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估算
1
作者 张一凡 陈亚鹏 +1 位作者 陈亚宁 梁其祥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8-1205,共8页
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是土地部门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在增加碳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潜力巨大。利用简单经验模型量化了2000—2020年新疆实施的国家生态修复项目和积极管理措施的历史固碳贡献,基于14条自然气候解决方案路径估算了2... 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是土地部门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在增加碳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潜力巨大。利用简单经验模型量化了2000—2020年新疆实施的国家生态修复项目和积极管理措施的历史固碳贡献,基于14条自然气候解决方案路径估算了2020—2060年新疆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陆地碳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历史贡献平均速率为29.98 TgCO_(2)e·a^(-1),森林恢复是过去20 a间新疆重要的固碳路径。2020—2060年,在粮食和纤维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全疆的缓解潜力为49.53 TgCO_(2)e·a^(-1),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缓解潜力为10.91 TgCO_(2)e·a^(-1),草地生态系统的缓解潜力为10.13 TgCO_(2)e·a^(-1),农田生态系统的缓解潜力为28.31 TgCO_(2)e·a^(-1)(占比最大,为57.35%)。14条未来自然气候解决方案路径中,保护性耕作路径的缓解潜力最大,为22.72 TgCO_(2)e·a^(-1),占所有路径的46.06%。因此,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在未来新疆固碳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气候解决方案 陆地生态系统 干旱区 固碳潜力 保护性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泥炭地生态修复对气候减缓的影响评估
2
作者 陈靖松 刘焱序 +6 位作者 刘涛 王晨旭 张叶 王璟 杨猛 秦杰 向国萍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6期7938-7950,共13页
科学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泥炭地生态修复对气候减缓变化的贡献,对于识别和预测高寒泥炭地碳源汇特征、指导湿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土地管理和气候变化显著影响着若尔盖高寒泥炭地碳汇功能,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气候... 科学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泥炭地生态修复对气候减缓变化的贡献,对于识别和预测高寒泥炭地碳源汇特征、指导湿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土地管理和气候变化显著影响着若尔盖高寒泥炭地碳汇功能,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气候减缓潜力核算体系,通过荟萃分析修正高寒泥炭地气候减缓潜力系数,系统评估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历史恢复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并预测其未来修复的气候减缓能力。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泥炭地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泥炭地总面积净增加42.77 km^(2)。(2)泥炭地退化每年会增加1204.50 g CO_(2)e/m^(2)的碳排放,减少878.96 g CO_(2)e/m^(2)的甲烷排放;与之相反,恢复退化的泥炭地每年可以减少1281.67 g CO_(2)e/m^(2)的碳排放,增加987.71 g CO_(2)e/m^(2)的甲烷排放。(3)2000—2020年,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共减少碳排放190.86 Gg CO_(2)e/a,预计到2035年有潜力抵消历史泥炭地退化增加的碳排放总量。研究结果有助于为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区采取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提供科学支撑,并对其他地区泥炭地生态修复固碳效益评估具有参数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高寒泥炭地 自然气候解决方案 气候减缓潜力 固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