衡的结果,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态;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增加,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增加,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导致对称结构的稳定性减弱,也会最终导致市场拥挤效应的消失。如果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不管是什么样的贸易自由度,市场拥挤效应都将不复存在,形成现代工业部门集聚的"黑洞"状态;突破点始终小于持续点,当贸易自由度介于二者之间时,除了两种中心—外围结构,任意非对称结构也可能是稳定的。在贸易自由度取某一值条件下,既定的均衡是稳定的,从而推动产业空间演化的根本力量在于物质基础,而不是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流动 自由企业家模型 产业空间演化 多重经济地理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