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积污试验用19路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黎明 李博 +4 位作者 黄海鲲 梅红伟 卞星明 贾志东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4,共6页
污闪长期威胁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在线监测对于研究绝缘子污闪机理、防止污闪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好坏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研究效果。为此,详细介绍了一种用于自然积污试验的新型1... 污闪长期威胁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在线监测对于研究绝缘子污闪机理、防止污闪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好坏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研究效果。为此,详细介绍了一种用于自然积污试验的新型19路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校准试验结果等。针对过去泄漏电流监测系统的一些不足,该系统同时具备测量路数多、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体积小、基于3G网络无线传输、自动故障记录、自动故障上报等优点,适合在自然积污站中对19支绝缘子同时进行长时间的泄漏电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自然积污试验 19路 泄漏电流 在线监测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表面自然积污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江渺 姜昀芃 +1 位作者 卢明 李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4,共8页
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对研究绝缘子的污闪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开展自然积污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积污颗粒粒径分布特性,重点分析复合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颗粒物在硅橡胶表面沉降积聚的物理模型,并借助仿... 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对研究绝缘子的污闪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开展自然积污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积污颗粒粒径分布特性,重点分析复合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颗粒物在硅橡胶表面沉降积聚的物理模型,并借助仿真软件分析了复合绝缘子表面粒径分布规律的形成机理,同时讨论了电荷积聚效应对积污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表面沉积污秽颗粒的平均粒径略大于陶瓷和玻璃绝缘子,且粒径分布呈现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在20〜30μ m范围内表现出集中性。此外,若伞裙表面存在积聚电荷,则对大尺寸颗粒的吸附能力将会增加,从而表面积污量和颗粒平均粒径均会变得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自然积污试验 秽颗粒 粒径分布 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运行支柱绝缘子积污规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武剑 朱俊宇 +2 位作者 郑凯 张志劲 蒋兴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31-4238,共8页
支柱绝缘子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研究支柱绝缘子积污规律对预防污闪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以某电网辖区变电站交流带电运行支柱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对11个变电站35、110、500k V支柱绝缘子表面积污进行了... 支柱绝缘子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研究支柱绝缘子积污规律对预防污闪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以某电网辖区变电站交流带电运行支柱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对11个变电站35、110、500k V支柱绝缘子表面积污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其积污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表面积污情况支柱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解释了支柱绝缘子带电自然积污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带电自然积污支柱绝缘子不同位置伞裙积污总体呈现高压端最重,接地端次之,中部最轻特点,且上表面积污较下表面更严重;支柱绝缘子沿面电场强度分布符合U型分布,其表面污秽情况对沿面电场分布有一定影响;应用支柱绝缘子沿面电场仿真对自然积污试验结果进行了解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绝缘子 自然积污试验 秽度 灰盐比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 kV银东线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辉 孙家祥 +3 位作者 沈庆河 姚金霞 孟海磊 李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68,共6页
为了研究银川东—胶东±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在山东德州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894杆塔作为积污试验点,并进行为期两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瓷绝缘子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研究分析正负极性对瓷绝缘子上下表面盐... 为了研究银川东—胶东±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在山东德州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894杆塔作为积污试验点,并进行为期两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瓷绝缘子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研究分析正负极性对瓷绝缘子上下表面盐密、灰密及灰盐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瓷绝缘子串积污整体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高压端积污最为严重;瓷绝缘子下表面积污比上表面严重;瓷绝缘子表面灰盐比主要分布在10~18.7;负极的瓷绝缘子积污比正极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绝缘子 特性 自然积污试验 等值盐密 等值灰密 灰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子等值盐密的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滕云 田阳 +2 位作者 李辉 苏蔚 余伟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8-1493,共6页
等值盐密(ESDD)是确定绝缘子污染程度的最重要的参数。为此,在泄漏电流监测试验、人工污秽试验与自然积污试验基础上,建立了2种不同的等值盐密预测模型来确定绝缘子表面污秽度和其趋势。第1种模型是基于泄漏电流监测的预测模型,第2种模... 等值盐密(ESDD)是确定绝缘子污染程度的最重要的参数。为此,在泄漏电流监测试验、人工污秽试验与自然积污试验基础上,建立了2种不同的等值盐密预测模型来确定绝缘子表面污秽度和其趋势。第1种模型是基于泄漏电流监测的预测模型,第2种模型是通过对等值盐密数据特性分析,建立的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并建立了由2个模型组合而成的组合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单一模型自身修正难以进一步提高等值盐密预测精度。将第2种模型作为第1种模型的修正模型,将2种预测模型结合使用,通过适当选择修正模型的修正系数,可有效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使ESDD预测结果对电力系统实际工程中的绝缘子防污工作具有更为有效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盐密 泄漏电流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时间序列 人工试验 自然积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