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正交函数在华北地震能量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业君
王俊
+1 位作者
江昊琳
詹小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运用随机函数理论,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研究地震活动区内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变化曲线,以及该典型能量场的空间等值线分布。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内,多数中强地震前,目标...
运用随机函数理论,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研究地震活动区内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变化曲线,以及该典型能量场的空间等值线分布。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内,多数中强地震前,目标曲线较大幅度的升、降变化,预示了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时间段,而目标等值线分布的疏密变化,揭示了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区域。本文研究证实,地震能量随机场的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地震分析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冀夏季降水的自然正交函数特征
2
作者
司有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5年第3期23-29,共7页
京津冀地区西依太行山、东临渤海,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现象非常明显,夏季湿热,冬季干冷,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其中70%左右集中于夏季。 夏季降水量大,对晚秋作物的生长有利,但是夏季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
京津冀地区西依太行山、东临渤海,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现象非常明显,夏季湿热,冬季干冷,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其中70%左右集中于夏季。 夏季降水量大,对晚秋作物的生长有利,但是夏季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形成洪涝,使夏播玉米芽涝,棉花蕾铃脱落。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的地区,这种灾害更为突出。因此,研究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及其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时间系数
自然正交函数
京津冀
降水场
特征向量
雨型
冀东北
少雨
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21
3
作者
丁金才
张志凯
+1 位作者
奚 红
周红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2-420,T002,共10页
摘 要 根据1997~1998年的7~8月高温加密观侧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技术(EOF),对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的气候平均场和第一特征场进行了分析。上海地区盛夏平均高温场分布具有显著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作者详细...
摘 要 根据1997~1998年的7~8月高温加密观侧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技术(EOF),对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的气候平均场和第一特征场进行了分析。上海地区盛夏平均高温场分布具有显著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作者详细讨论了市区建成面积、土地利用类别、人口密度和人为热等都市化因素对热岛效应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并做出定量的估计,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若干对策。第一特征场分析表明,风向是影响上海地区热岛效应范围和强度变化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
地面风
上海
夏季
气温
卫星遥感资料
自然正交函数
分解技术
土地利用类别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
52
4
作者
李林
朱西德
+3 位作者
秦宁生
王振宇
汪青春
周陆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4-530,共7页
利用青藏高原81个气象台站近30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EOF、RE 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青藏高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
利用青藏高原81个气象台站近30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EOF、RE 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青藏高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空间变化在具有很好的主体一致性的同时,存在着南北及东西分布的差异,大地形特别是高原主要山脉走向对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其年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过突变;其空间异常类型主要受地形和冷空气活动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气温分区
旋转
自然正交函数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
44
5
作者
徐国昌
李栋梁
陈丽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43,共12页
本文用1961~1985年共25年青藏高原60个站的地气温差资料,用季国良的回归方程计算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并且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比叶笃正(1979)的计算值小29%,根据自然正交函数分析和载荷量计算,发现玉树...
本文用1961~1985年共25年青藏高原60个站的地气温差资料,用季国良的回归方程计算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并且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比叶笃正(1979)的计算值小29%,根据自然正交函数分析和载荷量计算,发现玉树和日喀则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平均距平可以粗略地代表整个高原。高原地面加热场具有显著的3年、准5年和准11年周期,在冬季和春季地面加热场的持续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加热场强度
高山气候
地气温差
自然正交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冬季
冻害
气候变化
自然正交函数
周期性
年际变化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异质性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7
作者
柏玲
姜磊
+1 位作者
周海峰
陈忠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9,共8页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分析了12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从空间异质性视角探讨了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EOF...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分析了12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从空间异质性视角探讨了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EOF第一模态特征向量的高值出现在长三角的江苏省,长江中游的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地区以及成渝城市群。低值区则集中在云南的大部分城市、贵州的黔南州、四川的阿坝州以及浙江的舟山、台州和丽水。(2)月尺度的AQI时间系数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即1—5月呈现波动下降趋势,6—8月AQI总体处于"U"的谷底,9—12月逐渐波动上升。就年内季节变化来看,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两季居中。(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PM_(2.5)浓度和SO_2浓度的增加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FDI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增加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且不同城市的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空气质量指数
时空异质性
自然正交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变化
被引量:
17
8
作者
杨明芝
马禾青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7,共8页
在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应力-应变状态与断裂带周围微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震前沿构造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更能反映地震孕育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
在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应力-应变状态与断裂带周围微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震前沿构造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更能反映地震孕育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非常明显的短期上升变化,可能是该次地震短期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等震例认为,研究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可以对地震中长期判断有较大危险性的活动断裂区进行有目的的重点监测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展开
时间因子异常
汶川8.0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能量场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90,597,共6页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征,但在地震发生前,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以尖点突跳为主要特点。第一个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在震前3年出现大幅度异常,表现出相对于背景场能量增高的释放图像;其余典型场异常则表现出突出的短临异常特征,出现在震前1~3月,表现为大幅度短期异常变化。可能表明地震活动结构的变化出现得较早,而临震时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扰动。沿玉树断裂带主要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均出现在震前2~3年,可能表明孕震区场的异常变化也会较早出现。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特征与以往关于能量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所得结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时间因子异常
玉树7
1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地震应变场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罗国富
刘忠旺
+2 位作者
丁凤和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2-1330,共9页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发现应变场前4个时间因子在震前1~3年的中短期异常并不显著,只有第2个和第4个...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发现应变场前4个时间因子在震前1~3年的中短期异常并不显著,只有第2个和第4个时间因子震前有小幅度的异常变化,分析其原因,时间因子可能受到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大幅度异常的影响。与时间因子对应的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应变高值异常危险区,可能是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空间异常的中短期特征。再对比九寨沟7.0级地震前后与松潘—平武7.2级双震的空间异常随时间演变,分析异常发展变化模式的差异,最后应用地震资料的累积频次从物理角度解释异常形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变场
时空异常
危险区
自然正交函数
展开方法
九寨沟7.0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春平
刘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0-482,共3页
以山东省际邻边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极差和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利用199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特征演化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10年间江苏省的铜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遥遥领先,而最低的县前9年一直位...
以山东省际邻边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极差和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利用199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特征演化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10年间江苏省的铜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遥遥领先,而最低的县前9年一直位于河南省,2008年位于河北省;(2)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分布,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高的县域趋于相邻,而较低的县域则趋于与较低的县域相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
邻边县域
农民人均纯收入
时空演变
自然正交函数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及邻区中小地震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俊
孙业君
+3 位作者
詹小艳
郑江蓉
江昊琳
霍祝青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13,共9页
采用随机能量场的概念,将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场,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的分析方法,研究江苏及邻区自197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中小地震(2.1≤ML≤4.5)能量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的...
采用随机能量场的概念,将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场,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的分析方法,研究江苏及邻区自197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中小地震(2.1≤ML≤4.5)能量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前7个典型场的展开精度为0.9244。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能量场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下扬子块体的苏中、苏南地区及南黄海海域的地震背景能量值高于其他地区;从典型场的分布来看,该区域对研究区能量场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前6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大部分中强震之间在时间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及邻区
中小地震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OF和BP网络的库群径流预测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德智
董增川
夏军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3期54-57,共4页
在考虑多个水库径流相关性的基础上,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将多维径流序列分解成时不变的空间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矩阵,并运用网络对时间权重系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库群径流做出预测。以某区域中的三座中型水库为例,选用灰关...
在考虑多个水库径流相关性的基础上,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将多维径流序列分解成时不变的空间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矩阵,并运用网络对时间权重系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库群径流做出预测。以某区域中的三座中型水库为例,选用灰关联模型进行比较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自然正交函数
BP网络
径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NSO现象与甘肃省夏季降水
被引量:
28
14
作者
朱炳瑗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利用1958—1986年共29年甘肃省31个测站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运用自然正交函数方法进行展开。分析了展开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第一时间系数的变化规律,並与ENSO现象相对照,发现在ENSO现象发生之年甘肃夏季中部和陇东南降水明...
本文利用1958—1986年共29年甘肃省31个测站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运用自然正交函数方法进行展开。分析了展开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第一时间系数的变化规律,並与ENSO现象相对照,发现在ENSO现象发生之年甘肃夏季中部和陇东南降水明显偏少;而在ENSO现象次年夏季降水全省明显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ENSO现象
自然正交函数
全文增补中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
13
15
作者
王位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4-36,41,共4页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 (EOF)方法 ,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 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 ;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 ,业务使用效果...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 (EOF)方法 ,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 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 ;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 ,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干旱
气候特征
预测模型
自然正交函数
分解法
EOF
逐步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杨明芝
马禾青
+1 位作者
罗国富
许晓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04-3814,共11页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大地震前时间因子在平稳背景上会出现突跳上升或突跳下降变化,且震前地震应变场前...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大地震前时间因子在平稳背景上会出现突跳上升或突跳下降变化,且震前地震应变场前4个典型场中至少有3个典型场会出现异常变化,具有多分量显示异常的特点,而异常出现的最早时间大约在震前3年,并且一些地震前出现短临的时间因子异常变化特征.通过震例研究表明用地震应变场分析地震活动异常,提取的时间因子异常结果比应用地震能量场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并讨论了应变场与能量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变场
地震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展开方法
时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在洮河红旗站的应用
被引量:
3
17
作者
崔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3,共3页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红旗站为洮河入刘家峡水库的把口站,预报红旗站年来水量的大小,对于刘家峡水库的调度,洮河流域的抗旱、防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在洮河流域的应用,经分析计算,证明本流域反映空间...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红旗站为洮河入刘家峡水库的把口站,预报红旗站年来水量的大小,对于刘家峡水库的调度,洮河流域的抗旱、防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在洮河流域的应用,经分析计算,证明本流域反映空间分布的特征量较稳定,反映时间变化规律的特征量用周期均值叠加预报方法外延,预报效果较好,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
红旗站
水文要素场
水文预报
自然正交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正交函数在华北地震能量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业君
王俊
江昊琳
詹小艳
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4031)
江苏省科技发展项目(BS2007084)资助
文摘
运用随机函数理论,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研究地震活动区内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变化曲线,以及该典型能量场的空间等值线分布。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内,多数中强地震前,目标曲线较大幅度的升、降变化,预示了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时间段,而目标等值线分布的疏密变化,揭示了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区域。本文研究证实,地震能量随机场的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地震分析预测方法。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Keywords
Northern China areas
earthquake energy field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分类号
P315.3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冀夏季降水的自然正交函数特征
2
作者
司有元
机构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5年第3期23-29,共7页
文摘
京津冀地区西依太行山、东临渤海,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现象非常明显,夏季湿热,冬季干冷,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其中70%左右集中于夏季。 夏季降水量大,对晚秋作物的生长有利,但是夏季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形成洪涝,使夏播玉米芽涝,棉花蕾铃脱落。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的地区,这种灾害更为突出。因此,研究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及其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时间系数
自然正交函数
京津冀
降水场
特征向量
雨型
冀东北
少雨
蔚县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21
3
作者
丁金才
张志凯
奚 红
周红妹
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
上海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2-420,T002,共10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96-908-05-06-05资助
文摘
摘 要 根据1997~1998年的7~8月高温加密观侧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技术(EOF),对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的气候平均场和第一特征场进行了分析。上海地区盛夏平均高温场分布具有显著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作者详细讨论了市区建成面积、土地利用类别、人口密度和人为热等都市化因素对热岛效应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并做出定量的估计,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若干对策。第一特征场分析表明,风向是影响上海地区热岛效应范围和强度变化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
地面风
上海
夏季
气温
卫星遥感资料
自然正交函数
分解技术
土地利用类别
人口密度
Keywords
Key words: heat island effect
urban heat island
local wind
Shanghai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
52
4
作者
李林
朱西德
秦宁生
王振宇
汪青春
周陆生
机构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4-530,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KZCX1 SW 04)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2001DIB10085)资助
文摘
利用青藏高原81个气象台站近30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EOF、RE 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青藏高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空间变化在具有很好的主体一致性的同时,存在着南北及东西分布的差异,大地形特别是高原主要山脉走向对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其年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过突变;其空间异常类型主要受地形和冷空气活动的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气温分区
旋转
自然正交函数
分解
Keywords
Qinghai-Xizang Plateau
Climate change
Temperature subarea
REOF
分类号
P423.3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
44
5
作者
徐国昌
李栋梁
陈丽萍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43,共12页
文摘
本文用1961~1985年共25年青藏高原60个站的地气温差资料,用季国良的回归方程计算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并且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比叶笃正(1979)的计算值小29%,根据自然正交函数分析和载荷量计算,发现玉树和日喀则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平均距平可以粗略地代表整个高原。高原地面加热场具有显著的3年、准5年和准11年周期,在冬季和春季地面加热场的持续性很强。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加热场强度
高山气候
地气温差
自然正交函数
Keywords
Qinghai-Xizang Piateau
Surface heating intensity
分类号
P462.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机构
广西气象局
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
广西气候中心
出处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007023)
文摘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关键词
广西
冬季
冻害
气候变化
自然正交函数
周期性
年际变化
农业
Keywords
Freezing damage
Climatic changing
Guangxi
分类号
S426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异质性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7
作者
柏玲
姜磊
周海峰
陈忠升
机构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9,共8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71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61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资助项目(17YJC790061)
文摘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分析了12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从空间异质性视角探讨了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EOF第一模态特征向量的高值出现在长三角的江苏省,长江中游的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地区以及成渝城市群。低值区则集中在云南的大部分城市、贵州的黔南州、四川的阿坝州以及浙江的舟山、台州和丽水。(2)月尺度的AQI时间系数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即1—5月呈现波动下降趋势,6—8月AQI总体处于"U"的谷底,9—12月逐渐波动上升。就年内季节变化来看,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两季居中。(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PM_(2.5)浓度和SO_2浓度的增加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FDI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增加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且不同城市的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空气质量指数
时空异质性
自然正交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ir quality index,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变化
被引量:
17
8
作者
杨明芝
马禾青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7,共8页
文摘
在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应力-应变状态与断裂带周围微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震前沿构造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更能反映地震孕育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非常明显的短期上升变化,可能是该次地震短期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等震例认为,研究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可以对地震中长期判断有较大危险性的活动断裂区进行有目的的重点监测和预测。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展开
时间因子异常
汶川8.0级地震
Keywords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nergy field Natural perpendicular function development Time factor anomaly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能量场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马禾青
杨明芝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90,597,共6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重点任务"甘陕宁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强震危险性深入跟踪(2010010111)"项目资助
文摘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征,但在地震发生前,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以尖点突跳为主要特点。第一个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在震前3年出现大幅度异常,表现出相对于背景场能量增高的释放图像;其余典型场异常则表现出突出的短临异常特征,出现在震前1~3月,表现为大幅度短期异常变化。可能表明地震活动结构的变化出现得较早,而临震时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扰动。沿玉树断裂带主要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均出现在震前2~3年,可能表明孕震区场的异常变化也会较早出现。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特征与以往关于能量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所得结果类似。
关键词
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时间因子异常
玉树7
1级地震
Keywords
Key words: energy field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time factor anomaly
Yushu M7.1 Earthquakein Qinghai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地震应变场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罗国富
刘忠旺
丁凤和
马禾青
杨明芝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2-1330,共9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2)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7222)
文摘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发现应变场前4个时间因子在震前1~3年的中短期异常并不显著,只有第2个和第4个时间因子震前有小幅度的异常变化,分析其原因,时间因子可能受到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大幅度异常的影响。与时间因子对应的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应变高值异常危险区,可能是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空间异常的中短期特征。再对比九寨沟7.0级地震前后与松潘—平武7.2级双震的空间异常随时间演变,分析异常发展变化模式的差异,最后应用地震资料的累积频次从物理角度解释异常形成的机制。
关键词
地震应变场
时空异常
危险区
自然正交函数
展开方法
九寨沟7.0级地震
Keywords
seismic strain field
spatio-temporal anomaly
dangerous area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Jiuzhaigou MS 7.0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春平
刘阁
机构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0-482,共3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05BJZ04)
聊城大学科研基金(编号:X081009)
文摘
以山东省际邻边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极差和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利用199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特征演化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10年间江苏省的铜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遥遥领先,而最低的县前9年一直位于河南省,2008年位于河北省;(2)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分布,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高的县域趋于相邻,而较低的县域则趋于与较低的县域相邻。
关键词
省际
邻边县域
农民人均纯收入
时空演变
自然正交函数
山东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及邻区中小地震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俊
孙业君
詹小艳
郑江蓉
江昊琳
霍祝青
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13,共9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C01B03-03-01)
江苏省地震局青年基金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随机能量场的概念,将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场,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的分析方法,研究江苏及邻区自197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中小地震(2.1≤ML≤4.5)能量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前7个典型场的展开精度为0.9244。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能量场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下扬子块体的苏中、苏南地区及南黄海海域的地震背景能量值高于其他地区;从典型场的分布来看,该区域对研究区能量场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前6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大部分中强震之间在时间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
江苏及邻区
中小地震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时空变化
Keywords
Jiangsu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Micro-moderate earthquakes The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OF和BP网络的库群径流预测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德智
董增川
夏军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3期54-57,共4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40486038)
文摘
在考虑多个水库径流相关性的基础上,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将多维径流序列分解成时不变的空间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矩阵,并运用网络对时间权重系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库群径流做出预测。以某区域中的三座中型水库为例,选用灰关联模型进行比较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相关系数
自然正交函数
BP网络
径流预测
Keyword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xperience orthogonal function
BP network
runoff forecast
分类号
P388.2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NSO现象与甘肃省夏季降水
被引量:
28
14
作者
朱炳瑗
李栋梁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干早气象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4-69,共6页
文摘
本文利用1958—1986年共29年甘肃省31个测站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运用自然正交函数方法进行展开。分析了展开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第一时间系数的变化规律,並与ENSO现象相对照,发现在ENSO现象发生之年甘肃夏季中部和陇东南降水明显偏少;而在ENSO现象次年夏季降水全省明显偏多。
关键词
降水
ENSO现象
自然正交函数
Keywords
Empirical ( natural ) orthogonal functions
Eigenvector
Time coefficient
ENSO phenomena
分类号
P426.61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
13
15
作者
王位泰
机构
甘肃省庆阳地区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4-36,41,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点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资助
课题编号 :96 90 8 0 5 0 3
文摘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 (EOF)方法 ,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 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 ;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 ,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干旱
气候特征
预测模型
自然正交函数
分解法
EOF
逐步回归法
Keywords
drought index climate characteristic forecast model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杨明芝
马禾青
罗国富
许晓庆
机构
宁夏地震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04-3814,共11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3002)
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所长重点基金(2016IES0101)资助
文摘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大地震前时间因子在平稳背景上会出现突跳上升或突跳下降变化,且震前地震应变场前4个典型场中至少有3个典型场会出现异常变化,具有多分量显示异常的特点,而异常出现的最早时间大约在震前3年,并且一些地震前出现短临的时间因子异常变化特征.通过震例研究表明用地震应变场分析地震活动异常,提取的时间因子异常结果比应用地震能量场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并讨论了应变场与能量场的差异.
关键词
地震应变场
地震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展开方法
时间因子
Keywords
The seismic strain field
The seismic energy field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Time factor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在洮河红旗站的应用
被引量:
3
17
作者
崔涛
机构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3,共3页
文摘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红旗站为洮河入刘家峡水库的把口站,预报红旗站年来水量的大小,对于刘家峡水库的调度,洮河流域的抗旱、防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在洮河流域的应用,经分析计算,证明本流域反映空间分布的特征量较稳定,反映时间变化规律的特征量用周期均值叠加预报方法外延,预报效果较好,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
红旗站
水文要素场
水文预报
自然正交函数
分类号
P338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正交函数在华北地震能量场分析中的应用
孙业君
王俊
江昊琳
詹小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京津冀夏季降水的自然正交函数特征
司有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
丁金才
张志凯
奚 红
周红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
李林
朱西德
秦宁生
王振宇
汪青春
周陆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气候特征
徐国昌
李栋梁
陈丽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西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异质性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柏玲
姜磊
周海峰
陈忠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变化
杨明芝
马禾青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能量场研究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地震应变场分析
罗国富
刘忠旺
丁凤和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分析
李春平
刘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江苏及邻区中小地震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分析
王俊
孙业君
詹小艳
郑江蓉
江昊琳
霍祝青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EOF和BP网络的库群径流预测
王德智
董增川
夏军
《灾害学》
CSCD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ENSO现象与甘肃省夏季降水
朱炳瑗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
28
全文增补中
15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王位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应变场研究
杨明芝
马禾青
罗国富
许晓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在洮河红旗站的应用
崔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