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在自然类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卫平 张美英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南通博物苑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指导,设计制作《苑藏自然标本陈列》,提升了科普教育效果。主要做法有:1、美化陈列厅及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2、打破传统布展模式,对不同动物的生态标本,按照各自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南通博物苑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指导,设计制作《苑藏自然标本陈列》,提升了科普教育效果。主要做法有:1、美化陈列厅及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2、打破传统布展模式,对不同动物的生态标本,按照各自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来布置。3、营建认知情境,使观众受到保护生态的主题教育。4、用辅助性设计帮助实现社会性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博物馆 陈列设计 建构主义 教育心理学 陈列厅 环境建设 展览布局 南通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前外国人在华创办的自然类博物馆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侯江 李庆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846-12850,共5页
记述了法、英、美、日等国1949年以前在中国上海、济南、天津以及西部内地、东北地区、台湾地区等地创办的自然类博物馆,说明了西方在华建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反映了近代中国自然类博物馆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 1949年前 外国人 中国 自然类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类博物馆展陈中的假定性展示语言
3
作者 赵盛彪 刘勤学 何亮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4期74-81,共8页
在自然史陈列、人类学陈列及动植物陈列等方面,有"戏剧式展示"的提法,而"戏剧式展示"的核心对于博物馆展示来讲就是假定性。文章以实践案例分析了自然类博物馆的假定性展示手法,探讨了展示物件的时空环境表达以及... 在自然史陈列、人类学陈列及动植物陈列等方面,有"戏剧式展示"的提法,而"戏剧式展示"的核心对于博物馆展示来讲就是假定性。文章以实践案例分析了自然类博物馆的假定性展示手法,探讨了展示物件的时空环境表达以及理性地认识艺术语言、人文概念对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博物馆 展陈 假定性展示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自然类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景岳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自然类博物馆在面对变动与进步极快的自然科学知识发展趋势时,透过重新检视博物馆功能与本质,调整博物馆治理策略,并藉由结合时事、主动沟通、跨域合作、思维深化以及扩大影响等方向进行调整,或可逐步在展示与教育的功能中,与博物馆观... 自然类博物馆在面对变动与进步极快的自然科学知识发展趋势时,透过重新检视博物馆功能与本质,调整博物馆治理策略,并藉由结合时事、主动沟通、跨域合作、思维深化以及扩大影响等方向进行调整,或可逐步在展示与教育的功能中,与博物馆观众共同建立更为紧密的互动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与科学博物馆 博物馆治理 博物馆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溯源——兼谈对自然博物馆收藏研究功能定位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澜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4期65-73,共9页
近代上海由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简称亚洲文会)创建的"上海博物院"以及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上海徐家汇自然博物院"(后更名为震旦博物院),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其标本收藏奠定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收藏和研... 近代上海由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简称亚洲文会)创建的"上海博物院"以及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上海徐家汇自然博物院"(后更名为震旦博物院),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其标本收藏奠定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的基础。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笔者对这两个博物院的历史进行了回顾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收藏和研究功能是自然博物馆的立馆之本,不能摈弃。自然博物馆应强化博物馆专业教育,自然博物馆人须主动接触社会,构建社会认同,建立起博物馆专业认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文会上海博物 震旦博物 上海自然博物馆 收藏研究自然类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博物馆中课程资源利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6
作者 姜参参 敬向红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4期47-52,共6页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背景下,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当地中小学校利用该馆课程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尤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反思,并对有效利用自然博物馆中的课程资源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自然博物馆 课程资源自然类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博物馆进行化石原位保护的模式——以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为例
7
作者 鲁昊 付宛璐 +1 位作者 周敏 柴珺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然类博物馆,是一种减少对大型珍贵化石的运移,尽可能保持化石原始的产出信息的尝试,在设计布局和展陈理念中突出了兴义动物群的特征,在后期运营中通过组建化石修复团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化... 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然类博物馆,是一种减少对大型珍贵化石的运移,尽可能保持化石原始的产出信息的尝试,在设计布局和展陈理念中突出了兴义动物群的特征,在后期运营中通过组建化石修复团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化石的研究与展示价值。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带动了当地旅游,惠及居民生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对于阐释生命演化关键问题、促进社区发展和对于申请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足以为后来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自然类博物馆 原位保护馆 兴义动物群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自然博物院设计方案的解读与思考
8
作者 吴晓明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4期53-57,共5页
浙江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博物馆之一,年观众量达1 30万人次以上。随着社会效益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现有馆舍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其更名为浙江自然博物院迁建安吉。浙江自然博物院设计方案的规划制定,以"人与自... 浙江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博物馆之一,年观众量达1 30万人次以上。随着社会效益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现有馆舍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其更名为浙江自然博物院迁建安吉。浙江自然博物院设计方案的规划制定,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馆园结合"为办院方向,强化休闲娱乐功能,是当下博物馆建设的路径选择。重视自然类博物馆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文环境对博物馆的人气至关重要;从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现实和发展状况看,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建设,宜实行馆园分建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设计方案 启示自然类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