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生态保护规制实践逻辑对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指引 被引量:8
1
作者 杜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共18页
生态环境法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保护编,其编纂不宜采用“生态要素+生态区域”的二元平行式进路,应采取“空间规制→行为模式”的一元二次递进式进路。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实践形成了以“自然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 生态环境法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保护编,其编纂不宜采用“生态要素+生态区域”的二元平行式进路,应采取“空间规制→行为模式”的一元二次递进式进路。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实践形成了以“自然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基本制度的三重空间规制逻辑,能够为生态环境法典自然生态保护编的制定提供行为模式的基本架构和规范基础。生态环境法典自然生态保护编的制定,应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底线规制”思维,确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核心制度地位;在法典总则编重申“保护优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自然生态保护编确立“保护第一”原则,化解自然生态空间范围内生态产品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对峙,为生态保护利益补偿、生态保护惠益公平分配分享提供基本的规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自然生态保护编 自然生态保护规制 自然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协同治理的法典编纂方案
2
作者 黄智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协同治理面临立法方法较落后、法律体系较零散与共治效能不佳的困境。纵观国内外协同治理的发展,法治化与体系化已成共识。现有法治体系中形成了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防灾减灾和通过生态要素管控保护以防灾减灾两种模式... 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协同治理面临立法方法较落后、法律体系较零散与共治效能不佳的困境。纵观国内外协同治理的发展,法治化与体系化已成共识。现有法治体系中形成了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防灾减灾和通过生态要素管控保护以防灾减灾两种模式,结合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定位、目标与体例安排,这些协同治理条款应整合优化纳入生态环境法典,尤其是自然生态保护编中。首先,以生态系统方法为核心,提炼规划、区划、信息、利用管控与修复等自然生态保护基本制度,致力于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灾害调节功能;其次,分别在该编水、土地、林草、海洋、自然保护地等章节明确防灾减灾;最后,设“自然生态退化的防治与改善”专章,以底线思维统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灾害严重的区域与趋势,按照禁限、预防、治理与改善的逻辑构建协同治理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方法 防灾减灾 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法典 自然生态保护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生态保护规范法典化的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炳成 宁天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4,共11页
近年来,中国环境法治逐渐从要素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向,以解决传统治理模式对生态系统整体性关照不足之弊。在此背景下,整体性治理进路成为生态环境法典中生态保护规范的重要依循。这不仅要求在理念层面呼应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主线,也需要从... 近年来,中国环境法治逐渐从要素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向,以解决传统治理模式对生态系统整体性关照不足之弊。在此背景下,整体性治理进路成为生态环境法典中生态保护规范的重要依循。这不仅要求在理念层面呼应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主线,也需要从文本逻辑和法律制度等方面遵循整体性方法,健全中国生态保护法治体系。基于适度法典化的编纂模式,生态环境法典的自然生态保护编可遵循以下编纂理路:(1)在理念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法典内容中,以整体性、系统性方法构建以生态环境法典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在自然生态保护编中,应秉持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作为根本目的,依此构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2)在内容上,基于环境、资源与生态一体三面的关系,明确自然生态保护编中生态保护法律规范的重点与核心,采取“生态-资源”一体化保护的模式。同时,根据适度法典化的编纂要求,实现自然生态保护编与污染控制编、绿色低碳发展编之间的融贯与衔接,以及生态环境法典与单行法的有效协同,从而明确同一生态要素基于“环境”“生态”“资源”的不同侧重在法典不同编的具体体现。(3)在框架结构方面,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逻辑线索,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应涵盖生态系统保护、物种保护和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就生态退化治理、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方面作出规定,以实现从生态系统、物种间到物种内的整体性保护。同时,生态环境法典可基于类型化逻辑安排自然生态保护制度,构建“事前预防-过程监管-损害救济-恢复治理”的规范体系,从而为生态保护提供完整、健全的规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自然生态保护编 整体性保护 生态安全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的法制需求与法典表达 被引量:53
4
作者 巩固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包含生态至上的自然价值论、系统整体的自然本体论、协同综合的自然实践论,需要为“生态保护优先”“生态整体保护”“生态系统治理”提供法治保障。我国现... “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包含生态至上的自然价值论、系统整体的自然本体论、协同综合的自然实践论,需要为“生态保护优先”“生态整体保护”“生态系统治理”提供法治保障。我国现行法与理想模式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整体转型和全面提升,环境法典编纂为之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宝贵契机,应充分利用。为此,环境法典应专设“自然生态保护”编,以“统筹治理”为主线安排体系结构,凝练具体规则,构建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统筹治理 环境法典 自然生态保护编 生态优先 系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