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轨道设计的自然曲线法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树山 吉林油田 刘修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57,共3页
修正轨道设计一直是井眼轨道监控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以往的修正轨道设计方法多采用空间圆弧法和圆柱螺线法 ,它们都是采用两段式剖面。空间圆弧法是在第一个井段上同时完成对井斜和方位的调整 ,然后稳斜稳方位钻进 ;而圆柱螺线法则是在... 修正轨道设计一直是井眼轨道监控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以往的修正轨道设计方法多采用空间圆弧法和圆柱螺线法 ,它们都是采用两段式剖面。空间圆弧法是在第一个井段上同时完成对井斜和方位的调整 ,然后稳斜稳方位钻进 ;而圆柱螺线法则是在两个井段上分别调整井斜角和方位角。文章提出的自然曲线法可以在每个井段上都存在方位的变化 ,从而解决了造斜段伴随方位变化的轨道设计和考虑方位漂移的轨道设计问题。当某个井段上没有方位变化时 ,计算模型会得到简化 ,并由此验证了圆柱螺线法只是自然曲线法的一个特例。文中给出了上述 3种典型情况下的修正轨道设计方法和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石油钻井 水平井 轨道设计 数学模型 井眼轨迹 自然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曲线井眼轨道设计模型及反演求解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珊珊 赵亦朋 +1 位作者 王小秋 汪志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2,共7页
针对自然曲线模型复杂度较高,无解析解,需要求解复杂的隐式方程,容易遇到迭代发散的问题,重点探讨两种约束条件下的自然曲线反演求解算法,设计了稳定的迭代求解流程,并根据坐标增量求解新的井斜角,通过迭代计算快速确定最终结果。为确... 针对自然曲线模型复杂度较高,无解析解,需要求解复杂的隐式方程,容易遇到迭代发散的问题,重点探讨两种约束条件下的自然曲线反演求解算法,设计了稳定的迭代求解流程,并根据坐标增量求解新的井斜角,通过迭代计算快速确定最终结果。为确保计算过程的稳定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计算过程中针对模型求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除以零的特殊情况,在特殊临域内采用极限值代替数值计算。将该算法的计算结果与国外知名的商业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计算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定点问题,该算法在相同条件下,计算结果与约束条件误差为2.0×10^(-5),商业软件的误差为1.13×10^(-3);对于垂深对齐问题,该算法和商业软件在1.0×10^(-5)精度范围内无误差,精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井 自然曲线法 三维井眼轨道设计 计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地球物理识别表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彩虹 周兴海 +2 位作者 金璨 李昆 周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1-770,共10页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流水体摆动频次的差异,结合自然伽马曲线与泥质含量的关系和河控—潮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规模差异及水动力强弱对地震相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ΔGR)和地震相波长/波高比值法的地球物理方法,来综合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沉积体系为例,指明该方法可有效判别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该区水下低隆—宝云亭低凸起侧缘,可有效拾取相关参数,判识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落实沟道充填的潮道发育带及潜力目标,明确河控—潮控体系判别对岩性圈闭及有利油藏单元预测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表征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 波长/波高比值 河控—潮控三角洲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