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由人格与社会生态——胡适寓沪期间的人格行为及其政治经济背景
1
作者
叶中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51,共9页
1920年代与1930年代之交上海的政治环境与媒体经济,为游离国家知识体制中心的胡适,提供了一个重构"知识权力"的社会场域,且亦成就了一段"知识权力"与"国家权力"抗衡的历史。从胡适的"言论冲动"...
1920年代与1930年代之交上海的政治环境与媒体经济,为游离国家知识体制中心的胡适,提供了一个重构"知识权力"的社会场域,且亦成就了一段"知识权力"与"国家权力"抗衡的历史。从胡适的"言论冲动"中或可见证:自由人格,不仅是一种观念层面上的获得,亦是一种社会生态维度上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人格
上海社会
知识权力
政治环境
经济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由人格·功业理想·人道精神——李白、岑参、杜甫写妻诗之别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韶华
《昌吉师专学报(综合版)》
1999年第4期22-24,34,共4页
古诗中夫妻爱情既少,却又附着于其他题材。李白、岑参、杜甫即如此。三人写妻诗作多有不同:叙写的角度,对妻的称呼等,这恰恰可以看出三人不同的人格理想:李白追求自由,岑参志于功业,杜甫则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人道精神的典范。
关键词
自由人格
功业理想
人道精神
李白
岑参
杜甫
中国
诗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
3
作者
张明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07-208,共2页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其理论要想实现还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的。其人格理论在它体现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要想培育自由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对其人格理念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化
自由人格
现实意义
困境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民化自由人格”与高中德育的内在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安梅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22期94-95,共2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主体意识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不断地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冯契先生的"平民化自由人格"思想在一些方面正好与现今高中德育的要求存在内在适应性,对我国高中德育教育的贯彻落实...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主体意识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不断地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冯契先生的"平民化自由人格"思想在一些方面正好与现今高中德育的要求存在内在适应性,对我国高中德育教育的贯彻落实具有深刻的启示,能很好指导我们进行德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化
自由人格
内在适应性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契自由观念的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承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念既是哲学范畴,也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自由人格、自由意志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由人格的问题离不开社会性存在这一前提,人的社会实践伴随着自由人格实现的历程。"权威主义"盛...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念既是哲学范畴,也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自由人格、自由意志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由人格的问题离不开社会性存在这一前提,人的社会实践伴随着自由人格实现的历程。"权威主义"盛行或者出现"权威"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情况,往往会对人民群众形成自由独立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当予以警惕,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的社会应该是与异化"权威主义"盛行的社会有着明确界限。自由人格与自由社会是互为前提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个性解放与社会凝聚力都得到保障的社会,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自由人格
自由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冯契的自由观
6
作者
王向清
周义顺
《船山学刊》
2001年第2期83-86,共4页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是对以往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的自由学说的继承,同时又是超越;他不仅把自由问题与对价值论的研究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把自由与智慧、人生相联系,在提出自由是理想的实现的学说之同时,深入地探讨了自由人格(理想人...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是对以往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的自由学说的继承,同时又是超越;他不仅把自由问题与对价值论的研究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把自由与智慧、人生相联系,在提出自由是理想的实现的学说之同时,深入地探讨了自由人格(理想人格)的培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知识
智慧
自由人格
伦理
德性
价值论
冯契
自由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的自由观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红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年第4期5-10,共6页
【正】 庄子是中国最早提出人的自由的哲学家,先秦诸子乃至后世的哲学家没有谁比庄子更关注生存和自由这个人生根本问题的。陈鼓应说:“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徐复观说:“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求得精神的安定,发展...
【正】 庄子是中国最早提出人的自由的哲学家,先秦诸子乃至后世的哲学家没有谁比庄子更关注生存和自由这个人生根本问题的。陈鼓应说:“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徐复观说:“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求得精神的安定,发展而为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以建立精神的自由王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思想
自由
观
心灵
自由
精神
自由
自然规律
哲学家
自由人格
陈鼓应
自由
解放
逍遥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初探
被引量:
3
8
作者
沈晓阳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2,46,共6页
自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也是一个充满歧义、纷争和混乱的问题。为了使人们对于自由的理解尽快地统一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上来,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作出新的更为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意志
自由
马克思主义
自由
观
社会条件
社会法律
人格
自由
个人
自由
社会关系
思想家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的多重审美自由关系与《聊斋志异》的境界融合方式
被引量:
1
9
作者
盖光
《蒲松龄研究》
1995年第2期77-90,共14页
人的多重审美自由关系与《聊斋志异》的境界融合方式盖光文学是人学,美学也是人学。要深化文学和美学的研究,就应该注重考察人的深层次结构。人是怎样生存的,人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人...
人的多重审美自由关系与《聊斋志异》的境界融合方式盖光文学是人学,美学也是人学。要深化文学和美学的研究,就应该注重考察人的深层次结构。人是怎样生存的,人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人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系统解决人的生存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自由
关系
境界融合
审美
自由
自由人格
审美体验
情感体验
内部矛盾
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聊斋》自由世界的理性探索
10
作者
刘宁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3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聊斋》
自由人格
蒲松龄
社会力量
《鸽异》
理性思考
理想境界
自然性
社会现实
《聊斋志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格价值及评价问题
11
作者
朱志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人格价值不是指它能满足人的一般需要,而是指它能满足人们在实践中,亦即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对主体自身条件要求的需要。人格价值的大小,与人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成正比。由于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受到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制约,主体...
人格价值不是指它能满足人的一般需要,而是指它能满足人们在实践中,亦即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对主体自身条件要求的需要。人格价值的大小,与人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成正比。由于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受到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制约,主体必须以与之相符的人格才能有效从事价值创造旧此,是否符合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性质和要求,是判断人格价值之有无和大小的根本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每一经济形态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自然经济是依赖型人格,商品经济是独立型人格,产品经济则是自由型人格。当前,在全社会倡导独立型人格,是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人格
价值
人格
价值评价
依赖型
人格
独立型
人格
自由
型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汤显祖的理想型政治人格对其戏曲创作的影响
12
作者
李骋昊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7期29-29,79,共2页
汤显祖作为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曲创作家,他至情至性、追求自由的理想型人格的形成,和他坎坷的从官经历与接受的王学、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汤显祖的理想型政治人格的两点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政治道路,深入分析其理...
汤显祖作为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曲创作家,他至情至性、追求自由的理想型人格的形成,和他坎坷的从官经历与接受的王学、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汤显祖的理想型政治人格的两点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政治道路,深入分析其理想型政治人格对他戏曲创作的影响与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人格
至情至性
自由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一般人格权
被引量:
1
13
作者
孙西让
郝建志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6-27,35,共3页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为主要内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一般人格权制度是在充分保护具体人格权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捍卫和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未规定...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为主要内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一般人格权制度是在充分保护具体人格权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捍卫和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未规定一般人格权制度,本文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公布之机,介绍了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及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法律功能,体现了确立并保护一般人格权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权
民事权利
中国
民法
法律制度
制度价值
人格
自由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探析
14
作者
蔡志栋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孙中山认为现代自由人格的规划不可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主张继承并发扬"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其内涵包含仁智勇三义。智不仅指的是和善良意志比较接近的"良心",而且也表现为对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仁指的是博爱,...
孙中山认为现代自由人格的规划不可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主张继承并发扬"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其内涵包含仁智勇三义。智不仅指的是和善良意志比较接近的"良心",而且也表现为对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仁指的是博爱,这种解释既吸收了儒家,又借鉴了墨家,而且还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大勇"的实质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舍生取义。在具体道德条目上,孙中山主张确立志气、责任、信义、诚,以群体的长远利益为目标的功利。孙中山对志的自由选择、坚韧持一、后果责任等性质作出了肯定;主张废弃忠君意义上的忠,确立对国家、对民众、对事业之忠。尽管孙中山对信义的理解侧重于内在的道德品质,还没有进入现代的契约论的范畴。但是,孙中山注意到了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智)、自愿性(意志)等特征;同时,在对"良知"的认识中,孙中山也注意到了道德性的自然性,丰富了我们对道德行为的特性的理解。孙中山主张改变政治制度以塑造自由人格,也是触及了培养自由人格的一个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仁智勇
志气
道德条目
自由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
被引量:
5
15
作者
王海燕
《蒲松龄研究》
2004年第2期22-29,共8页
蒲松龄远承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依托志怪小说形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异类化人的恋爱故事,刻画出众多助夫成名的女性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哲理认识。受道教神仙观影响,这类故事一般在叙述模式上还留有此前仙人降谪式故事的痕迹...
蒲松龄远承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依托志怪小说形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异类化人的恋爱故事,刻画出众多助夫成名的女性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哲理认识。受道教神仙观影响,这类故事一般在叙述模式上还留有此前仙人降谪式故事的痕迹,“异类入世则意味着性灵的沉沦”可以说是《聊斋志异》艺术世界普遍的逻辑法则;其中的有情异类,还不能幸免于为无情的人间法则伤害的悲剧命运。相比之下,《香玉》篇与香玉则是个优异的存在,是蒲松龄全新的创造。它通过香玉、黄生等至情至性的精神自由型人格的塑造,寄托了人性美的理想;《香玉》这样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的出现,是短篇小说创作的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玉
至情
精神
自由
型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存在的勇气:杨绛与宗璞的散文精神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李咏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4-101,共8页
散文的自由形式是对生命的复杂形式的一种捕捉和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国散文一直是作家生命表达的重要形式.那从心底深处流出的酣歌是作家真情实感的放纵,没有虚构,没有矫饰.那些零散篇章的汇合,往往可以透视作家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向度.当...
散文的自由形式是对生命的复杂形式的一种捕捉和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国散文一直是作家生命表达的重要形式.那从心底深处流出的酣歌是作家真情实感的放纵,没有虚构,没有矫饰.那些零散篇章的汇合,往往可以透视作家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向度.当我系统地阅读和理解杨绛和宗璞的散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散文
散文艺术
宗璞散文
中国知识分子
心路历程
自由人格
精神向度
作家
自由
形式
中国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取”和“退隐”的融合——论苏轼黄州时期思想
被引量:
2
17
作者
封保华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 :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观消极色彩 ,又有不能忘怀现实 ,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 ,建立了...
本文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 :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观消极色彩 ,又有不能忘怀现实 ,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 ,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隐
黄州时期
苏轼
文论
文人士大夫
失意
自由人格
融合
进取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能杀人吗?——读台湾作家琼瑶中篇小说《我是一片云》
18
作者
刘朝谦
《当代文坛》
1986年第1期34-35,共2页
瑶琼把她给我们送来,飘在蓝天上,乘暖风轻快而来,青春洋溢,晶莹洁白,反射太阳灿烂的光辉,给我们一个明亮、活泼的微笑。宛露,似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清新无邪。我们对她的第一眼注视,所有的感受,是她的翩翩生动,是环萦着她的亲情的温馨。她...
瑶琼把她给我们送来,飘在蓝天上,乘暖风轻快而来,青春洋溢,晶莹洁白,反射太阳灿烂的光辉,给我们一个明亮、活泼的微笑。宛露,似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清新无邪。我们对她的第一眼注视,所有的感受,是她的翩翩生动,是环萦着她的亲情的温馨。她说:“我是一片云”,这亲情,便是漾动云朵的和煦的微风,便是使这云朵流金溢采的太阳,二十年,无私地照耀着她,抚爱着她,让她在其中自由地生长发展。二十年,这亲情给她遮挡了尘世的争斗,使她二十年春常在,二十年人生如花,几乎没有四季的变化,所以她好象总是长不大,她欢乐无尽,唯一的苦恼便是,不能忧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云
琼瑶
台湾作家
中篇小说
自由人格
云朵
二十年
理智之爱
人格
的
自由
巫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龙与蜉蝣》的美学底蕴
19
作者
朱国庆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1,共2页
《金龙与蜉蝣》的美学底蕴朱国庆古人认为诗文之妙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主张求之于形象之外,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这种形象之外的无形的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境界。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一种美学底蕴。它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所谓“取...
《金龙与蜉蝣》的美学底蕴朱国庆古人认为诗文之妙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主张求之于形象之外,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这种形象之外的无形的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境界。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一种美学底蕴。它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所谓“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底蕴
蜉蝣
自由
与必然
自由人格
戏剧创作
审美性
哲理化
批判性
《哈姆雷特》
历代帝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高风绝尘”的内涵和意义
20
作者
谭玉良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高风绝尘
苏轼
体兼众妙
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
民本思想
文化精神
生命本体
苏武
自由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由人格与社会生态——胡适寓沪期间的人格行为及其政治经济背景
1
作者
叶中强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51,共9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01ALS009)
文摘
1920年代与1930年代之交上海的政治环境与媒体经济,为游离国家知识体制中心的胡适,提供了一个重构"知识权力"的社会场域,且亦成就了一段"知识权力"与"国家权力"抗衡的历史。从胡适的"言论冲动"中或可见证:自由人格,不仅是一种观念层面上的获得,亦是一种社会生态维度上的完成。
关键词
自由人格
上海社会
知识权力
政治环境
经济来源
Keywords
free personality
Shanghai society
intellectual power
political environment
source of income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由人格·功业理想·人道精神——李白、岑参、杜甫写妻诗之别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韶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昌吉师专学报(综合版)》
1999年第4期22-24,34,共4页
文摘
古诗中夫妻爱情既少,却又附着于其他题材。李白、岑参、杜甫即如此。三人写妻诗作多有不同:叙写的角度,对妻的称呼等,这恰恰可以看出三人不同的人格理想:李白追求自由,岑参志于功业,杜甫则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人道精神的典范。
关键词
自由人格
功业理想
人道精神
李白
岑参
杜甫
中国
诗歌研究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
3
作者
张明峰
机构
华侨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07-208,共2页
文摘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其理论要想实现还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的。其人格理论在它体现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要想培育自由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对其人格理念重新审视。
关键词
平民化
自由人格
现实意义
困境
局限
Keywords
Civilianized Free Personality
Modern Connotation
Difficulty Limitation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民化自由人格”与高中德育的内在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安梅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22期94-95,共2页
文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主体意识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不断地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冯契先生的"平民化自由人格"思想在一些方面正好与现今高中德育的要求存在内在适应性,对我国高中德育教育的贯彻落实具有深刻的启示,能很好指导我们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
平民化
自由人格
内在适应性
局限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契自由观念的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承
机构
上海大学哲学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文摘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念既是哲学范畴,也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自由人格、自由意志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由人格的问题离不开社会性存在这一前提,人的社会实践伴随着自由人格实现的历程。"权威主义"盛行或者出现"权威"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情况,往往会对人民群众形成自由独立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当予以警惕,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的社会应该是与异化"权威主义"盛行的社会有着明确界限。自由人格与自由社会是互为前提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个性解放与社会凝聚力都得到保障的社会,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路径。
关键词
冯契
自由人格
自由
社会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冯契的自由观
6
作者
王向清
周义顺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系
出处
《船山学刊》
2001年第2期83-86,共4页
文摘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是对以往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的自由学说的继承,同时又是超越;他不仅把自由问题与对价值论的研究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把自由与智慧、人生相联系,在提出自由是理想的实现的学说之同时,深入地探讨了自由人格(理想人格)的培养等问题。
关键词
自由
知识
智慧
自由人格
伦理
德性
价值论
冯契
自由
观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的自由观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红映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年第4期5-10,共6页
文摘
【正】 庄子是中国最早提出人的自由的哲学家,先秦诸子乃至后世的哲学家没有谁比庄子更关注生存和自由这个人生根本问题的。陈鼓应说:“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徐复观说:“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求得精神的安定,发展而为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以建立精神的自由王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庄子》
关键词
庄子思想
自由
观
心灵
自由
精神
自由
自然规律
哲学家
自由人格
陈鼓应
自由
解放
逍遥游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初探
被引量:
3
8
作者
沈晓阳
机构
蚌埠坦克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2,46,共6页
文摘
自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也是一个充满歧义、纷争和混乱的问题。为了使人们对于自由的理解尽快地统一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上来,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作出新的更为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意志
自由
马克思主义
自由
观
社会条件
社会法律
人格
自由
个人
自由
社会关系
思想家
价值观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的多重审美自由关系与《聊斋志异》的境界融合方式
被引量:
1
9
作者
盖光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5年第2期77-90,共14页
文摘
人的多重审美自由关系与《聊斋志异》的境界融合方式盖光文学是人学,美学也是人学。要深化文学和美学的研究,就应该注重考察人的深层次结构。人是怎样生存的,人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人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系统解决人的生存状...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自由
关系
境界融合
审美
自由
自由人格
审美体验
情感体验
内部矛盾
人与社会的关系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聊斋》自由世界的理性探索
10
作者
刘宁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3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聊斋》
自由人格
蒲松龄
社会力量
《鸽异》
理性思考
理想境界
自然性
社会现实
《聊斋志异》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格价值及评价问题
11
作者
朱志勇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委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文摘
人格价值不是指它能满足人的一般需要,而是指它能满足人们在实践中,亦即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对主体自身条件要求的需要。人格价值的大小,与人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成正比。由于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受到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制约,主体必须以与之相符的人格才能有效从事价值创造旧此,是否符合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性质和要求,是判断人格价值之有无和大小的根本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每一经济形态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自然经济是依赖型人格,商品经济是独立型人格,产品经济则是自由型人格。当前,在全社会倡导独立型人格,是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人格
人格
价值
人格
价值评价
依赖型
人格
独立型
人格
自由
型
人格
分类号
B848.6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汤显祖的理想型政治人格对其戏曲创作的影响
12
作者
李骋昊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7期29-29,79,共2页
文摘
汤显祖作为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曲创作家,他至情至性、追求自由的理想型人格的形成,和他坎坷的从官经历与接受的王学、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汤显祖的理想型政治人格的两点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政治道路,深入分析其理想型政治人格对他戏曲创作的影响与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
政治
人格
至情至性
自由人格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一般人格权
被引量:
1
13
作者
孙西让
郝建志
机构
河北省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6-27,35,共3页
文摘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为主要内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一般人格权制度是在充分保护具体人格权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捍卫和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未规定一般人格权制度,本文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公布之机,介绍了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及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法律功能,体现了确立并保护一般人格权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人格
权
民事权利
中国
民法
法律制度
制度价值
人格
自由
法律保护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探析
14
作者
蔡志栋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暨哲学系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价值研究"(10CZX0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研究"(14AZ005)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孙中山认为现代自由人格的规划不可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主张继承并发扬"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其内涵包含仁智勇三义。智不仅指的是和善良意志比较接近的"良心",而且也表现为对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仁指的是博爱,这种解释既吸收了儒家,又借鉴了墨家,而且还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大勇"的实质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舍生取义。在具体道德条目上,孙中山主张确立志气、责任、信义、诚,以群体的长远利益为目标的功利。孙中山对志的自由选择、坚韧持一、后果责任等性质作出了肯定;主张废弃忠君意义上的忠,确立对国家、对民众、对事业之忠。尽管孙中山对信义的理解侧重于内在的道德品质,还没有进入现代的契约论的范畴。但是,孙中山注意到了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智)、自愿性(意志)等特征;同时,在对"良知"的认识中,孙中山也注意到了道德性的自然性,丰富了我们对道德行为的特性的理解。孙中山主张改变政治制度以塑造自由人格,也是触及了培养自由人格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键词
孙中山
仁智勇
志气
道德条目
自由人格
Keywords
Sun Yatsen
benevolence, wisdom and courage
ambition
morality items
free personality
分类号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
被引量:
5
15
作者
王海燕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4年第2期22-29,共8页
文摘
蒲松龄远承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依托志怪小说形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异类化人的恋爱故事,刻画出众多助夫成名的女性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哲理认识。受道教神仙观影响,这类故事一般在叙述模式上还留有此前仙人降谪式故事的痕迹,“异类入世则意味着性灵的沉沦”可以说是《聊斋志异》艺术世界普遍的逻辑法则;其中的有情异类,还不能幸免于为无情的人间法则伤害的悲剧命运。相比之下,《香玉》篇与香玉则是个优异的存在,是蒲松龄全新的创造。它通过香玉、黄生等至情至性的精神自由型人格的塑造,寄托了人性美的理想;《香玉》这样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的出现,是短篇小说创作的极致。
关键词
香玉
至情
精神
自由
型
人格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存在的勇气:杨绛与宗璞的散文精神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李咏吟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4-101,共8页
文摘
散文的自由形式是对生命的复杂形式的一种捕捉和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国散文一直是作家生命表达的重要形式.那从心底深处流出的酣歌是作家真情实感的放纵,没有虚构,没有矫饰.那些零散篇章的汇合,往往可以透视作家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向度.当我系统地阅读和理解杨绛和宗璞的散文时。
关键词
杨绛散文
散文艺术
宗璞散文
中国知识分子
心路历程
自由人格
精神向度
作家
自由
形式
中国散文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取”和“退隐”的融合——论苏轼黄州时期思想
被引量:
2
17
作者
封保华
机构
新疆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出处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文摘
本文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 :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观消极色彩 ,又有不能忘怀现实 ,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 ,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关键词
退隐
黄州时期
苏轼
文论
文人士大夫
失意
自由人格
融合
进取
思想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能杀人吗?——读台湾作家琼瑶中篇小说《我是一片云》
18
作者
刘朝谦
出处
《当代文坛》
1986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瑶琼把她给我们送来,飘在蓝天上,乘暖风轻快而来,青春洋溢,晶莹洁白,反射太阳灿烂的光辉,给我们一个明亮、活泼的微笑。宛露,似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清新无邪。我们对她的第一眼注视,所有的感受,是她的翩翩生动,是环萦着她的亲情的温馨。她说:“我是一片云”,这亲情,便是漾动云朵的和煦的微风,便是使这云朵流金溢采的太阳,二十年,无私地照耀着她,抚爱着她,让她在其中自由地生长发展。二十年,这亲情给她遮挡了尘世的争斗,使她二十年春常在,二十年人生如花,几乎没有四季的变化,所以她好象总是长不大,她欢乐无尽,唯一的苦恼便是,不能忧郁。
关键词
片云
琼瑶
台湾作家
中篇小说
自由人格
云朵
二十年
理智之爱
人格
的
自由
巫婆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龙与蜉蝣》的美学底蕴
19
作者
朱国庆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1,共2页
文摘
《金龙与蜉蝣》的美学底蕴朱国庆古人认为诗文之妙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主张求之于形象之外,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这种形象之外的无形的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境界。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一种美学底蕴。它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所谓“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
关键词
美学底蕴
蜉蝣
自由
与必然
自由人格
戏剧创作
审美性
哲理化
批判性
《哈姆雷特》
历代帝王
分类号
I207.3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高风绝尘”的内涵和意义
20
作者
谭玉良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高风绝尘
苏轼
体兼众妙
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
民本思想
文化精神
生命本体
苏武
自由人格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由人格与社会生态——胡适寓沪期间的人格行为及其政治经济背景
叶中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由人格·功业理想·人道精神——李白、岑参、杜甫写妻诗之别
王韶华
《昌吉师专学报(综合版)》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
张明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平民化自由人格”与高中德育的内在适应性研究
安梅
《改革与开放》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冯契自由观念的政治哲学解读
朱承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冯契的自由观
王向清
周义顺
《船山学刊》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庄子的自由观
陈红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初探
沈晓阳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人的多重审美自由关系与《聊斋志异》的境界融合方式
盖光
《蒲松龄研究》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聊斋》自由世界的理性探索
刘宁
《蒲松龄研究》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人格价值及评价问题
朱志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汤显祖的理想型政治人格对其戏曲创作的影响
李骋昊
《戏剧之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议一般人格权
孙西让
郝建志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孙中山“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探析
蔡志栋
《中原文化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
王海燕
《蒲松龄研究》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存在的勇气:杨绛与宗璞的散文精神
李咏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进取”和“退隐”的融合——论苏轼黄州时期思想
封保华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爱能杀人吗?——读台湾作家琼瑶中篇小说《我是一片云》
刘朝谦
《当代文坛》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金龙与蜉蝣》的美学底蕴
朱国庆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苏轼“高风绝尘”的内涵和意义
谭玉良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