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缺氧储粮技术的新发展
1
作者 祝彭庆 朱文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6-49,共4页
自然缺氧储粮是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储粮技术。1974年以来,常熟市先后开展自然缺氧贮粮的单位由一个所发展到多数所;从粮库发展到供应站.面粉厂;从一个品种发展到多品种;从几十斤的袋装发展到一百多万斤大仓;从六面密封发展到... 自然缺氧储粮是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储粮技术。1974年以来,常熟市先后开展自然缺氧贮粮的单位由一个所发展到多数所;从粮库发展到供应站.面粉厂;从一个品种发展到多品种;从几十斤的袋装发展到一百多万斤大仓;从六面密封发展到单面密封(单面封系指仓房经过改造,墙壁四周和地坪均采用塑料薄膜或油毛毡贴盖以后,在粮面上进行封面的形式);从木条压线带灌蜡的水泥槽发展为塑料槽嵌橡皮管刷蜡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技术 自然缺氧 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储麦三法
2
作者 良子 《山东农机化》 1998年第8期26-26,共1页
三热密闭法 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场晒热后,先把器具物料(棉被、麻袋片等均可)搬出晾晒。小麦要勤翻,使麦温晒到48~52℃,水分降至12.5%以下,于下午3时前后聚堆,热闷半小时,趁热进缸。
关键词 三法 化学保藏 小麦 农户 自然缺氧 粮温 聚堆 物料 储粮稳定性 保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阴雨天刚收获粮食的应急处理
3
作者 金作广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5X期51-51,共1页
1、倒垛散热。收割后,堆垛在场院而未打轧的适用此法。方法是:若发现垛内发热烫手,趁雨停之际,立即揭去上面的遮盖物,抖散开后再堆垛。阴雨时间长时,应多次倒垛。2、带糠堆盖法。刚刚脱轧而未来得及吹糠的粮食,就地堆成堆,用... 1、倒垛散热。收割后,堆垛在场院而未打轧的适用此法。方法是:若发现垛内发热烫手,趁雨停之际,立即揭去上面的遮盖物,抖散开后再堆垛。阴雨时间长时,应多次倒垛。2、带糠堆盖法。刚刚脱轧而未来得及吹糠的粮食,就地堆成堆,用草苫或塑料布盖好。用塑料布遮盖后应定时检查,发现温度升高应及时散热。3、自然缺氧法。将刚刚脱粒吹风后的温粮,在室外地上堆成1米高、直径1~2米的圆堆,并在粮堆上插一根酒精温度计,再用一块完整的塑料薄膜把整个粮堆盖好。然后在粮堆四周地面上挖一个10~20厘米宽、5~10厘米深的槽,将薄膜边缘埋在槽内,上面用稀泥盖好、抹平,保持整个粮堆严密无缝。若堆在水泥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薄膜 粮食 连阴 生石灰 雨天 收获 二氧化碳增加 酒精温度计 粮堆 自然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