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的社会建构中“人-自然-地方”关系网络——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案例
1
作者
韦俊峰
明庆忠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与遗产领域中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的重要对象。对旅游背景下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建构及其地方效应进行研究发现,人与梯田的旅游利益联结机制、梯田历史与梯田边界构成了龙脊梯田社会建构的3个重要对象,内含自然...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与遗产领域中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的重要对象。对旅游背景下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建构及其地方效应进行研究发现,人与梯田的旅游利益联结机制、梯田历史与梯田边界构成了龙脊梯田社会建构的3个重要对象,内含自然-社会要素的丰富互动与多元建构,深刻引致了龙脊梯田的物质性变化,以及多元主体围绕“谁的梯田”对遗产主体身份的争夺,最终共同影响与形塑了龙脊地方特质与意义,使其成为一个随着人与梯田关系变化而动态重组的地方。这表明自然的社会建构是一个“人-自然-地方”相互联结形成的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自然的社会建构
自然
商品化
人-
自然
-地方
龙脊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商品化中的物质实践和话语建构——以困鹿山普洱茶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伟
李晓璇
蔡浩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50-2159,共10页
以云南省宁洱县困鹿山村为案例地,基于“自然的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从当地普洱茶的商品化行动者网络中审视人类与非人类、社会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和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在普洱茶商品化的时空过程中,不同的人类主体围绕普洱茶展开了一系列...
以云南省宁洱县困鹿山村为案例地,基于“自然的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从当地普洱茶的商品化行动者网络中审视人类与非人类、社会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和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在普洱茶商品化的时空过程中,不同的人类主体围绕普洱茶展开了一系列社会实践,赋予了其丰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与此同时,普洱茶见证了困鹿山村的乡村重构,村落的物质形态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普洱茶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商品化进程已经深深嵌入到地方的发展中。通过剖析普洱茶在困鹿山村重构的核心作用,自然要素的能动性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与过程,进而呼吁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视角重新理解中国新时期乡村发展的进程和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的社会建构
行动者网络
普洱茶
自然的
商品化
困鹿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的社会建构中“人-自然-地方”关系网络——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案例
1
作者
韦俊峰
明庆忠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
出处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XSH022)资助。
文摘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与遗产领域中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的重要对象。对旅游背景下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建构及其地方效应进行研究发现,人与梯田的旅游利益联结机制、梯田历史与梯田边界构成了龙脊梯田社会建构的3个重要对象,内含自然-社会要素的丰富互动与多元建构,深刻引致了龙脊梯田的物质性变化,以及多元主体围绕“谁的梯田”对遗产主体身份的争夺,最终共同影响与形塑了龙脊地方特质与意义,使其成为一个随着人与梯田关系变化而动态重组的地方。这表明自然的社会建构是一个“人-自然-地方”相互联结形成的关系网络。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自然的社会建构
自然
商品化
人-
自然
-地方
龙脊梯田
Keywords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social constructionof nature
commodification of nature
human-nature-place
Longji Rice Terraces
分类号
K901.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F592.9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商品化中的物质实践和话语建构——以困鹿山普洱茶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伟
李晓璇
蔡浩辉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埃克塞特大学地理系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50-215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61)资助。
文摘
以云南省宁洱县困鹿山村为案例地,基于“自然的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从当地普洱茶的商品化行动者网络中审视人类与非人类、社会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和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在普洱茶商品化的时空过程中,不同的人类主体围绕普洱茶展开了一系列社会实践,赋予了其丰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与此同时,普洱茶见证了困鹿山村的乡村重构,村落的物质形态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普洱茶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商品化进程已经深深嵌入到地方的发展中。通过剖析普洱茶在困鹿山村重构的核心作用,自然要素的能动性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与过程,进而呼吁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视角重新理解中国新时期乡村发展的进程和动力机制。
关键词
自然的社会建构
行动者网络
普洱茶
自然的
商品化
困鹿山村
Keyword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ature
actor-network
Pu’er Tea
commercialization of nature
Kunlushan Village
分类号
K901.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的社会建构中“人-自然-地方”关系网络——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案例
韦俊峰
明庆忠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商品化中的物质实践和话语建构——以困鹿山普洱茶为例
陶伟
李晓璇
蔡浩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