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谷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净泓 陈报章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5-699,共15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依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综合评估曼谷节点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而分析2000—2020年曼谷干旱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曼谷干旱危险性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依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综合评估曼谷节点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而分析2000—2020年曼谷干旱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曼谷干旱危险性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符合“北高南低”的规律。高脆弱性地区集中在曼谷都市区中部、佛统府西北部和沙没巴干府西部,与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分布以及城市活动有关。曼谷干旱风险较高,中等及以上干旱灾害风险土地占总面积的41.64%,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具有最高风险,同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和危险性。2)曼谷的风险性、脆弱性和危险性均呈线性上升趋势。巴吞他尼府和佛统府的危险性,佛统府西北部和曼谷中部城乡居民用地的脆弱性,以及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和曼谷都市区中部的干旱风险程度上升较快。3)M-K检验结果显示,曼谷危险性和风险均呈现“东升西降”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曼谷的脆弱性在大部分地区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沙没沙空府的脆弱性上升趋势最为显著,达到71.23%。4)曼谷的干旱灾害风险程度由危险性和脆弱性共同决定,一元线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M-K检验分析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表明需采取措施降低脆弱性以降低城市干旱灾害风险。利用精细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反映该地区的资源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评估的合理性,为节点城市的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分布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干旱风险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曼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低温冷冻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34
2
作者 唐为安 田红 +4 位作者 杨元建 卢燕宇 徐光清 温华洋 王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以安徽省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利用气象、基础地理信息、农业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抗灾能力等4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安徽省低温冷冻灾害风险程度的地区差异,最终建立综合的... 以安徽省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利用气象、基础地理信息、农业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抗灾能力等4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安徽省低温冷冻灾害风险程度的地区差异,最终建立综合的灾害风险指数,并将该指数应用于安徽省低温冷冻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及结果验证。结果表明,安徽省低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比较客观,较全面地反映出安徽省的低温冷冻灾害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冻灾害 自然灾害风险理论 GIS技术 风险区划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香蕉寒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7
3
作者 邹海平 王春乙 +3 位作者 张京红 蔡大鑫 刘少军 车秀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和海南岛历年气候、DEM、耕地面积、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资料,借助GIS技术,对海南岛香蕉寒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易损性和防寒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区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的香蕉寒害风险指数...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和海南岛历年气候、DEM、耕地面积、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资料,借助GIS技术,对海南岛香蕉寒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易损性和防寒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区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的香蕉寒害风险指数,并将该指数应用于海南岛香蕉寒害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海南岛中部为香蕉寒害高和次高风险区,东部和南部为香蕉寒害次低和低风险区,其余地区为中等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寒害 自然灾害风险理论 风险区划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卢晓宁 洪佳 +1 位作者 王玲玲 张静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为解决当前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研究普遍缺乏足够针对性的问题,以四川省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实际灾害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信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的角度进行指... 为解决当前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研究普遍缺乏足够针对性的问题,以四川省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实际灾害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信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的角度进行指标因子的计算。通过构建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赋权法,实现了基于格网的四川省干旱风险评价,得到了能够实际反映研究区干旱风险的、较为可靠的结果。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大部和川西南攀枝花、凉山州部分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等级高;广元、巴中、达州北部地区,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大部分地区以及宜宾市和泸州市南部地区,川西高原的部分河谷地带分布有一般等级的干旱风险;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风险较低。本研究,尤其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对类似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风险评价 地形 自然灾害风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预警防控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振 陆春杰 +2 位作者 刘皎华 赵阳 王新军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0期26-32,共7页
城市绿地有害生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环境、绿地特征和有害生物及其管理等内容。以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绿地管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搭建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防控... 城市绿地有害生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环境、绿地特征和有害生物及其管理等内容。以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绿地管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搭建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防控管理的评估框架,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了有害生物防控的危险性和脆弱性,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A、准则层B、指标层4个层次,包括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三大类27个指标的评估体系,明确了各指标的量化评估方法,可为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预警防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PSR框架模型 防控管理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