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关系——评《宁静无价:英美自然文学散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颜然然 钟永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I0008-I0008,共1页
美国自然文学从十七世纪兴起,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别具美国本土特色的文学流派,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和充分的肯定,甚至成为美国大学独立开设的一门课程。自然... 美国自然文学从十七世纪兴起,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别具美国本土特色的文学流派,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和充分的肯定,甚至成为美国大学独立开设的一门课程。自然文学的主要特征就是赞美自然、体验自然,与当今世界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主题相呼应,体现出关注人与自然、自然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关系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生态批评 散论 宁静 美国大学 十七世纪 文学流派 本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自然文学的文化“空间”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雅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9-75,共7页
刘先平是我国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在大自然文学中,自然与人是文学塑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情感对象。自然与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体,更是作者文学观和价值观的隐喻体。自然的在场、人的在场;自然与人的关系... 刘先平是我国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在大自然文学中,自然与人是文学塑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情感对象。自然与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体,更是作者文学观和价值观的隐喻体。自然的在场、人的在场;自然与人的关系存在、价值生成都远远高出文学性和文学价值,从而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化空间。这些文化空间的构成以文学作品为表征,体现出作家、世界与作品的关系,也展示了作品的文化生成和言说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文化 在场 解构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自然文学发展——从自然书写到新自然文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崔丽芳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9-100,共12页
英国的自然文学与田园和乡土有着难解之缘。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田园文学在英国逐渐发展。进入18至19世纪,理性主义者开始注重乡村生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田园传统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随着近代科学精神对西方世界观的影响,基于自然观... 英国的自然文学与田园和乡土有着难解之缘。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田园文学在英国逐渐发展。进入18至19世纪,理性主义者开始注重乡村生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田园传统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随着近代科学精神对西方世界观的影响,基于自然观察和物候研究的随笔散文日益流行起来。一战以后,倡导回归田园的自然书写开始走向式微,甚至受到了一些现代作家和主流媒体的讽刺和批判。但在20世纪生态危机日峻严重的形势下,自然书写在英国现当代文学中并未真正缺席过。从20世纪末至今,英国非虚构类自然文学开始呈现复苏的趋势,批评界将这类书写冠之以"新自然文学"一名。这类书写既继承了自然文学的某些传统,同时也在主题和文体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自然文学 田园传统 自然与环境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自然文学“荒漠情结”刍议
4
作者 唐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48-149,共2页
美国自然文学以深入探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见长。在美国不同地区出生、活动的自然文学家观察、描写自然的视角呈现出互异的地域特色。其中很多人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了看似荒凉、毫无生命迹象的美国荒漠上,表现出浓厚的"荒漠情节&q... 美国自然文学以深入探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见长。在美国不同地区出生、活动的自然文学家观察、描写自然的视角呈现出互异的地域特色。其中很多人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了看似荒凉、毫无生命迹象的美国荒漠上,表现出浓厚的"荒漠情节"。他(她)们所创作的荒漠题材自然文学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蕴含着深刻广博、启人深思的思想内涵,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自然文学 荒漠情结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自然文学构建:美的极致是自洽的孤立——以刘诗伟散文集《人间树》为中心的思考
5
作者 刘艳 《百家评论》 2023年第2期95-106,共12页
当代作家刘诗伟小说与散文两种文体兼擅,所写的文学评论也极具洞见,其散文集《人间树》2022年10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刘诗伟以《人间树》这本散文集的实践性写作,展示了他的散文观、他关于什么是真正的自然文学的写作理念。与梭罗... 当代作家刘诗伟小说与散文两种文体兼擅,所写的文学评论也极具洞见,其散文集《人间树》2022年10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刘诗伟以《人间树》这本散文集的实践性写作,展示了他的散文观、他关于什么是真正的自然文学的写作理念。与梭罗《瓦尔登湖》所强调的纯粹的自然文学所不同的是,刘诗伟在《人间树》里通过故乡兜斗湾的树、自然,关联起故乡故往的生命与故事。《人间树》体现出创作主体个性与散文文体深度交融的典型特征,令这部散文集独具精神格调。作家潜移默化地领受了父辈精神气质禀赋性情等的影响,才会有着《人间树》当中这样的书写生命与人间故事的开阔场域,既具有写出世道人心的深度力度,又具有具体而微的感人笔触。《人间树》中刘诗伟散文所体现出的新的散文话语方式,也令一直难有突破的当下散文发展由此获得了新的精神质地和获取了新的生长点,令人欣喜地打开了散文创作的新的艺术维度,昭示出中国式自然文学写作的无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树》 刘诗伟 自然文学 散文话语 散文文体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文学中的自然之“象”--一种生态符号学阅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国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4-102,共9页
从生态符号学研究自然文学,可以发现其自然描写的意义不只是资料功能性的展示,还是借助语词的概念化来构成即刻性的语境。文本内的可视性描写使得其视觉叙事产生了强烈的即刻性表意,符号域中“象”的多种可能性变体进而促成了一种现象... 从生态符号学研究自然文学,可以发现其自然描写的意义不只是资料功能性的展示,还是借助语词的概念化来构成即刻性的语境。文本内的可视性描写使得其视觉叙事产生了强烈的即刻性表意,符号域中“象”的多种可能性变体进而促成了一种现象之知。自然描写的述行性在传达其生态旨向的同时,还通过追溯“自然”的原初性意义,反思了自然描写中存在与生成之间的同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生态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机勃勃的一片精神沃土——浅谈美国自然文学
7
作者 姜波 《艺术广角》 2009年第6期81-82,共2页
美国自然文学在文学界拥有不容忽视和日益重要的影响。它依靠自身的力量,朝着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方向,自由发展。这种像常青树般的生机勃勃,这种不受清规戒律所约束的自由发展,这种不求统一、而主张多种声音的包容大度,使得美国自然... 美国自然文学在文学界拥有不容忽视和日益重要的影响。它依靠自身的力量,朝着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方向,自由发展。这种像常青树般的生机勃勃,这种不受清规戒律所约束的自由发展,这种不求统一、而主张多种声音的包容大度,使得美国自然文学区别于其它文学,并显得超凡脱俗,极具魅力。可以断言,它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可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美国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现实化:自然文学的意义论
8
作者 贾丹丹 岳国法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研究自然文学中的符号,就是研究自然作为符号的理据,发现其中的理解条件。自然符号作为意义的触发者,在整体性的物质视野客观审视下,展示了语言描写中的各种逻辑起点。自然符号中的隐形联结、非时间性结构和起源式的开端构成了意义的生... 研究自然文学中的符号,就是研究自然作为符号的理据,发现其中的理解条件。自然符号作为意义的触发者,在整体性的物质视野客观审视下,展示了语言描写中的各种逻辑起点。自然符号中的隐形联结、非时间性结构和起源式的开端构成了意义的生成模式。自然符号的原初性是自然物的本真存在状态,从语言的浅层阐释上升到存在阐释的过程中,任何阅读逻辑的介入所导致的指涉都是文本深层次阐释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符号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文学中符号的生态性——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符号学批评
9
作者 贾丹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较早期的经典作品,它通过对比自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思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该文以生态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审视,发掘出了梭罗关于生态的一些认识论思考,如,自然并不是一种纯粹...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较早期的经典作品,它通过对比自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思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该文以生态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审视,发掘出了梭罗关于生态的一些认识论思考,如,自然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性存在,而是以其符号内置的伦理属性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态价值;人作为认知主体,重视“技术”之于生活的意义,却忽略了“谋生”“工具”等关系模式以符号吞噬现实的方式所造成的认识障碍;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功能圈中,意义关联的物质化遮蔽了原本潜存的递归性认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自然文学 生态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从大自然文学到呼唤生态道德
10
作者 云德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
安徽作家刘先平作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和生态文化的践行者,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他的大自然文学观可以概括为: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以工匠之心对待创作,以赤诚之心对待读者。刘先平在大自然文学创作中,走过了从热爱自然、... 安徽作家刘先平作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和生态文化的践行者,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他的大自然文学观可以概括为: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以工匠之心对待创作,以赤诚之心对待读者。刘先平在大自然文学创作中,走过了从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到呼唤生态道德的过程,创作思想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量变到质变、从自为到自觉的探索历程。大自然文学创作的优秀成果应予以宣传推广,以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让热爱自然、倡行生态公德的意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自然文学 生态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文学语篇的态度意义及历史语境解读——以《沙乡年鉴》中《土地伦理》一文为例
11
作者 黄芳 曾蕾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64-271,共8页
任何话语都蕴含着一定的态度或立场,同时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自然文学语篇也不例外。自然文学语篇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通过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同时历史语境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解读文学文本。文章运用评... 任何话语都蕴含着一定的态度或立场,同时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自然文学语篇也不例外。自然文学语篇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通过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同时历史语境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解读文学文本。文章运用评价理论对自然文学经典之作《沙乡年鉴》中代表性语篇《土地伦理》的态度意义进行分析,并从历史语境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发现,《土地伦理》蕴含丰富的态度资源,其中以鉴赏类最多、判断类次之,情感类最少,既有铭刻式也有引发式的表征。通过这些态度资源,作者利奥波德表达了其对土地价值的充分肯定、对美国当时资源保护主义政策的批判以及呼吁人们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通过历史语境解读,我们发现利奥波德的成长和工作生活经历、美国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资源保护政策以及科学理论等,是利奥波德在其自然文学语篇中通过科学、客观、详实的论述,凸显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生态思想的重要原因。文章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挖掘《沙乡年鉴》的文学性、思想性及历史意义,验证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释力,以及历史语境对文学作品解读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把评价理论放在文化语境中考量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意义 自然文学 历史语境 《沙乡年鉴》 《土地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自然文学中的水世界——溪流与海的生命书写
12
作者 赵晓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1-20,共10页
美国自然文学中有关水的写作深受田园传统、超验主义和东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湖泊、溪流还是海洋,以水为对象的写作强调动静结合,意图呈现自然之景形态的丰富和音乐的美感。此类作品在自然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延伸了荒野的内涵,体... 美国自然文学中有关水的写作深受田园传统、超验主义和东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湖泊、溪流还是海洋,以水为对象的写作强调动静结合,意图呈现自然之景形态的丰富和音乐的美感。此类作品在自然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延伸了荒野的内涵,体现了荒野的价值。水世界中蕴含着自然的声音,给予人们心灵的启迪。从亚利桑那出发,经由弗吉尼亚到马萨诸塞,选取大峡谷、汀克溪、科德角的河海之景,分析经典水主题的写作,进而将个人生活置于一个更为广泛的背景下展开探索。溪流绵延数里,海洋广袤无垠,从美学和伦理的角度提示着人类如何在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寻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自然文学 荒野 三维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森林与草原之路--试论周蓬桦散文创作的自然文学特质
13
作者 王虹 《百家评论》 2022年第3期26-32,共7页
国内外许多自然文学作家都在或曾经实践过中国“道”的精神。山东作家周蓬桦的散文近作就是自然文学的代表作品。自然文学这个流派与中国传统审美境界关系密切,同时,实践道的精神,天人合一理念,是自然文学贴近自然、呼唤众生平等、尊重... 国内外许多自然文学作家都在或曾经实践过中国“道”的精神。山东作家周蓬桦的散文近作就是自然文学的代表作品。自然文学这个流派与中国传统审美境界关系密切,同时,实践道的精神,天人合一理念,是自然文学贴近自然、呼唤众生平等、尊重土地伦理、号召人类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主要表现。这种生态情怀也是当今世界急需的一种对待自然与环境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蓬桦 自然文学 虚静审美 生态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不同视域下自然文学对园林艺术影响比较研究
14
作者 岑雅婷 李雪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文学与园林艺术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园林美景可以激发人的创作欲望,同时,园林也在文字的流传中被人熟知。中西方在文学与园林艺术领域的发展历史、风格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在园林艺术与文学之间都曾进行过一系列有趣的互动。该文从... 文学与园林艺术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园林美景可以激发人的创作欲望,同时,园林也在文字的流传中被人熟知。中西方在文学与园林艺术领域的发展历史、风格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在园林艺术与文学之间都曾进行过一系列有趣的互动。该文从中西方园林艺术与文学的视角出发,从中西"自然派"文学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中西方文学与园林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西方视野下文学与园林艺术的结合三个方面,研究文学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与作用,旨在使人们深入了解文学与园林艺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艺术 自然文学 园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作为文学的方法——“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发言选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敬泽 阿来 +9 位作者 沈苇 何平 陈应松 李元胜 刘华杰 陈先发 廉毅锐 刘大先 谷禾 李少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首先是说名称,必也正名乎,我觉得这个“名”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有生态文学,有自然文学--我觉得自然文学说起来可能不太顺嘴,可以说自然写作,还有大自然文学。为什么今天是“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如果让我投票,我愿意投生态文学,为什... 首先是说名称,必也正名乎,我觉得这个“名”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有生态文学,有自然文学--我觉得自然文学说起来可能不太顺嘴,可以说自然写作,还有大自然文学。为什么今天是“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如果让我投票,我愿意投生态文学,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我们谈到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自动输出大量自己都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已有的那些话,那些说法,那些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自然写作 文学自然 自然文学 自动输出 论坛 诗歌 有意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再探讨——近代东西文化交融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庆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98-108,共11页
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类文学以其独有的文学特质,让人们看到一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多面性。近年来,日本学界掀起对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的重新探讨,认为必须进一步克... 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类文学以其独有的文学特质,让人们看到一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多面性。近年来,日本学界掀起对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的重新探讨,认为必须进一步克服"西方话语中心"的束缚才能揭示东西文化碰撞中复杂、动态的实际现象。对于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再认识不只是重新认识日本文学的特质,它对重新理解我国现代文学也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自然主义文学 私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卢卡契情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冠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1-87,共7页
卢卡契系统地批判、否定自然主义文学。他的失误不在于批判自然主义,而在于这种批判绝对化和全盘否定,失之公平和科学。我国文学艺术界在自然主义文学批判领域,数十年来有意或无意地存在着“卢卡契情结”。要超越“卢卡契情结”,关... 卢卡契系统地批判、否定自然主义文学。他的失误不在于批判自然主义,而在于这种批判绝对化和全盘否定,失之公平和科学。我国文学艺术界在自然主义文学批判领域,数十年来有意或无意地存在着“卢卡契情结”。要超越“卢卡契情结”,关键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转弯”,实事求是地对待自然主义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文学 艺术现象 卢卡契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文学中自然描写的强化及其因由
18
作者 周国清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94-99,共6页
整体上看,近年来文学对自然的描写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实际上从三个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历史进程。 第一种,非我的,威严的本体自然。它是自然的原初形式,浑沌古朴,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即“未经人化的自然”... 整体上看,近年来文学对自然的描写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实际上从三个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历史进程。 第一种,非我的,威严的本体自然。它是自然的原初形式,浑沌古朴,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即“未经人化的自然”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为对抗型,它强调自然的原始性,展示人同自然的直接冲突,表现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描写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文学 改造自然 作家 张承志 人类主体 自然 表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自然主义文学旗手——“岛崎藤村”
19
作者 张蕾 《日语知识》 2007年第6期28-29,共2页
岛崎藤村(1872—1943)出生于现在的岐阜县中津川市一个颇有权势的旧家,本名“春树^はゐき”。明治维新后特权逐渐被剥夺,到了他父亲那代家境逐渐没落。藤村自幼跟父亲学习汉文学,9岁时随哥哥到东京求学。14岁时父亲发狂而死,这不仅使... 岛崎藤村(1872—1943)出生于现在的岐阜县中津川市一个颇有权势的旧家,本名“春树^はゐき”。明治维新后特权逐渐被剥夺,到了他父亲那代家境逐渐没落。藤村自幼跟父亲学习汉文学,9岁时随哥哥到东京求学。14岁时父亲发狂而死,这不仅使藤村的性格变得沉潜忧郁,也给日后他的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文学 岛崎藤村 明治维新 父亲 文学 家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斯蒂芬·克莱恩到杰克·伦敦──试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智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早期阶段进行论述:1.探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根源;2.介绍并分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早期阶段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特色;3.评析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所蕴...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早期阶段进行论述:1.探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根源;2.介绍并分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早期阶段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特色;3.评析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作家 斯蒂芬·克莱恩 杰克·伦敦 自然主义文学 20世纪初 19世纪末 动物本性 社会达尔文主义 主人公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