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里·伊格尔顿对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的批判——兼论其“悲剧人文主义”观念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8,共6页
自由人文主义不是一个不变的、同质的理论统一体,长期以来都被西方学界视为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传统。伊格尔顿通过重提"悲剧人文主义"的概念,对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的悲剧观、"无利害性"观点以及"延续性"观点... 自由人文主义不是一个不变的、同质的理论统一体,长期以来都被西方学界视为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传统。伊格尔顿通过重提"悲剧人文主义"的概念,对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的悲剧观、"无利害性"观点以及"延续性"观点予以了猛烈批判。与此同时,他也注重在批判的过程中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共产主义制度下的悲剧问题、剥削环境下的文学改造、宗教徒的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信仰的异同等几个方面做出了极富见地的论述,颇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悲剧人文主义 自由人文主义 人性 向死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自由人文主义批评论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后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48,273-276,共13页
自由人文主义批评是指由阿诺德和利维斯等英国批评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起的一场文学运动。它的出现既受到以往思想传统的影响,也是出于当时英国特殊社会语境的需要。它以普遍人性观为基本假定,由此衍生出一整套与文学研究有关的观... 自由人文主义批评是指由阿诺德和利维斯等英国批评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起的一场文学运动。它的出现既受到以往思想传统的影响,也是出于当时英国特殊社会语境的需要。它以普遍人性观为基本假定,由此衍生出一整套与文学研究有关的观念、原则和实践方法,比如它相信文学可以传播普遍而永恒的价值,有助于滋养人性和维系社会安定;它坚持文学批评应该超然无执,不服务于任何具体的社会功用等。它的观念和方法曾经在很长时间内被人们想当然地接受和应用,但在1970年代的批评理论热潮之后却开始遭遇猛烈抨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人文主义 普遍人性 永恒价值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莱尔和阿诺德:自由-人文主义文化批判 被引量:2
3
作者 陶家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作为英国19世纪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卡莱尔和阿诺德深受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将社会道德批评与自由-人文主义式的文化理想结合起来,对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然而,两人之间的分歧也表现了自由-人文主义乃至... 作为英国19世纪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卡莱尔和阿诺德深受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将社会道德批评与自由-人文主义式的文化理想结合起来,对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然而,两人之间的分歧也表现了自由-人文主义乃至英国现代思想话语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莱尔 阿诺德 自由-人文主义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承继:后人类时代重启人文主义传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宝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5,共5页
有关"后人类"的表述和阐释依循着不同的视域和立场,呈现出多样化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形态。不过,可以确知的是,"后人类"之前缀"后",绝非是线性时间链条上的延续和承继,意指"人类的后代";也非是对&... 有关"后人类"的表述和阐释依循着不同的视域和立场,呈现出多样化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形态。不过,可以确知的是,"后人类"之前缀"后",绝非是线性时间链条上的延续和承继,意指"人类的后代";也非是对"人类"这一命名的彻底否决抑或两相对立,指涉某种"非人"。毋宁说,"后人类"关联着人类立基于整体生存和共同未来时,所想象和召唤的某种自由主体。然而,悖谬之处在于,当我们秉持自由人文主义并将其嫁接或扩张至技术或机器等人造物,试图藉此实现人类之为自由主体的愿景时,却又可能使自身陷落进深重危机和万般灾难之境地。尽管如此,"人文主义"所蕴含的乌托邦价值与能量,仍将使其成为思考和回应"后人类"危机的有效参数甚或"解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自由人文主义 人工智能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特里林的批判性自由人文观 被引量:1
5
作者 段俊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60,共8页
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是二战后美国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始终把文学看成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认为文学谈论的是个人与文化之间处于危机的道德问题。他的批判性自由人文主义思想与个人、社团和社会背景息息... 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是二战后美国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始终把文学看成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认为文学谈论的是个人与文化之间处于危机的道德问题。他的批判性自由人文主义思想与个人、社团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他对狭隘的犹太人意识的超越,对自由主义、现代主义不遗余力的批判,都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他独特的批评立场和人文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林 积极的犹太性 道德现实主义 批判性自由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思潮变迁中的当代台湾小说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双一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7,共5页
早期中国新文学的若干思潮脉络在1949年后的祖国大陆断绝或暂时中断了,却在台湾文坛得到延续。20世纪50至70年代台湾文坛主要的思潮脉络有:三民主义文学、自由人文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乡土文学,等等。当代台湾小说随着文学主潮的... 早期中国新文学的若干思潮脉络在1949年后的祖国大陆断绝或暂时中断了,却在台湾文坛得到延续。20世纪50至70年代台湾文坛主要的思潮脉络有:三民主义文学、自由人文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乡土文学,等等。当代台湾小说随着文学主潮的变迁而呈现丰富多样的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塑了有别于祖国大陆文学的若干特色,是对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台湾小说 现代主义 自由人文主义 乡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联结困境——《关于美》对福斯特“唯有联结”思想的回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艳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20世纪初,E.M.福斯特在《霍华兹庄园》(1910)中借玛格丽特之口发出"唯有联结"的呼声;21世纪初,扎迪·史密斯在《关于美》(2005)中对这一呼声给予了回应和反思。后者通过描述自由主义的贝尔西一家和保守主义的基普斯一家,... 20世纪初,E.M.福斯特在《霍华兹庄园》(1910)中借玛格丽特之口发出"唯有联结"的呼声;21世纪初,扎迪·史密斯在《关于美》(2005)中对这一呼声给予了回应和反思。后者通过描述自由主义的贝尔西一家和保守主义的基普斯一家,通过对这两家人的对比、冲突与互动揭示了新时期种族联结、政治联结、人际与自我联结的困境,反映了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想化和社会进步的局限,暗示年轻一代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个体完善、政治公平和社会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福斯特 唯有联结 自由人文主义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