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眼球中自然杀伤细胞的致炎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李墨涵
鲍宁
+2 位作者
刘东伟
陶黎明
蒋正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9-804,共6页
背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是葡萄膜炎常见的动物模型,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强烈的致炎细胞,但其在EAU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EAU模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视网膜组织中NK细胞的定位和分布及其机制。方法将36...
背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是葡萄膜炎常见的动物模型,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强烈的致炎细胞,但其在EAU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EAU模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视网膜组织中NK细胞的定位和分布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Lewis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造模后第6、9、12、16、21天组,每组各6只。造模后第6、9、12、16、21天组大鼠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联合5mg/ml结核杆菌和完全福氏佐剂(CFA)乳化液双后足垫皮下注射,然后腹腔内注射400ng百日咳毒素免疫大鼠建立EAU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双后足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与等容量CFA乳化液,然后腹腔内注射400ng百日咳毒素。造模后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前段炎症反应过程,根据Caspi方法进行眼部炎症症状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6、9、12、16、21天摘取各组大鼠眼球,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NK细胞的分布及浸润情况。另取25只Lewis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造模后第0、3、6、9和12天组,每组5只大鼠,电动匀浆机破裂组织并匀浆为眼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眼内液中NK细胞趋化因子CXCL10 mRNA和CXCL12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眼前节未发现炎症反应。造模后第6天组大鼠虹膜血管扩张,随着造模后时间延长虹膜血管扩张明显,前房逐渐出现渗出或积脓,造模后第12天炎症反应达峰。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排列整齐,各EAU模型组大鼠造模后随时间延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结构排列紊乱,外核层细胞分离,层间组织松散,视细胞水肿且有炎性细胞浸润,以造模后第12天组最为严重。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对照组仅见蓝色标记的细胞核,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规则;造模后第6天组开始可见大鼠视网膜内层大量NK细胞浸润,呈红色荧光,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造模后第9天组NK细胞浸润达峰。造模后第9天组大鼠视网膜中CXCL10 mRNA相对表达量为34.298±16.689,明显高于造模后第3、6、12天组的1.390±0.660、3.359±2.581和4.711±1.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大鼠视网膜中CXCL12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51,P〉0.05)。结论EAU大鼠发病早期视网膜中NK细胞浸润,其严重程度和视网膜中CXCL10的表达动态与EAU炎症发展过程相吻合,提示NK细胞在EAU的早期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L10是NK细胞的主要趋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
葡萄膜炎
/免疫
视黄醇结合蛋白类
/免疫
自身
免疫
性疾病/病理
炎症
趋化因子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眼球中自然杀伤细胞的致炎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李墨涵
鲍宁
刘东伟
陶黎明
蒋正轩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9-8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0755)
文摘
背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是葡萄膜炎常见的动物模型,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强烈的致炎细胞,但其在EAU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EAU模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视网膜组织中NK细胞的定位和分布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Lewis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造模后第6、9、12、16、21天组,每组各6只。造模后第6、9、12、16、21天组大鼠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联合5mg/ml结核杆菌和完全福氏佐剂(CFA)乳化液双后足垫皮下注射,然后腹腔内注射400ng百日咳毒素免疫大鼠建立EAU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双后足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与等容量CFA乳化液,然后腹腔内注射400ng百日咳毒素。造模后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前段炎症反应过程,根据Caspi方法进行眼部炎症症状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6、9、12、16、21天摘取各组大鼠眼球,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NK细胞的分布及浸润情况。另取25只Lewis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造模后第0、3、6、9和12天组,每组5只大鼠,电动匀浆机破裂组织并匀浆为眼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眼内液中NK细胞趋化因子CXCL10 mRNA和CXCL12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眼前节未发现炎症反应。造模后第6天组大鼠虹膜血管扩张,随着造模后时间延长虹膜血管扩张明显,前房逐渐出现渗出或积脓,造模后第12天炎症反应达峰。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排列整齐,各EAU模型组大鼠造模后随时间延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结构排列紊乱,外核层细胞分离,层间组织松散,视细胞水肿且有炎性细胞浸润,以造模后第12天组最为严重。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对照组仅见蓝色标记的细胞核,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规则;造模后第6天组开始可见大鼠视网膜内层大量NK细胞浸润,呈红色荧光,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造模后第9天组NK细胞浸润达峰。造模后第9天组大鼠视网膜中CXCL10 mRNA相对表达量为34.298±16.689,明显高于造模后第3、6、12天组的1.390±0.660、3.359±2.581和4.711±1.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大鼠视网膜中CXCL12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51,P〉0.05)。结论EAU大鼠发病早期视网膜中NK细胞浸润,其严重程度和视网膜中CXCL10的表达动态与EAU炎症发展过程相吻合,提示NK细胞在EAU的早期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L10是NK细胞的主要趋化因子。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
葡萄膜炎
/免疫
视黄醇结合蛋白类
/免疫
自身
免疫
性疾病/病理
炎症
趋化因子
动物模型
大鼠
Keywords
Killer cells, natural/immunology
Uveitis/immunology
Retinol-binding proteins/immunology
Autoimmune diseases/pathology
Inflammation
Chemokines
Disease models, animal
Rats
分类号
R773.9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眼球中自然杀伤细胞的致炎作用及其机制
李墨涵
鲍宁
刘东伟
陶黎明
蒋正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