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因子对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邹玥 樊毅 +1 位作者 郑宏刚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4-277,共4页
针对《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未将海拔因子作为分等因素的情况,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为例,利用标准粮产量来分析海拔因子对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影响,并将海拔因子作为一个修正系数纳入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中;研究结果表明,将海拔因子作... 针对《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未将海拔因子作为分等因素的情况,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为例,利用标准粮产量来分析海拔因子对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影响,并将海拔因子作为一个修正系数纳入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中;研究结果表明,将海拔因子作为一个修正系数纳入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中后,所得的成果更加符合该县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农用地分等中,对于海拔差异较大、立体气候突出且耕地在各个海拔都有分布的地区,可用此方法来修正海拔对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农用地 自然质量等指数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与农用地自然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包世泰 赵寒冰 +2 位作者 胡月明 李勇 王建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101,共7页
该文以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为试验区,根据典型农用地类型的土壤采样基于Cokriging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精确插值与空间变异分析,并将结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土壤有机质和农用地类型为协因子的球状模型Cokriging总... 该文以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为试验区,根据典型农用地类型的土壤采样基于Cokriging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精确插值与空间变异分析,并将结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土壤有机质和农用地类型为协因子的球状模型Cokriging总体插值精度最高,试验区内土壤有机质分布格局是四周丘陵和水库区含量较低,巴江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西南角的山前冲积平原含量较高,这也是灌溉水田密集的区域;试验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菜地分布比较均匀、空间相关性很强,而水浇地分布差异较大、空间变异性较高;土壤有机质分布在南北、东北-西南两个方向相关性较强具有各向同性特征,在东南-西北、东西方向具有各向异性特征,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变异性较大。土壤有机质Cokriging插值结果与试验区内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相关性很显著,菜地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相关性最强,灌溉水田其次,旱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Cokriging法 空间变异 自然质量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自然质量等级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波 吴茗华 +3 位作者 程炯 邓南荣 胡月明 戴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1,共6页
【目的】研究耕地自然质量等级与土壤肥力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化州市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将化州市耕地分为4个监测分区,布设38个采样点,调查测定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和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耕地自... 【目的】研究耕地自然质量等级与土壤肥力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化州市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将化州市耕地分为4个监测分区,布设38个采样点,调查测定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和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耕地自然质量等级指数(y)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pH(x1)、碱解氮含量(x2)]间存在如下数学关系式:y=1 300.15+630.33 x1+3.24x2.pH、碱解氮含量与耕地自然质量等级的10个原始监测指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与自然质量等指数也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自然质量等 自然质量等指数 土壤肥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年内蒙古武川县耕地质量变化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立为 安萍莉 +2 位作者 潘志华 赫迪 董智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4-231,共8页
耕地质量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我国北方典型半干旱气候敏感区武川县为例,利用1989—2009年历史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生产潜... 耕地质量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我国北方典型半干旱气候敏感区武川县为例,利用1989—2009年历史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生产潜力、标准耕作制度和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武川县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和土地利用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武川县气候呈显著干暖化趋势,在其影响下,武川县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呈下降趋势,水分是制约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关键因素;旱地土地利用等指数呈下降趋势,水浇地土地利用等指数则呈上升趋势。该研究能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制定土地利用制度,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干旱区 耕地质量 自然质量等指数 土地利用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粮食生产能力田间质量限制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千五 王数 +3 位作者 张凤荣 徐艳 张晋科 姜广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88,共4页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能否正确反映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是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粮食生产能力核算的关键问题。据此,该文依据天津市农用地分等成果,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过程出发,将自然质量分视为田间质量限制系数,应...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能否正确反映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是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粮食生产能力核算的关键问题。据此,该文依据天津市农用地分等成果,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过程出发,将自然质量分视为田间质量限制系数,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粮食产量形成的影响,从而为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核算提供思路。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与标准粮的相关关系显著,农用地分等成果正确地反映了耕地质量及其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分与标准粮产量的相关关系较差,但自然质量分的高低总体上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即田间质量限制系数起到了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作物产量的正确"限制"作用;但须设置控制性田间试验,才能在机理上建立各田间质量因子与产量的定量化模型,从而使得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农用地分等 自然质量等指数 田间质量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