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东部风水林斑块面积对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娄铎 陈玉娟 +4 位作者 刘凯 陈瑶瑶 马磊 于晨曦 管东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共10页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许多连续的自然森林破碎为斑块化的森林片断(如村落旁保留的"风水林"),研究森林斑块的面积与森林生物量的关系对改善森林的碳汇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位于广州市东部的风水林中分别选取立...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许多连续的自然森林破碎为斑块化的森林片断(如村落旁保留的"风水林"),研究森林斑块的面积与森林生物量的关系对改善森林的碳汇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位于广州市东部的风水林中分别选取立地条件、森林植被类型和结构、林龄、森林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相同但面积不同的大斑块(15-25 hm^2)、中斑块(5-8 hm^2)和小斑块(0.5-2 hm^2)各5个,采用样方调查和遥感估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风水林地上生物量与斑块面积的关系,以及风水林斑块从林缘到林内地上生物量的梯度变化。结果显示:(1)平均生物量呈现出大斑块(199.33 t/hm^2)>中斑块(181.59 t/hm^2)>小斑块(147.51 t/hm^2)的趋势,大、中、小斑块的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斑块面积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比较显著;(2)样地调查结果和遥感数据都显示,边缘效应对风水林斑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大斑块生物量从林缘到林内呈现斑块中心(290.24 t/hm^2)>斑块中心到林缘的中间位置(226.63 t/hm^2),>板块边缘(129.16 t/hm^2)的趋势;(3)大斑块中高大树木的比例较大,这是大斑块的生物量大于中、小斑块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保护和建设较大的森林斑块,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碳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斑块面积 周长面积比 边缘效应 自然森林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