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山自然环境试验站覆冰试验技术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志劲 蒋兴良 +3 位作者 胡建林 孙才新 舒立春 胡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08-2314,共7页
人工模拟环境下的覆冰形态与自然环境下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立自然环境覆冰试验站并开展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冰闪特性、覆冰监测及预警技术、防冰除冰新技术等研究对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 人工模拟环境下的覆冰形态与自然环境下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立自然环境覆冰试验站并开展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冰闪特性、覆冰监测及预警技术、防冰除冰新技术等研究对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站;通过在不同位置架设多基铁塔实现了导线、绝缘子等不同大气结构物的安装;采用试品与悬挂点之间安装拉力传感器并结合气象参数测量仪实现了对各种试品覆冰过程的监测;架设专用试验电源线并配置交、直流和冲击电源装置实现了输电线路绝缘子自然覆冰电气试验方法及覆冰闪络特性、输电线路融冰、脱冰、除冰技术等的研究。3 a多的运行证明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站具备开展输电线路覆冰试验的能力,自然环境气象参数不可控且无规律可循,大气结构物覆冰随时间增长而呈非线性关系,采用合理的措施能实现输电线路防冰、除冰。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站的建立为电力系统开展防冰减灾相关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自然覆冰试验 绝缘子 导线 覆冰方法 融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雾条件下严重染污玻璃、复合绝缘子交流污闪特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孟志高 蒋兴良 +2 位作者 董冰冰 胡建林 张志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71,共7页
目前对染污绝缘子电气特性的研究主要采用人工雾室中低压锅炉产生的蒸汽雾,但人工雾室中蒸汽雾的浓度和雾室的温度与自然雾有着明显差别,且自然雾湿润条件下染污绝缘子的电气特性研究鲜有报道。在试验站自然雾条件下对饱和湿润的三片串... 目前对染污绝缘子电气特性的研究主要采用人工雾室中低压锅炉产生的蒸汽雾,但人工雾室中蒸汽雾的浓度和雾室的温度与自然雾有着明显差别,且自然雾湿润条件下染污绝缘子的电气特性研究鲜有报道。在试验站自然雾条件下对饱和湿润的三片串LXY—70型玻璃绝缘子和FXBW—10/70型复合绝缘子进行污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雪峰山自然试验站自然雾条件下绝缘子的污闪电压随染污盐密的增加呈负幂指数函数关系减小,且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拟合公式与高海拔现场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试验站 自然 污染 交流闪络特征 闪络电压 玻璃绝缘子 复合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导线直流融冰与脱冰过程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蒋兴良 毕茂强 +3 位作者 黎振宇 向泽 董冰冰 赵世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26-2631,共6页
输电线路覆冰是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的导线覆冰会引起线路过荷载、导线舞动、大面积的覆冰倒塔等灾难性的事故。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大电流融冰方法除去导线上的覆冰,由于导线的电感对直流不起作用,直流融冰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 输电线路覆冰是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的导线覆冰会引起线路过荷载、导线舞动、大面积的覆冰倒塔等灾难性的事故。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大电流融冰方法除去导线上的覆冰,由于导线的电感对直流不起作用,直流融冰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受人工气候尺寸的限制,在实验室很难模拟覆冰导线真实的融冰和脱冰环境,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数值仿真和在导线上添加重物模拟覆冰的方法。作者在自然覆冰实验站开展了直流融冰试验,记录并观测了导线脱冰的过程。研究表明:根据钢芯铝绞线的有效截面积并按2A/mm2选取的直流融冰电流,可以有效去除导线上的覆冰;覆冰导线的脱冰时间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覆冰导线脱冰跳跃有可能引起导线的较大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覆冰试验 导线 直流融冰 脱冰过程 脱冰跳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覆冰与衬垫的粘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毕茂强 蒋兴良 +3 位作者 巢亚锋 陈凌 肖丹华 刘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0-1056,共7页
国内外电网覆冰事故时有发生,防止电网覆冰事故的方法有短路电流融冰、机械除冰和憎水性涂料防冰等多种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各种方法均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采用憎水性涂料降低冰与衬垫表面的粘接力有助于冰的脱落... 国内外电网覆冰事故时有发生,防止电网覆冰事故的方法有短路电流融冰、机械除冰和憎水性涂料防冰等多种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各种方法均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采用憎水性涂料降低冰与衬垫表面的粘接力有助于冰的脱落,可以作为一种防冰的辅助措施。但目前关于影响冰与衬垫表面粘接力的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不多,不能为工程应用和防冰涂料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鉴于此,在自然覆冰试验站研究了冰与衬垫表面的粘接力特性,分析了影响冰与衬垫表面粘接力的因素。结果表明:衬垫表面的憎水性虽然不能防止冰层的形成,但可降低冰与衬垫表面的附着力;冰与衬垫表面的粘接力与环境温度有关,与衬垫材料性质和衬垫表面涂料的特性有关;衬垫表面的憎水性特性影响衬垫与冰层的粘接力,憎水性越强,冰的粘接力越弱。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憎水性降低冰在衬垫表面的附着力,从而达到有助于采用其它各种措施除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覆冰试验 衬垫 憎水性 粘接力 覆冰 涂料 防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伞形结构复合绝缘子覆冰增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琴 汪诗经 +4 位作者 杨红军 舒立春 蒋兴良 任晓凯 于洪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36-2243,共8页
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对其周围流场特性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导致其覆冰特性存在差异。为此,分别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覆冰试验站对多种伞形结构220 k V复合绝缘子进行了人工模拟和自然现场覆冰试验研究,分析了伞形结构对其覆冰增长特性的影响... 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对其周围流场特性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导致其覆冰特性存在差异。为此,分别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覆冰试验站对多种伞形结构220 k V复合绝缘子进行了人工模拟和自然现场覆冰试验研究,分析了伞形结构对其覆冰增长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覆冰程度的增大,冰棱根数逐渐减少,冰棱长度和直径、伞面冰厚和覆冰重量均逐渐增大但增速变慢;伞裙直径增大时,覆冰增长较快,而伞间距增大时,冰棱长度、伞面冰厚和覆冰重量均逐渐变大但冰棱直径变小;在重度覆冰条件下,伞形结构的影响已不明显;自然覆冰条件下,伞形结构对绝缘子覆冰增长的影响规律与人工模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伞形结构 覆冰 冰棱 自然覆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