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及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茂新 凌冰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6,共3页
在田间对4种寄主植物上黄曲条跳甲的取食、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选择系数和嗜食性指数定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以种群趋势指数综合评价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 在田间对4种寄主植物上黄曲条跳甲的取食、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选择系数和嗜食性指数定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以种群趋势指数综合评价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趋向在芥菜、白菜和菜心上取食和产卵,且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均较大,是黄曲条跳甲的适宜寄主.在芥蓝上,黄曲条跳甲不仅产卵量少,而且幼虫的存活率很低,其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仅为1.937和0.78,是黄曲条跳甲的次适宜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黄曲条跳甲 适合度 自然种群增长 嗜食性指数 种群趋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环境因子对致病性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立坤 赵振良 +3 位作者 王玉梅 肖国华 高晓田 刘丽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实验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以种群自然增长率为主要指标,并依据公式lnNt=lnN0+rt计算,就温度、盐度和酸碱度主要环境因子对牙鲆致病性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盐度为5~40,p... 实验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以种群自然增长率为主要指标,并依据公式lnNt=lnN0+rt计算,就温度、盐度和酸碱度主要环境因子对牙鲆致病性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盐度为5~40,pH值为3.94~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食迈阿密虫 世代时间 种群自然增长 温度 盐度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初始密度及食物对其种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绍丽 马洪钢 宋微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就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及食物密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隶属纤毛门 ,盾纤目 )的种群自然增长率 (r)及世代时间 (G)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初始种群密度与r值呈负相关 ,与G则呈正相关 ,初始密度为 1i...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就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及食物密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隶属纤毛门 ,盾纤目 )的种群自然增长率 (r)及世代时间 (G)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初始种群密度与r值呈负相关 ,与G则呈正相关 ,初始密度为 1ind ml时 ,r值达最大值 2 6 1 d,G值则为最小值为 0 2 9d ;r值随食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食物密度为 2 8E +0 8ind ml时 ,r值达最大值为 2 0 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拟阿脑虫 种群自然增长 世代时间 实验生态学 海洋纤毛虫 初始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天奇 闫文朝 +3 位作者 丁轲 张玲 韩利方 王新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最适宜的淀粉含量为30 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pH为7.0;种群自然增长率和种群所达到的最高种群密度随接种量的不同而明显改变。RPMI 1640培养基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RPMI 1640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RSS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天奇 丁轲 +2 位作者 张玲 董发明 聂煜刚 《湖北畜牧兽医》 2008年第10期6-8,共3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改进型RSS培养基中种群增长情况,结果发现,培养基中适宜的淀粉含量为20~30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25%,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7.5。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改进型RSS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S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天奇 闫文朝 +3 位作者 丁轲 张玲 董发明 王云慧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SS培养基中种群生长情况。方法在不同米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PH值的RSS培养基中接种相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以及在同样的RSS培养基中接种不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进... 目的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SS培养基中种群生长情况。方法在不同米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PH值的RSS培养基中接种相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以及在同样的RSS培养基中接种不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进行培养观察,计算其种群自然增长率及世代时间。结果米粉含量为20mg组的种群自然增长率最高;血清含量对种群自然,增长率影响不大,但在最高峰时,20%~25%血清组虫体密度最大;培养基在PH值为7.0和7.5条件下,虫体密度均在d4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结论培养基中适宜的米粉含量为20-30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25%,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RSS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