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氢表雄酮对自然衰老大鼠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英俏 殷复建 +1 位作者 丁逍 马海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5-362,共8页
为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自然衰老大鼠脂类代谢效应的机制,将18只13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饲养7 d后,将其中6只大鼠宰杀作为青年组,其余12只大鼠饲养至64周龄后,随机分为衰老组和DHEA处理组。DHEA处理组灌胃20 mg/kg的DHEA溶液,衰老组... 为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自然衰老大鼠脂类代谢效应的机制,将18只13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饲养7 d后,将其中6只大鼠宰杀作为青年组,其余12只大鼠饲养至64周龄后,随机分为衰老组和DHEA处理组。DHEA处理组灌胃20 mg/kg的DHEA溶液,衰老组灌胃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DMSO)。试验结果显示,与青年组大鼠相比,衰老组大鼠睾丸的相对质量、血清睾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衰老组大鼠相比,DHEA处理组大鼠日均采食量及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胰岛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肝脏肝脂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DHEA处理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肪酸转移酶(FAT/CD36)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X)、肉碱脂酰转移酶(CPT-I)、腺苷酸活性蛋白激酶-1(AMPK-α1)和腺苷酸活性蛋白激酶-2(AMPK-α2)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表明DHEA可以降低大鼠的日均采食量,从而控制其能量的摄入;DHEA通过调节脂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血清中激素含量及与肝脏脂肪酸转运和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脂肪的分解,减少雄性大鼠自然衰老过程中体内脂肪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自然衰老大鼠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陆 邓子辉 +5 位作者 赵妍 李云 刘育妍 杨萌萌 周飞虎 康红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551,共7页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0只自然衰老的SD大鼠(21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36只,治疗组36只,假手术组18只,各组大鼠再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造模或治疗...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0只自然衰老的SD大鼠(21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36只,治疗组36只,假手术组18只,各组大鼠再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造模或治疗后6、24和72 h麻醉断头处死取材。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除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法外,其他操作同模型组。治疗组大鼠在造模1 h后,经尾静脉注射脐带MSCs,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造模1 h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72 h生存率,通过Aimplex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水平。对各组大鼠脾组织行TUNEL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脾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大鼠CD4^(+)/CD8^(+)T细胞比值。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观察期内无异常,术后72 h存活率为100.00%。模型组大鼠术后出现竖毛、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治疗组大鼠中有所缓解,且治疗组CLP术后72 h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66.67%vs. 41.67%,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6和IL-17A等促炎因子水平升高,脾结构模糊、淋巴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外周血和脾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1β、IL-6和IL-17A等促炎因子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脾结构清晰、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外周血和脾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能够明显提高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少淋巴细胞凋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间充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 自然衰老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