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以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林 杜春兰 陈舒一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4期37-42,共6页
自然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尚未建立系统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势必导致评价结论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与用地布局和用地适宜性密切相关的空间化指标作为关键要素,运用PSR模型尝试构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自然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尚未建立系统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势必导致评价结论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与用地布局和用地适宜性密切相关的空间化指标作为关键要素,运用PSR模型尝试构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选取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通过分析2003—2010年7年间该区的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重庆市北部新区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作者 常欣 何雪婷 《石材》 202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本文基于改进的DPSIR模型,并将改进模型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研究当中,从D(驱动力)、P(压力)、S(状态)、I(影响)、R(响应)五个维度出发,在综合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过程中,分析并找出可能对其运营安全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 本文基于改进的DPSIR模型,并将改进模型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研究当中,从D(驱动力)、P(压力)、S(状态)、I(影响)、R(响应)五个维度出发,在综合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过程中,分析并找出可能对其运营安全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构建一套科学且严谨的安全评价体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对生命安全的保护,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以及对经济损失的减少;为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DPSIR模型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作者 闫寒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基于我国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梳理了其安全管理系统的韧性内涵和特征要素,并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建立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了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 基于我国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梳理了其安全管理系统的韧性内涵和特征要素,并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建立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了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指标针对性强,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隧道 安全管理 韧性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读伟 胡少华 +5 位作者 周娟婷 姜梅英 程旭 张岩 杜明超 刘玉妮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构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培训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邀请全国20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采用层... 目的构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培训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邀请全国20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5、0.95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9、0.193(均P<0.05)。最终确定的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及信息安全行为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临床护士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可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培训及考核评价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信息安全 安全素养 安全意识 安全行为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梦鸽 李永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构建一个具有通用性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各区域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完善国家生态草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概念框架下,基于已发布的饲草标准和文献统计资... 构建一个具有通用性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各区域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完善国家生态草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概念框架下,基于已发布的饲草标准和文献统计资料,系统梳理影响牧草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指标,筛选出14个指标,即牛羊肉人均消费量、畜牧机械数量、保鲜存储设备数量、年日照时长、年降水总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干物质消化率、牛肉年产量增长率、羊肉年产量增长率、牛羊出栏总量、地区条例标准出台个数、质量监管力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各指标权重,发现粗蛋白含量的权重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次之,保鲜存储设备数量权重最小。基于本研究构建的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同德县和甘肃省山丹县的天然牧草产品进行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同德县的天然牧草产品质量安全高于山丹县,对应安全等级分别为二级、三级。牧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提高牧草产品品质、保障奶畜养殖的安全及为草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产品 质量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轨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惠昌武 许得杰 +2 位作者 巩亮 曾钰宁 钟苗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研究城轨运营事故的分布特征和致因机理,对保障运营安全、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970—2022年国内外425例城轨运营事故,对比分析运营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时间分布特征。基于致因机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轨运营安全... 研究城轨运营事故的分布特征和致因机理,对保障运营安全、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970—2022年国内外425例城轨运营事故,对比分析运营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时间分布特征。基于致因机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轨运营安全评价体系,提出基于博弈论的组合权重评价方法,并以1990—2022年我国274例运营事故数据为例,结合专家打分情况,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城轨运营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引发运营事故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国内和国外由设备原因导致的运营事故占比最高,分别为65%、56%,1月、3月、7月、8月和12月为事故频发月份,与客流高峰月份相同;组合赋权法既考虑客观统计数据中的信息量,又结合主观专家的经验积累,其评价结果与统计结果相差较小,证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 被引量:243
7
作者 左伟 周慧珍 王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共6页
在全球区域和我国范围内,生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局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态势甚至已经损坏了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从学术层面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尚未真正开展起来。本文研究建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 在全球区域和我国范围内,生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局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态势甚至已经损坏了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从学术层面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尚未真正开展起来。本文研究建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和提出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和生态环境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生态安全 P-S-R模型 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杨时民 李玉文 吕玉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7-132,共6页
The research about eco-security is the forward ques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security of wetland means that the wetland ecosystem should be of integral and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can pro... The research about eco-security is the forward ques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security of wetland means that the wetland ecosystem should be of integral and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can provid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services or resource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human being.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index system of wetland eco-security by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l, sensitive ,eco-fragile scientific and manipulatable. Binding the conception model of “pressure-state-response" and the realistic environmental problrem which Zhalong wetland is facing, we evaluated the eco-security condition of Zhalong wetl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eco-security of zhalong wetland is about 4.717, It is alert. The eco-security of the whole wetland inclines to high alert to be worse, the prot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怀斌 李卓艺 +1 位作者 刘静 贾玉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饮用水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建设更为安全的水源地是新时期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水源地安全的定义,结合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究当前水源地安全研究的热点趋势,提出涵盖供水安全、水质安全、风险与... 饮用水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建设更为安全的水源地是新时期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水源地安全的定义,结合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究当前水源地安全研究的热点趋势,提出涵盖供水安全、水质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安全4个方面的评估框架;通过对关键文献指标频次分析和筛选补充,确定包含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采用改进的AHP-CRITIC权重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消除单一赋权的主观性。该评估体系体现了水源地安全的综合性和完备性,解决了评估侧重于水质等某一方面的单一性问题,可较好地诊断出水源地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板桥水库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板桥水库安全评估结果为90.78分,处于安全水平(Ⅰ),其中水质安全和管理安全方面评估等级为安全(Ⅰ),供水安全和风险与应急方面评估等级为安全但存在较小风险(Ⅱ)。评估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说明该评估体系具有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安全 CITESPACE 指标体系 改进的AHP-CRITIC 板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静 王立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在对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大量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矿区普遍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适合矿区行业特色的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和有效维护矿区生态安全提供... 在对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大量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矿区普遍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适合矿区行业特色的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和有效维护矿区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安全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AP、CNN的水工闸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降维
11
作者 薛晨 刘东科 +4 位作者 赵建平 刘丰 徐超 徐佳怡 张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7-1006,共10页
针对当前研究在处理复杂指标体系中指标间相关性不足以及指标筛选机制缺乏明确性的问题,从整体指标体系转化与逐个指标删减2个维度出发,采用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UMAP)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 针对当前研究在处理复杂指标体系中指标间相关性不足以及指标筛选机制缺乏明确性的问题,从整体指标体系转化与逐个指标删减2个维度出发,采用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UMAP)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技术,开展复杂水工闸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降维研究。构建水工闸门安全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在分析指标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UMAP对原始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提出一种基于指标值离散化的CNN训练样本生成方法,引入相对变化幅度和敏感度两个指标,以定量评估指标本身及其相对变化对闸门安全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筛选关键评价指标;基于沙坪二级水电站中孔闸门的监测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降维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从多角度探讨2种评价指标体系降维方法的差异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的基于UMAP、CNN技术的2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复杂水工闸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降维,而且为水工闸门安全综合评价与预警提供了重要的前置工具,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闸门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降维 UMAP 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体系法的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阳毅 江峰 林颖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为建立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特点分析,结合福建省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福建地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即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1个,... 为建立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特点分析,结合福建省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福建地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即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1个,以及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依托某公路改扩建项目,采用指标体系法进行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经过合理时间安排及有效的工程措施处理,路基高边坡1路段和路基高边坡2路段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值分别为35.288和39.020,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风险等级较低。提出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在项目改扩建路堤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扩建路堤高边坡 施工安全评估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书成 熊建华 李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83-88,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总结并提炼出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系统性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原始29项指标中选取18项作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结合2011年数据对18项指标进... 通过文献资料总结并提炼出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系统性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原始29项指标中选取18项作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结合2011年数据对18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展开了试验性评价。结果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14项核心指标组成;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得分和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圳(11.49)>广州(4.25)>珠海(1.18)>东莞(0.47)>中山(-0.93)>肇庆(-2.63)>惠州(-3.38)>佛山(-5.06)>江门(-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威胁的湖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凌 王举位 +2 位作者 桂凌 张征 闫国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49-6650,6672,共3页
在分析不同层次生态安全定义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定义了湖泊生态安全,即湖泊在各种生态威胁冲击下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表现形式为湖泊各项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范围内的动态波动;提出了湖泊生态威胁理论与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法把湖... 在分析不同层次生态安全定义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定义了湖泊生态安全,即湖泊在各种生态威胁冲击下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表现形式为湖泊各项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范围内的动态波动;提出了湖泊生态威胁理论与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法把湖泊生态威胁特征分为富营养化、湖泊萎缩和水污染,基于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评价湖泊生态安全的35个指标,从而构建了湖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安全 生态威胁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守文 黄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10,共6页
流域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区域类型,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和支撑。然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地矛盾日趋严重,流域大规模经济开发对其生态安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河流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 流域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区域类型,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和支撑。然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地矛盾日趋严重,流域大规模经济开发对其生态安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河流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修复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以湖北省清江流域为例,针对清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展开了原因分析,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在客观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体系,即完善流域生态安全法律保护体系、提高公众生态安全意识、创新流域生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以及整合其他社会资源与力量,以此来探索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安全评估 治理措施 指标体系 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建龙 王月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807-6810,6827,共5页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系的绿洲城市生态安全、基于干旱区流域体系的流域生态安全的3个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研究尺度、层次方面上,从乡镇到整个县域再到整个流域,从小尺度过渡到大尺度,具有生态完整性以及层次性;而从研究类型上,分别研究了农业、城市、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指标适宜于所对应的研究区域,从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干旱区资源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塔里木河流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小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盛东 李桂元 徐义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3,共6页
该文通过收集整理湖南省小流域基础数据,结合实际调查完成对湘东、湘南、湘西3个区域11个典型小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筛选。基于小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复合表征,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建立可适用... 该文通过收集整理湖南省小流域基础数据,结合实际调查完成对湘东、湘南、湘西3个区域11个典型小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筛选。基于小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复合表征,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建立可适用于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湖南省各地区小流域生态现状评价为基本安全,湘西地区的生态现状安全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具体次序为:湘西较好,湘南次之,湘东较差;(2)小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分布与水土流失率分布范围有较好的一致性,水土流失率大的流域,其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明显偏低,两者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3)通过小流域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分析,影响湖南省小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及人均纯收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果逆向扩散法的黄河堤防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峰 谷晓伟 何宏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40,共4页
针对黄河堤防的生态安全评价,提出了基于后果逆向扩散法进行堤防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识别;即:根据黄河堤防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逆向思维,反向扩散,寻根溯源,寻找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从主要因素扩散到具体的影响因子。然后对识别出的生... 针对黄河堤防的生态安全评价,提出了基于后果逆向扩散法进行堤防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识别;即:根据黄河堤防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逆向思维,反向扩散,寻根溯源,寻找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从主要因素扩散到具体的影响因子。然后对识别出的生态安全影响因子进行了归类和提取,分析了影响因子的内容,并构建黄河堤防生态安全评价可选指标集和指标体系,为下一步开展黄河堤防生态工程的安全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堤防 生态安全评价 后果逆向扩散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345-7348,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环境变迁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方法]在考虑流域环境变迁及生态安全的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框架,提出了在多级开发影响下的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 [目的]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环境变迁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方法]在考虑流域环境变迁及生态安全的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框架,提出了在多级开发影响下的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原则及相关方法。[结果]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环境变迁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分为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每个指标类型又有多个可选指标。[结论]该研究为我国流域生态安全评估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环境变迁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安全性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琦 赵进勇 +2 位作者 刘培斌 彭文启 渠晓东 《中国防汛抗旱》 2018年第12期10-15,20,共7页
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应根据河流类型、功能、规模等确定生态修复目的,并确定其安全性标准及设计频率。生态修复工程应对其抗冲刷性、耐久性和耐淹没性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设计手册及常规做法,在尽量与防洪标... 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应根据河流类型、功能、规模等确定生态修复目的,并确定其安全性标准及设计频率。生态修复工程应对其抗冲刷性、耐久性和耐淹没性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设计手册及常规做法,在尽量与防洪标准相一致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生态修复措施分区布设原则,以维持长期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为目的,对永定河"五湖一线"生态修复工程的措施布局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修复 安全性评价 指标体系 植物措施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