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2O3添加剂对ZTM陶瓷中柱状莫来石晶粒自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蔡舒 孟佳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64-65,共2页
在以富铝莫来石为基质的ZTM(2.0mol%Y2O3)材料中加入La2O3,制备出致密烧结的ZTM(La2O3)试样。试样显微结构由柱状莫来石晶粒和等轴状晶粒组成。La2O3与莫来石中Al2O3反应生成LaAl2O3... 在以富铝莫来石为基质的ZTM(2.0mol%Y2O3)材料中加入La2O3,制备出致密烧结的ZTM(La2O3)试样。试样显微结构由柱状莫来石晶粒和等轴状晶粒组成。La2O3与莫来石中Al2O3反应生成LaAl2O3,并作为高铝莫来石晶粒的晶种,在烧结过程形成的液相作用下发育长大为柱状莫来石晶粒。高铝莫来石晶种的存在是柱状莫来石晶粒生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铝莫来石 三氧化二镧 ZTM陶瓷 晶粒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自生长型街道市场价值再生的发展对策研究
2
作者 李建华 张梦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3期260-260,263,共2页
自生长型街道市场是城市常见的街巷商业空间,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分析了天津市自生长型街道市场在城市更新改造前后所遇到的瓶颈与问题,探究和再认识了其商贸历史与文化价值,并提出引导自生长型街道市场价值再生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自生长型街道市场 更新改造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对称褶皱结构的自生长软体机器人设计与运动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军辉 马诺 +3 位作者 胡睿 金泽华 李文光 刘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86-3199,共14页
针对充气自生长软体机器人现有主动方向控制方案对功能与精度难以兼顾的问题,通过对软甲亚纲海洋底栖动物腹节结构的模仿,提出非对称褶皱结构主动转向方案。通过在控制腔室内外侧布置非对称的褶皱结构,使控制腔室在充压时内外侧形成非... 针对充气自生长软体机器人现有主动方向控制方案对功能与精度难以兼顾的问题,通过对软甲亚纲海洋底栖动物腹节结构的模仿,提出非对称褶皱结构主动转向方案。通过在控制腔室内外侧布置非对称的褶皱结构,使控制腔室在充压时内外侧形成非对称的展开效果,从而形成长度差并实现对囊体转向的高精度可逆主动控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自生长软体机器人样机的制造。建立囊体褶皱宽度、褶皱间距等设计参数与转向半径、角度等性能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与样机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向方案能够在保障囊体运动能力的前提下,有效驱动囊体实现大角度高精度的可逆方向控制,并具有较高的设计自由度;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对囊体运动性能进行预测;所设计自生长软体机器人可应用于未来城市作战中狭窄非通视空间的侦查和引导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器人 仿生学 尖端自生长 非对称褶皱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长多螺旋密钥加密通讯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锦龙 《科技通报》 2021年第6期48-50,共3页
自生长密钥,是指随着使用过程,密钥的长度不断生长,对明文进行加密的密钥不断变化。通过多螺旋运算,通讯双方各自独立按需持续生成密钥,在双方约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个数据包加密的密钥都是新生成的,每轮密钥包括2568=18,446,744,07... 自生长密钥,是指随着使用过程,密钥的长度不断生长,对明文进行加密的密钥不断变化。通过多螺旋运算,通讯双方各自独立按需持续生成密钥,在双方约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个数据包加密的密钥都是新生成的,每轮密钥包括2568=18,446,744,073,709,551,616个密钥切片,每个密钥切片为16字节,基于密钥生成逻辑的概率计算,出现重复密钥轮大概需要25616=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7e+38轮,按此计算,基于本算法,有效密钥的长度将达到16*2568*25616=1.0043e+59(地球的原子数量大约为1.0e+50),通过源头暴力破解需要进行25648=2384=3.9402e+115次尝试才能够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通讯 螺旋密钥 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Al_2O_3/Al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树先 袁森 +2 位作者 王俊 孙宝德 王武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6-679,共4页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状晶团的方式向前推进的 ,胞状晶团的形成源于合金熔体的微观传输通道 .胞状晶团的长大按照淹没和合并两种方式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氧化法 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 自生长方式 三氧化二铝/铝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g_(17)Al_(12)-MgO复合材料的自组织生长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娟 马南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549,共5页
以纯Mg粉、Al(NO3)3.9H2O粉及Al2O3粉为原料,采用原位自组织生长的方法制备成以MgO纳米线和Mg-Mg17Al12共晶体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采取超声波搅拌法和一般球磨法混料,通过对试样的示差扫描分析,发现Mg与Al2O3在350℃左右发生反应。当... 以纯Mg粉、Al(NO3)3.9H2O粉及Al2O3粉为原料,采用原位自组织生长的方法制备成以MgO纳米线和Mg-Mg17Al12共晶体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采取超声波搅拌法和一般球磨法混料,通过对试样的示差扫描分析,发现Mg与Al2O3在350℃左右发生反应。当试样在550℃烧结后冷却,两相共晶Mg-Mg17Al12自组织生长形成。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烧结后试样的微观形态做表征和分析,并测试其机械性能。结果显示:超声波搅拌混合法制得的生坯组织更为致密、维氏硬度更高。文中初步建立了增强相的原位自生长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共晶 原位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堵剂的多尺度封堵性能
7
作者 倪军 王维波 +2 位作者 王成俊 张磊 李成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封堵低渗透油藏的多尺度水窜通道是提升这类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关键,开发了一种内源微生物堵剂,优化了其菌种发酵营养液配方,并基于室内静态实验表征了其基础物性,最后通过岩心动态实验评价了其封堵适应性。所优化的菌种发酵营养液配方... 封堵低渗透油藏的多尺度水窜通道是提升这类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关键,开发了一种内源微生物堵剂,优化了其菌种发酵营养液配方,并基于室内静态实验表征了其基础物性,最后通过岩心动态实验评价了其封堵适应性。所优化的菌种发酵营养液配方为:1.0%~2.0%糖蜜+0.2%~1.0%硝酸钠+0.5%~2.0%磷酸二氢钾+0.2%~1.0%磷酸氢二钠+0.1%~0.5%硫酸铵+0.01%~0.1%工业酵母膏+0.01%~0.03%硫酸铁+0.01%~0.03%硫酸锰。在营养液中培养4 d后,微生物趋于稳定,形成的分散颗粒呈正态分布,粒径集中在40~160μm之间,粒度中值在90μm左右,且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耐盐性及稳定性。初始态的微生物调堵剂能顺利进入低渗透岩心、非均质岩心和裂缝性岩心。进入岩心后,微生物基于其自生长特性与孔隙及裂缝介质匹配,对渗透率为5×10^(-3)μm^(2)的岩心的封堵率达到80%;对渗透率为5×10^(-3)/100×10^(-3)μm^(2)的非均质岩心的封堵率达92%;对渗透率为5×10^(-3)/300×10^(-3)μm^(2)的非均质岩心的封堵率达95%。微生物堵剂对开度为30μm的裂缝性岩心的封堵率达84%;对开度为80μm的裂缝性岩心的封堵率接近90%。微生物堵剂既可以封堵不同尺度的多孔介质水窜通道,又可以封堵不同尺度的微裂缝水窜通道,具备封堵低渗透油田多尺度水窜通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多尺度水窜 微生物调堵剂 自生长 注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下燃烧合成大体积凝固态Al_2O_3/ZrO_2(4Y)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传增 张龙 +3 位作者 赵忠民 张靖 杨泉 曲振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通过在铝热剂中引入ZrO2(4Y)混合粉末,以超重力下燃烧合成方式,制备出Al2O3/ZrO2(4Y)自生复合陶瓷板材,并研究了复合陶瓷微观结构、生长机理与力学性能.XRD、SEM与EDS结果显示,Al2O3/32%ZrO2(4Y)复合陶瓷基体为亚微米t-ZrO2纤维成三角... 通过在铝热剂中引入ZrO2(4Y)混合粉末,以超重力下燃烧合成方式,制备出Al2O3/ZrO2(4Y)自生复合陶瓷板材,并研究了复合陶瓷微观结构、生长机理与力学性能.XRD、SEM与EDS结果显示,Al2O3/32%ZrO2(4Y)复合陶瓷基体为亚微米t-ZrO2纤维成三角对称分布其上、取向各异的棒状共晶团,而Al2O3/37%ZrO2(4Y)复合陶瓷则以分布均匀的微米级t-ZrO2球晶为基体.Al2O3/32%ZrO2(4Y)复合陶瓷的强化归因于小尺寸共晶团边界及残余压应力增韧、相变增韧机制引发的高断裂韧性所致;同时,细小t-ZrO2球晶所具有的小尺寸缺陷及相变增韧与微裂纹增韧机制所引发的高断裂韧性也使Al2O3/37%ZrO2(4Y)复合陶瓷得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ZRO2(4Y) 燃烧合成 超重力 自生长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学科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庄秀丽 李光良 +2 位作者 李绍杰 余波 吴长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5,共7页
当前,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环境的不断发展,为学习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我们需要用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去应对和适应,才能更好地挖掘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可能与现实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可能。本文就是基于上... 当前,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环境的不断发展,为学习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我们需要用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去应对和适应,才能更好地挖掘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可能与现实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可能。本文就是基于上述背景,重点研究了区域学科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学习行为如何形成自组织的机制。研究者于2009年初到2011年初,在对山东省淄博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学习活动的规划、观察、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中发现,区域学科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学习行为,存在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的可能;团队学习是自组织的基础;基于Web2.0的教师个人学习网络的构建,使得区域教师群体专业发展自组织系统保持主动开放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学科教师群体系统 他组织 自组织 自生长 团队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住混合型”城中村认知与解读——以“温州村”模式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钰 张玲婧 裘知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6期81-8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却无法为其提供住房,在此背景下"城中村"应运而生。根据聚居活动的不同,"城中村"可以被划分为商住结合型、产住结合型和单一居住型三大类。本研究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却无法为其提供住房,在此背景下"城中村"应运而生。根据聚居活动的不同,"城中村"可以被划分为商住结合型、产住结合型和单一居住型三大类。本研究以"温州村"为例,通过自上而下的"城"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村"的自生长两方面研究,加深人们对"商住混合型"城中村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住混合社区 温州村 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煤矿关井压产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行周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2,24,共3页
采用自生长模型分析了乡镇煤矿产量的变化趋势 ,以及关井压产、总量控制对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调整煤炭生产技术结构必须淘汰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 ,以保持煤炭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 。
关键词 自生长模型 煤矿生产 关井压产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农村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12
作者 汪艳霞 《城市勘测》 2022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战略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研究了数字农业农村基础平台的框架设计与建设内容,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基于业务的农业农村数据自生长、多终端呈现全息“三农”... 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战略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研究了数字农业农村基础平台的框架设计与建设内容,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基于业务的农业农村数据自生长、多终端呈现全息“三农”,以及政企多级联动一体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促进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和价值的挖掘分析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农村 农业农村大数据 自生长 政企联动 人工智能(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蒙 徐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3-236,共4页
对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原位复合间隔织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以自生长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填充在间隔织物内部制备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菌种浓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毛细管流动孔径分析仪和滤料综合性... 对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原位复合间隔织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以自生长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填充在间隔织物内部制备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菌种浓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毛细管流动孔径分析仪和滤料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分别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孔结构及过滤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可以有效地填充在间隔织物中间层的空隙部分,并保持其原有的纳米网状结构,细菌纤维素与间隔丝之间具有良好的包覆作用,能够形成稳定的立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均匀,平均孔径为377nm;复合材料对粒径≥2.0μm的微尘颗粒的过滤效率达99.681%,是具有应用潜能的过滤分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间隔织物 自生长 原位复合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