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自燃发火潜伏期不同温度下耗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宗翔
刘宇
+1 位作者
张明乾
吴邦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130,共6页
为了探究地层温度的升高对采空区自燃倾向性的影响,对处于自燃潜伏期的煤展开耗氧特性和CO释放特性的研究。通过对长平矿3#煤分别进行20~60℃的封闭耗氧实验,得到了自燃潜伏期不同温度下煤的氧浓度以及C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对氧浓...
为了探究地层温度的升高对采空区自燃倾向性的影响,对处于自燃潜伏期的煤展开耗氧特性和CO释放特性的研究。通过对长平矿3#煤分别进行20~60℃的封闭耗氧实验,得到了自燃潜伏期不同温度下煤的氧浓度以及C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对氧浓度变化曲线和CO浓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煤的氧气消耗和CO生成速度,同时得到了氧浓度衰减系数和CO浓度增长系数。封闭耗氧实验结果表明:从20~60℃氧气消耗速度逐渐增大并且氧浓度衰减系数呈指数增长,CO浓度增长系数也逐渐增大并且同样呈指数增长,煤的窒熄带氧浓度临界值从20~60℃逐渐由16.8%降低到12.4%。为探究不同温度下采空区煤的自燃发火危险性,将封闭耗氧实验结果的参数应用到采空区CFD数值模拟仿真中,模拟得到随着温度升高采空区窒熄带临界氧浓度位置由200 m增长到380 m。结果表明:常温下不易自燃的煤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表现出了较强的氧气消耗和CO释放能力,并且采空区自然氧化带随着温度的升高动态变宽,增大了采空区的自燃发火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温度
采空区
自燃潜伏期
CFD仿真
封闭耗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自然发火潜伏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超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19,21,共3页
以煤氧复合作用的化学吸附热和化学反应热作为煤自燃升温的主要热源,建立了煤层自然发火潜伏期解算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际解算。解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煤自然发火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有较高的可信度。
关键词
煤氧复合作用
自燃潜伏期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自燃发火潜伏期不同温度下耗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宗翔
刘宇
张明乾
吴邦大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1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4086
51774170)
文摘
为了探究地层温度的升高对采空区自燃倾向性的影响,对处于自燃潜伏期的煤展开耗氧特性和CO释放特性的研究。通过对长平矿3#煤分别进行20~60℃的封闭耗氧实验,得到了自燃潜伏期不同温度下煤的氧浓度以及C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对氧浓度变化曲线和CO浓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煤的氧气消耗和CO生成速度,同时得到了氧浓度衰减系数和CO浓度增长系数。封闭耗氧实验结果表明:从20~60℃氧气消耗速度逐渐增大并且氧浓度衰减系数呈指数增长,CO浓度增长系数也逐渐增大并且同样呈指数增长,煤的窒熄带氧浓度临界值从20~60℃逐渐由16.8%降低到12.4%。为探究不同温度下采空区煤的自燃发火危险性,将封闭耗氧实验结果的参数应用到采空区CFD数值模拟仿真中,模拟得到随着温度升高采空区窒熄带临界氧浓度位置由200 m增长到380 m。结果表明:常温下不易自燃的煤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表现出了较强的氧气消耗和CO释放能力,并且采空区自然氧化带随着温度的升高动态变宽,增大了采空区的自燃发火危险性。
关键词
地层温度
采空区
自燃潜伏期
CFD仿真
封闭耗氧实验
Keywords
stratigraphic temperature
goaf
latent period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FD simulation
closed oxygen consump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自然发火潜伏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超平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19,21,共3页
文摘
以煤氧复合作用的化学吸附热和化学反应热作为煤自燃升温的主要热源,建立了煤层自然发火潜伏期解算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际解算。解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煤自然发火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有较高的可信度。
关键词
煤氧复合作用
自燃潜伏期
热效应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自燃发火潜伏期不同温度下耗氧特性的研究
李宗翔
刘宇
张明乾
吴邦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层自然发火潜伏期的实验研究
岳超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