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的自然法则公式:以虚假承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宫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1,共9页
康德学界对自然法则公式有三种代表性解释:目的论解释、概念矛盾解释、实践矛盾解释,不过它们对于虚假承诺这一事例都不能给出合理的阐明,错误的根源是误解了康德的普遍性、自然法则等概念。康德的准则与法则的差别不是逻辑形式上的差别... 康德学界对自然法则公式有三种代表性解释:目的论解释、概念矛盾解释、实践矛盾解释,不过它们对于虚假承诺这一事例都不能给出合理的阐明,错误的根源是误解了康德的普遍性、自然法则等概念。康德的准则与法则的差别不是逻辑形式上的差别,而是实践意义上的差别。由此,普遍性的要求并不是逻辑形式上的演化。从最根本上看,"自然法则"并不是指自然科学意义上的一致性,而是对事物的内在本性的完成,在人那里即是对其理性本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则公式 准则 普遍性 理性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自然法则公式
2
作者 潘文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0,共6页
对康德自然法则公式及其例子的解读向来是争议的焦点。那些声称以康德理论立场为出发点的解读却是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分歧之上,即关于该公式之地位及本质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这个公式首先是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论证服务的,在其中起到从普... 对康德自然法则公式及其例子的解读向来是争议的焦点。那些声称以康德理论立场为出发点的解读却是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分歧之上,即关于该公式之地位及本质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这个公式首先是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论证服务的,在其中起到从普通道德知识向道德形而上学的过渡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在其本质定义中的“好像”,也体现在其具体应用。只有首先从方法论上采取康德本人所主张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整体论视角,解读才有望在理论上与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则公式 概念矛盾 意志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定言命令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康德对普通人的道德理性知识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对其道德动机持有悲观的态度。普遍法则公式是定言命令的主导公式,自然法则公式、人性公式以及目的王国公式是它的变式。通过不同的类比,它们从直观和情感上说明了定言命令,让我们更好地... 康德对普通人的道德理性知识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对其道德动机持有悲观的态度。普遍法则公式是定言命令的主导公式,自然法则公式、人性公式以及目的王国公式是它的变式。通过不同的类比,它们从直观和情感上说明了定言命令,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定言命令的同时,彰显了人的尊严,增强了我们道德行为的动机。这种解读更好地解释了康德不同著作之间的逻辑关联,同时也具有反思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言命令 普遍法则公式 人性公式 自然法则公式 目的王国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