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视角下超特大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保护利用的规划策略研究--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涛 姚江春 +1 位作者 朱江 黄慧明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9,共8页
从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依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结果呈现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相关案例,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从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3个维度,提出促进超特大城... 从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依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结果呈现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相关案例,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从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3个维度,提出促进超特大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保护利用的规划策略。一是要结合超特大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内自然资源的主导特征,提高主导自然资源的数量;二是要提高自然资源的质量等级;三是要优化生态空间保护利用分区,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高的地区做好生态保育,对价值低的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并提高生态空间内的设施配套水平和景观环境品质。最后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生态空间保护利用 超特大城市中心区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经营管理 实现水利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绪军 沈菊琴 《水利经济》 2002年第2期42-43,64,共3页
指出实现水利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国家、对经营管理单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要实现水利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就必须建立现代制度、实施对水利资源性资产的有效监督。
关键词 水利资源资产 经营管理 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资产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响应思路与策略
3
作者 赵毅 徐辰 +2 位作者 王振宇 胡智行 陶梦烛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4,共9页
在“两统一”制度框架下,“资源资产保值增值”需要接续完成“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金化,以及资金再分配”的完整过程。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可以统筹全域全要素,为捕获、显化、提升资... 在“两统一”制度框架下,“资源资产保值增值”需要接续完成“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金化,以及资金再分配”的完整过程。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可以统筹全域全要素,为捕获、显化、提升资源资产价值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提出资源资产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3133”响应思路,针对自然资源资产、城市资源资产和乡村资源资产三类资源资产,落实“质量有提高、存量有提升、增量有效率、价值有转化”的一个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总体目标,夯实“资源保护系统化、资产配置高效化、资本运营多元化”三条响应路径,并在“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三个环节具体落实针对性举措。以全过程、多维度、针对性的嵌入式规划响应,实现规划的资源资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资产 保值增值 国土空间规划响应 思路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信息技术背景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于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杨棉之 余尚尚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文章以我国2013—2023年商业类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董事信息技术背景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数字化转型是其作用渠道,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正向调节董事信息技术背景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进而增... 文章以我国2013—2023年商业类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董事信息技术背景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数字化转型是其作用渠道,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正向调节董事信息技术背景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进而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国有企业处于垄断性行业、位于东部地区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董事更能够促进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本文为国有企业如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供路径选择和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信息技术背景 资产保值增值 数字化转型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家贤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2,共7页
如何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命题。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立足于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视角,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的内在逻辑与主要策略。在逻辑上,提出要立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新语境,促进形成资源资产的第三次循环... 如何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命题。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立足于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视角,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的内在逻辑与主要策略。在逻辑上,提出要立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新语境,促进形成资源资产的第三次循环,即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循环,以实现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策略上,围绕“资源—资产—资本—资金”4大维度,根据“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演进的内在机理,提出各环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构建的策略,包括平衡好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资本属性、构建资产增值模式和空间增值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引导资本向绿色领域流动、建立城市资产负债表和加强空间增值收益分配,以期充分发挥规划“管控、增值、融资、公平”4大效应,为更好地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国土空间规划 实施路径 内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府对农民拆迁补偿资产保值增值效能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婧 冀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4,共5页
城镇化进程中拆迁农民会得到一笔为数不菲的补偿款,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所。因为缺少文化和技能,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打理好这些财产。作为政府,在拆迁补偿款发放后,如何使这些资产保值增值?如何使被拆迁农... 城镇化进程中拆迁农民会得到一笔为数不菲的补偿款,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所。因为缺少文化和技能,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打理好这些财产。作为政府,在拆迁补偿款发放后,如何使这些资产保值增值?如何使被拆迁农民的生活有可持续的保障?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描述了部分拆迁农民因为过度消费、不善理财而导致拆迁补偿资产大幅缩水甚至被挥霍一空的种种现象,并通过对拆迁农户的调查,指出目前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工作存在的缺失,从政府职能视角分析了在农民拆迁补偿资产管理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提出政府在保障农民拆迁补偿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角色定位及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拆迁补偿 资产保值增值 政府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十九大关于国企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吴秋生 郭檬楠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0,共9页
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企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为指导,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对央企实施审计所提供的自然实验契机,选取商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审计... 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企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为指导,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对央企实施审计所提供的自然实验契机,选取商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审计对国企监督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三个维度出发,观察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具有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可以通过扩大国家审计对象广度、加强国家审计权限行使力度和提高国家审计目标实现深度来实现。研究结论表明党中央将国企审计监督职权集中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的决策是合理的,国家审计机关应当据此优化审计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国企审计全覆盖,提高国家审计监督力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 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增加值 政府审计 公司治理 审计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监”与“督”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秋生 郭檬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1,共7页
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审计结果公告,以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从国有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数量与处理处罚金额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国家审计"监"与"督"关系的处理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并据此构... 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审计结果公告,以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从国有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数量与处理处罚金额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国家审计"监"与"督"关系的处理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并据此构建更有效测度国企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国企审计查出问题数量即"监"的情况与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处理处罚金额即"督"的情况能显著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这说明,国企审计不能仅满足于"监",而应当努力进行"督"。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已有研究文献,使用国企审计处理处罚金额与查出问题数量的比率作为国企审计监督质量的测度指标更直接和有区分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国企审计相关研究,可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监督 国企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对国企资产价值的作用研究——基于保值增值视角 被引量:24
9
作者 贺星星 胡金松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2,共12页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可以督促国企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且两者在促进国企资产保值...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可以督促国企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且两者在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中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和地区异质性。通过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替代效应中混杂着内部控制充当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并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替代关系不仅体现在国家审计的整体政策净效应上,还体现在国家审计的各个细分层面内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家审计 内部控制 资产保值增值 协同替代效应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与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来自董事会投票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8
10
作者 吴秋生 独正元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38,181,I0023,I0024,共13页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引入的非国有股东通过委派董事参与治理是否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3-2018年商业类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非国有董事投非赞成票行为代理其治理积极...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引入的非国有股东通过委派董事参与治理是否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3-2018年商业类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非国有董事投非赞成票行为代理其治理积极性,实证分析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并借助公司层面投资者保护程度的调节效应检验来论证非国有董事投票行为的合理性,即非国有董事治理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并且公司层面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非国有董事投票行为的保值增值效应越显著,即非国有董事治理是理性的,其在公司投资者保护不足时可以起到替代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研究其保值增值效应实现的机制路径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内部控制质量来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本文结论对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确对待非国有董事投非赞成票行为、完善治理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董事 治理积极性 公司投资者保护 国有企业 资产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官员任期会影响国家审计效率吗?--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艳艳 王迪 李文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国家审计在整个审计体系中的重要性。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发挥其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作用。基于国家审计视角,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 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国家审计在整个审计体系中的重要性。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发挥其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作用。基于国家审计视角,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地方审计厅厅长任职和个人履历信息,检验了地方审计官员任期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审计厅厅长的任期越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越低。上述关系受审计厅厅长任期特征、个人特征和被审计企业政治关系特征的影响。进一步检验表明,随地方审计厅厅长任期的增加,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在职消费和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提高,从而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官员任期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建设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涛 方江燕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43,共12页
党组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本文基于2014-2018年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数据,从党委书记个人特征视角出发,考察党组织治理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党... 党组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本文基于2014-2018年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数据,从党委书记个人特征视角出发,考察党组织治理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有助于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且与“讨论前置”制度发挥着协同治理作用;第二,党委书记的财务金融经历和政治晋升预期可强化党组织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正向促进作用,此效应在实施“讨论前置”制度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应积极吸纳党组织成员进入企业管理层,通过党组织先进的政治思想督促管理层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目标;第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在干部选拔任免时充分考虑其专业能力素养和党建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 公司治理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企业 资产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节约型高校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乾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文从高校在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规模急剧膨胀与国有资产管理日趋簿弱的矛盾中,探讨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 建设 节约型高校 资产 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文志 张秀清 《工业技术经济》 1994年第6期22-24,共3页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广泛地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和社会生产的各领域,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资产作为商品,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广泛地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和社会生产的各领域,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资产作为商品,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关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也应该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有资产价值上的保值增值是手段,使用价值的保值增值是目的 从国有资产的价值方面考虑,固定资产的保值,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足额的补偿;国有资产的增值,则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一个增额,它们反映在会计的帐面上,都是以人民币“元”为单位的数字。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仅从价值方面研究是不够的,因为从价值角度考虑,其价值若没有减少,或许还有增加,可是,由于技术进步,原来资产尽管在价值上做到保值或增值,但反映在生产能力上,却从现时重置的同样价值的资产的生产能力低,造成了价值上的保值或增值,却没有扩大生产能力,这也是一种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种流失,不是由于人为的侵占而引起的。因此,全面研究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问题,应同时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企业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市场竞争 价值和使用价值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 微观约束机制 生产经营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的计算误区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珩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44-45,共2页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资产须承担相应的经营责任 ,其核心是经营者对企业的净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受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普遍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 ,因有关...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资产须承担相应的经营责任 ,其核心是经营者对企业的净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受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普遍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 ,因有关人员对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公式的理解问题 ,出现一些计算误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资产保值增值 考核指标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寇周明 戴建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概述高校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分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在流通转让中实现保值增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俊峰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48,共4页
关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在流通转让中实现保值增值的探讨王俊峰编者按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数量不断增加,国家股数量也不断增大。由于目前国家股基本上不流通,已造成了上市公司中国... 关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在流通转让中实现保值增值的探讨王俊峰编者按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数量不断增加,国家股数量也不断增大。由于目前国家股基本上不流通,已造成了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大量的隐性流失和相对流失。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国有资产 流通转让 保值 增值 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一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5,共4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所有者权益的保全。它受企业补偿性支出的足额补偿、资产结构的合理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要建立资产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强化国家所有者的收益权,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配置...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所有者权益的保全。它受企业补偿性支出的足额补偿、资产结构的合理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要建立资产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强化国家所有者的收益权,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配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国家所有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值增值视角的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志仓 汪启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241-243,247,共4页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让产业扶贫资产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发挥作用,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就成为一项现实的任务诉求。从体制与机制的障碍层面分析了经营性扶贫资产保值增值...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让产业扶贫资产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发挥作用,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就成为一项现实的任务诉求。从体制与机制的障碍层面分析了经营性扶贫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实现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为经营性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给出合理化的运营管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扶贫资产 保值增值 运营管理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深化改革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荣融 《人民论坛》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2004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有两大突破:一是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二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在重点难点上有所突破。做好今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个根本,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在稳定与... 2004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有两大突破:一是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二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在重点难点上有所突破。做好今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个根本,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在稳定与和谐中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监管工作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出资人职责 国有企业 突破 依法 履行 根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