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意愿的机制研究——基于信息来源与特质共情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石蕊 胡宇涵 +1 位作者 刘畅 尚俊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9,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行为决策的影响,深入剖析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以全面理解信息评估的复杂心理过程。[研究方法]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该研究设计2信息来源(官方vs.非官方)×2特质共情(高vs.低)双因素混合脑电实验,探索性从神经生理层面分析不同来源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在大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神经响应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因个体特质共情差异而最终影响个体不同的分享决策。[研究结果/结论]行为结果显示,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时,所有被试对官方来源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分享意愿和更短的决策时间,且高特质共情被试信息分享倾向更为积极;ERP结果显示,在突发事自然灾害事件信息评估过程中,相较于低特质共情被试,高特质共情被试在额区及中央区表现出增强的P2脑电波幅,同时在该区域诱发的N400脑电波幅显著降低;非官方来源的信息则诱发更高的N400脑电波幅。该研究表明高特质共情个体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更敏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展现出显著的加工优势。官方来源的信息则在晚期信息加工阶段体现优势,表现为脑电活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信息分享 分享意愿 事件相关电位(ERP) 特质共情 信息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聚、联结与破圈: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短视频平台的应急传播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严玲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短视频平台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期间,多元主体群聚在短视频平台,通过发布灾难现场视频、直播灾区情况、在弹幕区及评论区发送求救信息等方式,具象化传播灾难现场,扩大可见性。其中,受灾民众结合与灾... 短视频平台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期间,多元主体群聚在短视频平台,通过发布灾难现场视频、直播灾区情况、在弹幕区及评论区发送求救信息等方式,具象化传播灾难现场,扩大可见性。其中,受灾民众结合与灾害主题相关的同质性标签、与灾害无关但高热度的异质标签,利用信息流争取到更多被平台算法推荐的机会,实现了灾情的破圈传播;救援公众通过社交互动,与灾区民众实现在线联结,进行灾情传达、情感共鸣与心理援助,表情符号成为双方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IP属地共现为地域互助团体提供了数字在场证明;官方媒体的联动报道与慢直播扩大了灾情信息的传播范围,其评论区与弹幕区为公众提供了情感表达空间。短视频平台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应急传播实践为未来社会网络救助和风险治理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传播 短视频平台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台风“海葵” 媒介可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全媒体舆情风险防范的共意机制建构--以K396次列车洪灾脱险事件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毕宏音 闵玉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研究目的]超时空泛在的全媒体放大了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舆情风险。研究旨在探究该类舆情由危转机的机理,荟聚舆情支持力量,进而提升应急管理效能。[研究方法]以K396次列车脱险过程的舆论演进势态为研究对象,依托全形态大数据挖掘和... [研究目的]超时空泛在的全媒体放大了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舆情风险。研究旨在探究该类舆情由危转机的机理,荟聚舆情支持力量,进而提升应急管理效能。[研究方法]以K396次列车脱险过程的舆论演进势态为研究对象,依托全形态大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舆情事件演化过程进行精准描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立足“要素-机制”系统分析框架,厘清“整合性共意”机制中的多元主体要素、互动关系和运行链条。[研究结论]透过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舆情危机向舆情支持的个案演变过程,洞见到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国家管理者、民众、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通过“刺激发生-汇集分析-接触交流-互动回应-共意建构-决策引导”六环节,不断推动着整合性共意机制的协调运转。该研究为构筑全媒体环境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模式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全媒体 舆情危机 舆情支持 舆情治理 整合性共意 建构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的风险沟通--以飓风“厄玛”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虹 潘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0,共5页
本文以2017年美国飓风"厄玛"为研究个案,探讨社交媒体在风险感知与沟通不确定性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灾害风险议题被逐步放大,其中风险议题建构的信源多元性、风险呈现方式的多样态、简化式的... 本文以2017年美国飓风"厄玛"为研究个案,探讨社交媒体在风险感知与沟通不确定性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灾害风险议题被逐步放大,其中风险议题建构的信源多元性、风险呈现方式的多样态、简化式的情感动员提高了公众的风险感知。同时,社交媒体平台跨空间的信息流动、多层级的风险沟通、多主体的全民共治,将兼具工具性、情感性与价值性的灾情信息呈现出来,既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更安抚其恐惧情绪,引导各相关利益方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防灾减灾方案,实现灾害风险科学治理与综合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自然灾害事件 风险感知 风险沟通 飓风“厄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磊 刘巍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分别从救助主体、预防措施、信息沟通和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着手,对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村镇的防灾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在参照国外经验和我国目前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村镇... 分别从救助主体、预防措施、信息沟通和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着手,对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村镇的防灾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在参照国外经验和我国目前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应急管理 村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法探讨——基于西安府方志文献的量化和统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鹏 李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以西安府方志文献为例,通过量化和统计分析法,探讨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和方法。首先,从52种清代西安府方志文献中提取833条涉及各类自然灾害事件的记录样本,通过对其时间、空间和涉灾种类等特征的统计分析,认为重建府... 以西安府方志文献为例,通过量化和统计分析法,探讨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和方法。首先,从52种清代西安府方志文献中提取833条涉及各类自然灾害事件的记录样本,通过对其时间、空间和涉灾种类等特征的统计分析,认为重建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有比较充实的文献资料支撑。其次,在进一步处理记录样本的基础上,比对分析县级记录的一致性,认为通过县级记录重建府级自然灾害序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最后,重建清代西安府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统计说明重建序列的基本特征,并讨论单以方志文献评定自然灾害事件等级的局限性。由此,得出结论:依托方志文献资料,可以通过由县至府的处理方法,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若进一步建立划分等级的自然灾害事件序列,则可以尝试引入《清实录》和《上谕档》等文献中有关政府救灾措施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自然灾害事件 地方志 西安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协作网络结构动态演化研究
7
作者 贺梦扬 代姗姗 +1 位作者 郭海湘 蔡云宇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在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间协作网络在灾害发生前、中、后各阶段的有效转型机制是减缓灾害影响的关键,亟待深入探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进行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和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 在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间协作网络在灾害发生前、中、后各阶段的有效转型机制是减缓灾害影响的关键,亟待深入探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进行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和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雪灾的应急网络演化双案例对比。结果表明:在“准备—响应—救援”3个阶段中,定日地震和瓜州雪灾的整体救援网络均经历了从整体均衡型向中心型演化的过程;分析了组织结构洞和核心-边缘结构,核心部门呈现出本地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本地人民政府的特征;网络链接由纵向合作主导向纵横交互组成的混合网络转变。研究揭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组织间协作的复杂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应急网络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急组织要素的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铁忠 李海艳 +1 位作者 李慧茹 李萧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3-168,共6页
为分析应急组织要素在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中的作用模式,依据灾害系统要素间的复杂交互关系,构建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网络结构。将贝叶斯网络作为分析工具,以中国综合灾害信息网数据库(CCDIN)案例为训练样本,推理计算先验概率,... 为分析应急组织要素在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中的作用模式,依据灾害系统要素间的复杂交互关系,构建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网络结构。将贝叶斯网络作为分析工具,以中国综合灾害信息网数据库(CCDIN)案例为训练样本,推理计算先验概率,选取2个城市洪水灾害案例,验证贝叶斯网络的预测精度。分析强政府弱社会与弱政府强社会2种应急组织整合模式。研究表明:政府应急部门运行效率相对较高,在人员救助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社会应急组织的运行效率一般,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媒体报道效率一般,在安抚民众恐慌情绪方面具有优势。针对城市洪水NaTech事件,应整合政府、社会、媒体等应急组织,增强灾害应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自然灾害诱发技术灾难(Na-Tech)事件 应急组织因素 城市灾害系统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民之所急 聚数字之智——评《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李召麒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京津冀及东北地区极端暴雨洪涝、新疆阿克苏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使我国的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京津冀及东北地区极端暴雨洪涝、新疆阿克苏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使我国的公共安全治理能力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大考。因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国家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是应对公共危机治理的时代课题,这同时也赋予了我国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使命——加强数字化背景下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山西财经大学米俊教授所著的《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系山西省重点智库——山西财经大学“六新”研究智库资助的学术专著。著作以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学术专著 应急管理能力 自然灾害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火灾爆炸事故 应急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效率与企业减排决策研究》评介
10
作者 王兆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88,共2页
随着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事件在全球范围的频发,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受到空前关注,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一揽子应对政策并做出减排承诺。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表达出中国坚定走绿... 随着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事件在全球范围的频发,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受到空前关注,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一揽子应对政策并做出减排承诺。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表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京都议定书》提出采用市场导向机制,赋予二氧化碳排放权经济属性,以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达成高效减排目标。此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球不同区域和国家相继成立,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自2013年起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福建八个省市陆续启动试点碳市场,并于2017年末开始以电力行业为切入点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政策 人类经济活动 自然灾害事件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京都议定书》 二氧化碳排放 极端天气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主编寄语
11
作者 蒋兴良 李锐海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共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自然灾害事件爆发呈上升趋势。由于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量输电线路不得不延伸至自然灾害高发区。冰灾、山火、雾霾、洪涝、地震、雷害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影响范围广、损失大,极易造成电网大面积崩溃和解列,自然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自然灾害事件爆发呈上升趋势。由于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量输电线路不得不延伸至自然灾害高发区。冰灾、山火、雾霾、洪涝、地震、雷害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影响范围广、损失大,极易造成电网大面积崩溃和解列,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大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使得电网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 电网影响 自然灾害事件 雷害 防灾减灾 电网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