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的思考: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例
1
作者 任继军 肖粤新 +4 位作者 孙泽龙 赵元 成明 陈盼盼 兰建梅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5,共12页
基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指引,本研究针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这一国家资源核心区与生态屏障,创新构建多技术融合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进行探讨。通过总结梳理制约区域观测网络效能的三大关键瓶颈:单要素监测导致... 基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指引,本研究针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这一国家资源核心区与生态屏障,创新构建多技术融合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进行探讨。通过总结梳理制约区域观测网络效能的三大关键瓶颈:单要素监测导致的系统耦合缺失、数据异构性阻碍跨域整合分析、智能技术应用滞后制约动态评估能力。研究突破传统监测范式,首创“三级梯度观测体系”,构建“1+12+52”的立体站网架构(综合中心站-区域站-专业站),有效填补流域尺度自然资源系统耦合研究的空白。以黄山水土资源观测站为例,多要素协同监测使数据采集效率大大提升,实现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同步动态感知。技术体系创新形成“要素耦合-过程模拟-效应评估”三位一体的观测范式,显著提升生态过程解析与系统响应预测能力。实践应用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可以效破解了传统监测的碎片化问题,为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动态监管提供了全要素、多尺度的数据支撑。其创新性架构设计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监测网络提供了可推广的范式参考。研究成果对提升区域生态安全预警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为我国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综合观测 系统耦合分析 梯度观测网络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经费定额预算标准若干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智睿 钱建利 李耀华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2期87-89,94,共4页
本文梳理了我国不同阶段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发展现状,阐述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特点,分析对比了其与传统地质调查项目的差异性;基于现有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适用范围和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的特殊性,提出制定符合自然资... 本文梳理了我国不同阶段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发展现状,阐述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特点,分析对比了其与传统地质调查项目的差异性;基于现有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适用范围和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的特殊性,提出制定符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特点的经费定额预算标准的3点粗浅思考建议,以期为健全完善地质调查项目经费预算标准体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项目 预算标准 自然资源综合观测 思考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