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罗替尼治疗难治性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高扬 姜霁峰 +4 位作者 刘传绪 张文皓 朱杨 马玉杰 陶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用于治疗难治性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招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KTCL,表...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用于治疗难治性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招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KTCL,表现为门冬酰胺酶耐药,且具有可测量/可评估病灶和一定器官功能储备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12 mg/d)或安罗替尼(10 mg/d)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根据Lugano 2014标准评估治疗应答。不良反应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3版进行分级评估。Kaplan-Meier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12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44岁,其中男性9例;6例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6例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所有受试者均出现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3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2例)和低钠血症(1例),无非预期的不良反应。50.0%的患者获得客观应答,安罗替尼单药的应答率为33.3%,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的应答率为66.7%。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0个月。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2.8个月,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8.0个月;应答患者的中位OS为8.0个月,无应答患者的中位OS仅2.8个月。结论·安罗替尼可能是一个治疗难治性NKTCL的潜在药物,且与PD-1单抗具有潜在协同增效作用;该药整体安全性良好,患者普遍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穆新月 刘树泰 +3 位作者 孙继军 柳晓琳 李媛媛 王文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口腔溃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婷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9-82,共4页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侵袭性较高的恶性肿瘤。与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18)F-FDGPET/CT显像能显示病灶位置、通过SUVmax值反映肿瘤的活跃程度,还能准确地检出在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未能检出的病灶,并对淋巴结...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侵袭性较高的恶性肿瘤。与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18)F-FDGPET/CT显像能显示病灶位置、通过SUVmax值反映肿瘤的活跃程度,还能准确地检出在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未能检出的病灶,并对淋巴结内外的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18)F-FDG PET/CT显像对ENKTL的诊断、分期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恰当有效的治疗方式和方案。本文对^(18) F-FDG PET/CT显像在ENKTL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特征
5
作者 黄永塔 郭文文 +3 位作者 刘霞 李玲 叶秋容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5例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3、CD56、TIA-1、Granzyme B等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的表达,应用PCR及聚丙烯酰胺凝... 目的探讨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5例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3、CD56、TIA-1、Granzyme B等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的表达,应用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行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肿瘤原发病变部位均位于淋巴结,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出现B症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处于临床Ⅲ/Ⅳ期。形态学改变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单形性,体积大至中等大小,呈弥漫性分布,散在中心母样细胞。细胞凋亡、坏死和血管侵袭均不明显。免疫表型:5例均表达CD3和细胞毒性标志物,均不表达CD56。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大部分肿瘤细胞EBER阳性。仅4例TCR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3例行化疗,2例放弃治疗,中位总生存期为3个月。结论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好发于老年男性,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内细胞毒T细胞或NK细胞且EBV阳性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熟悉EBV阳性淋巴结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与其他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或淋巴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NK细胞 EBV EBE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程平 李义 +5 位作者 毛霞 王秋香 王兰兰 关军 周英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2,共7页
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 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0(32-80)岁。起病时均以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为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皮疹、溃疡性肿块、皮肤痛性结节、浸润性斑疹等,皮损累及部位多为四肢及躯干,也可单独出现于下肢。5例初诊时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8例存在B症状。所有患者诊断时临床分期晚(Lugano分期Ⅳ期),危险分层为高危(PINK-E评分≥3分)。病损皮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56、EBER阳性率均为100%,中位Ki-67指数75%(50%-80%)。血浆EBV-DNA检测均为阳性(≥5×10^(2) copies/ml)。诱导化疗方案多为含培门冬酶或左旋门冬酰胺酶的联合化疗(MESA、p-Gemox、SMILE)或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或选择HLH的方案(HLH-04方案、L-DEP)治疗。中位随访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为4.5(0.5-27)个月,随访期内未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的8例患者全部死亡,死因多为疾病快速进展。3例患者接受了ASCT治疗,1例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死亡,2例存活。接受ASCT的3例患者OS分别为21、27和19个月,PFS分别为11、20和13个月。移植后不定期监测血浆EBV-DNA拷贝数,EBV的载量与病情的变化呈现一致性。结论: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早期临床症状更不典型,早期诊断尤为困难,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很差,最佳治疗策略仍无统一标准。大剂量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后尽快行ASCT可使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 皮肤损害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7
作者 程平 关军 +1 位作者 冯燕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3,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患者为42岁女性,以鼻面部及背部皮肤浸润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病损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CD8^(+)PCAECTL,T3aN_(0)M_(0)期。予以CHOP/HD-MTX(甲氨蝶呤,6g/m^(2))方案交替化疗,4周期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DHAP方案(顺铂100mg/m^(2),d1+阿糖胞苷2g/m^(2),q12h,d2+地塞米松40mg/d,d1-4)化疗后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成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以BEAM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巩固治疗。AHSCT后随访20个月,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CD8^(+)PCAECTL临床极为罕见,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亲表皮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增生及侵袭性临床过程为主要特征。目前最佳治疗方案仍无统一标准,预后很差,诱导化疗缓解后行AHSCT巩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 化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生存森林算法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侦 伍亚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NKTL)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算法,构建预测NKT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0-202...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NKTL)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算法,构建预测NKT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0-2020年的NKTL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划分为训练队列(n=471)和验证队列(n=203)。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同时,使用RSF算法确定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并构建RSF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通过2种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风险得分,根据风险得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Ann Arbor分期、年龄、放疗、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是与生存显著相关的预后变量。在验证队列中,列线图模型的1、3和5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5、0.771和0.748,而RSF模型的AUC为0.764、0.792和0.761。ROC曲线显示2种模型在预测OS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区分性。校准曲线显示2种模型预测的生存与实际生存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模型均能有效地将患者分为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并且预后差组患者的OS显著低于预后好组(P<0.0001)。决策曲线显示RSF模型的净获益优于列线图模型。与列线图模型相比,RSF模型的NRI为0.184(95%CI:0.098~0.267,P<0.01),IDI为0.300(95%CI:0.241~0.359,P<0.01),RSF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列线图模型。结论Ann Arbor分期、年龄、放疗、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是NKT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据此建立的RSF模型对NKTL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机器学习 随机生存森林 生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枢侵犯的临床特征、预后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马雅婷 陈研仿 +9 位作者 周志远 张蕾 李鑫 王新华 付晓瑞 孙振昌 常宇 南飞飞 李玲 张明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8,共9页
目的:研究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构建CNS侵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395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5例PTCL患者的中位... 目的:研究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构建CNS侵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395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5例PTCL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1-143)个月。13例诊断CNS侵犯,CNS侵犯发病率为3.3%。CNS侵犯的风险因病理亚型而异,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CNS侵犯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患者(P<0.05)。CNS侵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短于无CNS侵犯患者,患者诊断CNS侵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4(0.6-127)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外受累部位>1处(HR=4.486,95%CI:1.166-17.264,P=0.029)、病理亚型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HR=9.022,95%CI:2.289-35.557,P=0.002)、ECOG PS评分>1(HR=15.890,95%CI:4.409-57.262,P<0.001)是PTCL患者中枢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影响因素分别赋值1分并构建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将患者分为3个危险分层,分别为低危组(0-1分)、中危组(2分)及高危组(3分),高危组1年CNS侵犯的累计发病率高达50.0%。对模型进一步评估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拟合性,并且一致性指数为0.913(95%CI:0.843-0.98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中枢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甄别PTCL患者的不同风险人群,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尚需进一步的数据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预后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淮海淋巴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0
作者 单慧蓉 张庆 +8 位作者 王玲 史玉叶 苗雨青 朱太岗 叶静静 张旭东 王亮 沈子园 桑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目的:探索鼻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0家医疗中心确诊的138例鼻外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受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培门冬酶方案疗效,并... 目的:探索鼻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0家医疗中心确诊的138例鼻外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受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培门冬酶方案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138例鼻外NKTCL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女比例约2∶1。胃肠受累39例,口咽受累患者32例,皮肤受累患者17例,淋巴结受累11例,眼眶受累11例,其他部位受累28例。皮肤受累患者较口咽受累患者伴有更高比例的晚期疾病和更低比例的CD56阳性率。胃肠受累患者中使用培门冬酶治疗方案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的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肌酐是皮肤受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27,95%CI:1.001-1.054,P=0.040),ECOG PS评分和EBV DNA是胃肠受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2.635,95%CI:1.096-6.338,P=0.030;HR=4.772,95%CI:1.092-20.854,P=0.038),ECOG PS评分和CA分期是口咽受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875,95%CI:2.517-76.496,P=0.002;HR=20.261,95%CI:2.466-166.470,P=0.005)。结论:受累部位不同的鼻外NKT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不同,需要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 鼻外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1
作者 汤汪洋 王健超 +4 位作者 钟礼花 张文芳 朱琼 陈燕坪 陈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比为6∶1,中位年龄62岁。首发症状:6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腹胀不适;临床分期:进展期6例,局限期1例。肿瘤呈滤泡结节状生长,无显著的多形性炎症背景及高内皮血管增生。其中5例呈进行性转化的生发中心(progression transformer germinal center,PTGC)样生长模式,2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样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可表现为中心细胞样、单核B细胞样、胞质透亮水肿样3种形态。肿瘤细胞表达3种以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FISH检测结果显示ITK∷SYK基因融合皆阴性(0/7),二代测序检出TET2基因突变2例(2/2),RHOA基因突变1例(1/2),VAV1基因突变1例(1/2)。随访2~64个月,3例死亡(3/7),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nTFHL-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nTFHL-F与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型关系密切,可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 滤泡型 血管免疫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陈国香 郝建枢 +4 位作者 白雪 章青青 安海霞 黄秀娟 孙延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59,共7页
目的:探讨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5月到2023年6月由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0.7(47... 目的:探讨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5月到2023年6月由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0.7(47-75)岁,男性7例,女性3例;9例接受化疗,1例确诊后猝死,中位化疗疗程为6.9(1-13)疗程。评估疗效,3例达到完全缓解(CR),7例进展。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Ki-67及是否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与CR率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IPI评分3-5分、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的CR率更低(均P<0.05)。年龄、B症状、乳酸脱氢酶水平、血红蛋白水平、Ki-67指数及PLR值与总生存时间(OS)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男性、血小板<150×10^(9)/L、IPI评分3-5分、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NLR≥4.05、LMR<2.81的患者OS更短(均P<0.05)。10例患者中3例存活,目前仍处于CR状态,7例均已死亡,中位生存时间7.5(1-85)个月。结论:IPI 3-5分、Ann Arbor Ⅲ-Ⅳ期患者的CR率低,预后差;男性、血小板<150×10^(9)/L、IPI 3-5分、Ann Arbor Ⅲ-Ⅳ期及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NLR≥4.05、LMR<2.81患者的OS短、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黄可可 王极宇 +1 位作者 王会平 翟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百分比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COG评分、血红蛋白(HB)相关;初诊时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85±0.22 vs 5.15±0.31,P=0.007);根据初诊时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将DLBCL患者分为高Treg组和低Treg组,低Treg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高Treg组(P=0.035);ECOG评分(P=0.040)和治疗前低Treg(P=0.014)是影响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B症状(P=0.028)、ECOG评分≥2分(P=0.041)和治疗前低Treg(P=0.03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Treg组PFS(P=0.020)和OS(P=0.036)均显著低于高Treg组。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低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弥漫大B细胞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口腔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特点分析
14
作者 黄润语 张春叶 +3 位作者 张颖 赵峥岩 杨扬 吴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60,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口腔为首发部位、确诊为PTCL-NOS的患者的病史和病理资料,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共5个数据库,结合2014年1月至2024年9月国际上相关病例报道,对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共20例口腔PTCL-NOS病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55.0%),女性9例(45.0%);患者首诊年龄25~77岁,平均(52.53±12.94)岁;好发部位为舌部(25.0%)、腭部(25.0%)及颊部(20.0%);19例(95.0%)不伴B症状。纳入病例免疫表型阳性表达情况为CD3(19/19)、CD4(11/13)、CD8(7/12)、CD2(5/6)、CD7(5/5)、TIA-1(6/7)、GB(9/13)、perforin(4/6),EBER均阴性表达(8/8)。85%的病例Ki-67增殖指数≥60%。结论·口腔PTCL-NOS极为罕见,临床进展极具侵袭性,口腔表现为深而大的黏膜溃疡,基底高低不平,可扪及结节。病理特征具有异质性,免疫表型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分型。口腔科医师需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避免错过此类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特征 外周t细胞淋巴 非特指型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表现
15
作者 周莹 宋天彬 +2 位作者 崔碧霄 路伟钊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4-1015,共2页
女性患儿,11岁,发现全身多发皮下结节、伴皮肤瘙痒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胸、腹、背及双下肢多处约蚕豆大小皮下结节,较大者位于左下肢,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破溃及皮温升高。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27.610μg/L),抗链... 女性患儿,11岁,发现全身多发皮下结节、伴皮肤瘙痒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胸、腹、背及双下肢多处约蚕豆大小皮下结节,较大者位于左下肢,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破溃及皮温升高。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27.610μg/L),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203.71 IU/ml)。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MRI:双侧大腿及臀部皮下脂肪层内多发结节,较大者2.1 cm×1.6 cm;考虑炎性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福建宁德市23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及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长贵 陈仁利 赖晓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4,共6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出院诊断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23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出院诊断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23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预后情况。对比单纯化疗和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期。结果:23例患者均来自福建沿海ATLL流行区(宁德市),男性12例,女性11例,中位发病年龄59(31-84)岁。临床类型均为急性型(18例)或淋巴瘤型(5例),未见冒烟型、慢性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白细胞增高20例,淋巴结肿大19例、皮肤损害13例、高钙血症13例,90%以上的病例出现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1例患者β2-微球蛋白升高。23例患者中12例接受化疗(部分联合抗病毒治疗),仅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3(0.2-13)个月。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2-11)个月,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0.2-13)个月。结论:福建宁德市成人ATLL临床特征较典型,预后不良,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 临床表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何银环 汪小霞 +3 位作者 叶胜兵 程平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MEITL患者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3岁;发病部位:小肠9例,结肠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形态单一,小-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胞质淡染或透明,染色质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周边黏膜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部分具有亲上皮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8、CD43、CD56、Gran B和TIA-1均阳性,CD4、CD5、perforin、CD20、CD79α均阴性,其中2例CD20、CD79α散在异常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9例TCR重排检测均阳性,7例Ig基因重排均阴性。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高度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活检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分析
18
作者 刘琪 李玥 +4 位作者 高锋 王超 黄鑫 罗雪妍 郝春晖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47-50,共4页
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皮肤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非趋上皮淋巴瘤等相似,临床检查时需进行鉴别诊断。一英国斗牛犬表现为多发性粉红色皮肤肿物,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物以大、小淋巴细胞为主,组织病理学符合趋上皮型淋巴... 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皮肤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非趋上皮淋巴瘤等相似,临床检查时需进行鉴别诊断。一英国斗牛犬表现为多发性粉红色皮肤肿物,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物以大、小淋巴细胞为主,组织病理学符合趋上皮型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提示T细胞单克隆增殖,结合影像学确诊为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患犬接受4次洛莫司汀化疗后发生重度贫血,最终死亡。文章详细报道该例犬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经过,以期为相关疾病提供临床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上皮型t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迎雪 李丽珍 +5 位作者 窦爱霞 孙俊华 郭成山 张锑 彭军 徐从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研究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功能状态,与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进行比较。方法:制备30例淋巴瘤患者和3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 目的:研究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功能状态,与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进行比较。方法:制备30例淋巴瘤患者和3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以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及白细胞介素-2(IL-2)从PBMNCs中扩增活化NKT细胞,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段,测定NKT细胞中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PBMNCs中TCRVα24+Vβ11+NKT细胞的细胞比率分别为0.17%±0.10%、0.28%±0.18%(P<0.05)。PBMNCs培养体系中加入α-Galcer及IL-2,将NKT细胞扩增活化7d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01.37±44.61、129.66±56.31(P<0.05)。扩增活化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中胞内细胞因子IFN-γ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1.96%±15.06%、52.48%±18.85%(P<0.05);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6.30%±16.03%、71.37%±17.28%(P<0.05);IL-4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6.19%±11.74%、33.12%±12.95%(P>0.05)。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淋巴瘤患者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经α-Galcer扩增活化后扩增倍数较正常对照降低,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功能较正常降低,此数量及功能的降低与淋巴瘤的分型及分期无关。但其仍保持有对α-Galcer刺激后的扩增活化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天然 半乳糖神经酰胺类 细胞因子类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鼻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涵 胡晓晔 邹青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4-968,共5页
结外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ENKL)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NK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ENKL病理特征为血管破坏和组织坏死,侵袭性高,因其极易产生耐药性而导致治疗效果差,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至今尚未建立标... 结外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ENKL)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NK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ENKL病理特征为血管破坏和组织坏死,侵袭性高,因其极易产生耐药性而导致治疗效果差,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至今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案.70%~80%的ENKL诊断之初为Ⅰ~Ⅱ期,且多位于鼻腔,习惯上称为早期鼻NK/T细胞淋巴瘤.在早期鼻NK/T淋巴瘤的治疗中,放疗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放化疗联合应用于早期鼻NK/T淋巴瘤的研究报道颇多,自体或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新型靶向药物也正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结外NK t细胞 放射疗法 抗肿联合化疗方案 左旋门冬酰胺酶 硼替佐米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