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化硼对自生颗粒增强奥氏体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时海芳
杨海艳
+1 位作者
高山
李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44-146,共3页
为了提高高锰钢堆焊层在中低载荷作用下的耐磨性,在D256焊条药皮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石墨和碳化硼,固定钛铁、钒铁和稀土的含量,利用焊接冶金反应在高锰钢堆焊层中自发生成硼化物和碳化物增强颗粒以提高其耐磨性。采用XJL-2型金相显微镜...
为了提高高锰钢堆焊层在中低载荷作用下的耐磨性,在D256焊条药皮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石墨和碳化硼,固定钛铁、钒铁和稀土的含量,利用焊接冶金反应在高锰钢堆焊层中自发生成硼化物和碳化物增强颗粒以提高其耐磨性。采用XJL-2型金相显微镜、HR-150A型洛氏硬度计、M-200型磨损试验机等仪器,研究了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碳化硼的焊条堆焊层的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大量硼化物和碳化物颗粒组成,当碳化硼含量为6%时,奥氏体晶粒细化程度最好,宏观硬度达到56HRC,其熔合区硬度较加石墨的焊条提高了8HRC,并且其耐磨性也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硼化物
堆焊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处理对D256自制堆焊焊条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丛树林
韩彦朝
+1 位作者
刘立新
时海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修复高锰钢零件在中低载荷作用下的磨损失效,在D256焊条药皮中加入一定量的钛铁、钒铁、碳化硼和稀土元素,采用手工电弧的方法,通过焊接冶金反应自发生成硬质增强颗粒,并且通过后续热处理改变硬质相在高锰钢堆焊层中的分布,以提高堆...
为修复高锰钢零件在中低载荷作用下的磨损失效,在D256焊条药皮中加入一定量的钛铁、钒铁、碳化硼和稀土元素,采用手工电弧的方法,通过焊接冶金反应自发生成硬质增强颗粒,并且通过后续热处理改变硬质相在高锰钢堆焊层中的分布,以提高堆焊层耐磨性。分析了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D256焊条堆焊层相比,添加12%Ti-Fe+12%V-Fe+6%B4C的堆焊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化,且有一些细小的颗粒第二相生成,其硬度达到了53HRC;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堆焊层的组织更为细小,碳化物分布更为均匀,虽然硬度值下降到49HRC,但耐磨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
自生硼化物
耐磨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化硼对自生颗粒增强奥氏体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时海芳
杨海艳
高山
李梅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44-146,共3页
文摘
为了提高高锰钢堆焊层在中低载荷作用下的耐磨性,在D256焊条药皮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石墨和碳化硼,固定钛铁、钒铁和稀土的含量,利用焊接冶金反应在高锰钢堆焊层中自发生成硼化物和碳化物增强颗粒以提高其耐磨性。采用XJL-2型金相显微镜、HR-150A型洛氏硬度计、M-200型磨损试验机等仪器,研究了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碳化硼的焊条堆焊层的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大量硼化物和碳化物颗粒组成,当碳化硼含量为6%时,奥氏体晶粒细化程度最好,宏观硬度达到56HRC,其熔合区硬度较加石墨的焊条提高了8HRC,并且其耐磨性也优于后者。
关键词
自生硼化物
堆焊
耐磨性
Keywords
autogenous boron carbide
surfacing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422.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处理对D256自制堆焊焊条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丛树林
韩彦朝
刘立新
时海芳
机构
辽宁科技学院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锦州钛业有限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文摘
为修复高锰钢零件在中低载荷作用下的磨损失效,在D256焊条药皮中加入一定量的钛铁、钒铁、碳化硼和稀土元素,采用手工电弧的方法,通过焊接冶金反应自发生成硬质增强颗粒,并且通过后续热处理改变硬质相在高锰钢堆焊层中的分布,以提高堆焊层耐磨性。分析了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D256焊条堆焊层相比,添加12%Ti-Fe+12%V-Fe+6%B4C的堆焊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化,且有一些细小的颗粒第二相生成,其硬度达到了53HRC;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堆焊层的组织更为细小,碳化物分布更为均匀,虽然硬度值下降到49HRC,但耐磨性有所提高。
关键词
堆焊
自生硼化物
耐磨性
热处理
Keywords
surfacing
authigenic borides
wear resistance
heat treatment
分类号
TG422.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化硼对自生颗粒增强奥氏体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时海芳
杨海艳
高山
李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处理对D256自制堆焊焊条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丛树林
韩彦朝
刘立新
时海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