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天生人成”的性恶论与康德的“根本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迎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人之所生而有”的欲、知、辨、能等,作为“本始材朴”,既可能意味着人向善的原初禀赋,又可能指示了人趋恶的自然倾向。但若因此断定荀子既非性善论者也非性恶论者,而只能是持一种“中间状态”的性朴论者,却极易招致荀子丧失确定性和... “人之所生而有”的欲、知、辨、能等,作为“本始材朴”,既可能意味着人向善的原初禀赋,又可能指示了人趋恶的自然倾向。但若因此断定荀子既非性善论者也非性恶论者,而只能是持一种“中间状态”的性朴论者,却极易招致荀子丧失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危险。荀子的逻辑是,人生而具有某些天性,但这些天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却并不能归因于天,而只能是出于人自身的创造。若一个人无力创造,即无法“具”其“朴”“资”,那便是荀子所谓的“性恶”,康德称之为“根本恶”。至于人如何“具”,一方面,“俄而”间的“决”与“断”成为生死关头,另一方面,“长久”的“积”和“渐”又事关重大。前者涉及自由任性问题,后者必重圣王师法。以自由任性为基础,圣王师法也就跟权威专制或浪漫主义的人治遐想等清楚区别开来了,这有利于荀子思想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康德 性恶 根本恶 自由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詹世友 占姗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任性,任性的自由是能通过制定准则而行为的能力,它指向外在的行为自由,所以在法权上就表现为占有,但首先并不指向占有的质料,而是其自由的形式,故他重视"理智的占有"。为了永久、稳定地占有,必... 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任性,任性的自由是能通过制定准则而行为的能力,它指向外在的行为自由,所以在法权上就表现为占有,但首先并不指向占有的质料,而是其自由的形式,故他重视"理智的占有"。为了永久、稳定地占有,必须把人民的意志联合起来而形成共同意志,成立国家,由此才能有普遍立法,并且能够具有公共强制权力而保证公民稳定地获得自己的东西,获得真正的正义。如果说,以意志的普遍法则规定任性的主观准则的学说(德性论)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维度,那么,以意志的普遍法则规定任性的外在行为自由的学说(法权论)就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外在维度。内外并举,构成道德形而上学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政治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任性自由 法权 国家的理念 正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