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自然整枝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玉宝
-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9-216,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204)。
-
文摘
【目的】分析天然林自然整枝规律,确定表征自然整枝指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森林抚育、优化林分结构、促进自然整枝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幼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为对象,利用32块样地共1279株立木实测数据,以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作为自然整枝指标同林木和林分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结构林分自然整枝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结果】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平均值分别为4.8 m、46.4%、2.8 m、25.2%、1.4 m。不同密度和聚集系数的林分自然整枝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林木胸径、林木树高、林木冠幅、林木年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林分密度、聚集系数等因子影响自然整枝。除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以外,其他4个自然整枝指标均受多个因子的影响,但各因子所影响的指标不完全一致。其中,林分密度和聚集系数同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3个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他因子同自然整枝指标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林木树高、林木年龄、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分平均胸径是影响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其中,活枝下高主要受林木树高和年龄影响,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主要受林木年龄影响,死枝下高主要受林分平均树高影响,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主要受林分平均胸径和林木树高影响。【结论】林木树高和年龄、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等4个因子为自然整枝的主要影响因子。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4个指标能较好地表征自然整枝。其中,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主要受林木因子影响,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死枝下高主要受林分因子影响。林分生长越好,越能促进自然整枝,但对死枝脱落速度无促进作用。林分密度和聚集系数的增加,不仅促进自然整枝,而且能够加速死枝的脱落。
-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自然整枝
影响因子
林分结构
天然林
-
Keywords
Larix gmelinii
self-pru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stand structure
natural forest
-
分类号
S75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大兴安岭天然林白桦和山杨的自然整枝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玉宝
-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513,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蒙古大兴安岭过伐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2B0204)。
-
文摘
为确定天然林自然整枝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天然林自然整枝规律,以期为森林抚育经营和促进自然整枝提供参考依据,以大兴安岭中幼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6块样地共971株白桦和61株山杨立木实测数据,以活枝下高(h)、活枝下高占树高的比例(h/H)作为自然整枝指标同林木和林分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结构林分自然整枝规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白桦和山杨平均h分别为4.8和6.5 m,平均h/H分别为46.6%和59.2%,相比之下,山杨自然整枝明显好于白桦;不同林分密度和聚集系数林分的自然整枝指标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冠幅、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和聚集系数均会影响自然整枝,但各因子主要影响h;除了林木冠幅与白桦h/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以外,其他因子与自然整枝指标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林分生长越好则自然整枝越强,林分密度和聚集系数增大,能够促进自然整枝,但林分密度对自然整枝的影响与密度范围有关,林分密度超过3000株·hm时对白桦自然整枝的影响趋于减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冠幅、林分密度、聚集系数、平均树高5个因子是影响白桦和山杨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其中,影响白桦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为树高、冠幅、平均树高、林分密度、聚集系数,影响山杨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为林木树高。h较h/H能更好地表征自然整枝强度。
-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白桦
山杨
自然整枝
活枝下高
天然林
-
Keywords
Daxing’an Mountains
Betula platyphylla
Populus davidiana
self-pruning
height under live branches
natural forest
-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人工整枝技术在用材林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郝建
李武志
陈厚荣
赵樟
郭文福
-
机构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编号:[2010]13号)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主任基金(编号:RL2011-04号)
-
文摘
人工整枝技术对提高木材材质,增加树干的圆满度,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早已对人工整枝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我国对人工整枝技术重视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是以传统的普通木材生产为主,所以我国的木材品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论述了人工整枝技术的发展历程、在用材林培育中的意义、开展人工整枝所需的技术措施及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人工整枝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为人工整枝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人工整枝
用材林
自然整枝
-
分类号
S79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人工整枝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 4
-
-
作者
王唯
-
机构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国有林场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2期41-41,共1页
-
文摘
人工整枝是将树冠下部已经枯死或将要枯死的枝条及时砍去,使林木形成通直的干形和正常的冠形,这是培育无节和少节干形的重要措施。1人工整枝的作用1.1促进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培育“无节良材”。很多树种只依靠自然整枝难以得到少节或无节的木材。节子破坏了木材的正常结构,使绕着节子的纤维离开垂直方向,降低了木材强度,增加了加工时的困难。在林木生长早期进行系统的人工整枝,可大大减少木材中的节子(特别是死节),提高木材工艺价值。
-
关键词
自然整枝
木材强度
干形
人工整枝
通直
林木生长
冠形
节子
-
分类号
S78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人工整枝技术要点
- 5
-
-
作者
马增玉
-
机构
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7期32-33,共2页
-
文摘
根据林木自然整枝原理,人工修除林木下部的枯枝或弱枝,是以往人工整枝的主要方法。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四旁植树、林农混作和农田林网化的发展,人工整枝技术有所进展,对一些合轴分枝和假二歧分枝的阔叶树种采取整形修枝法。其方法是修除粗大的侧枝、徒长枝和竞争枝,短截细弱的顶梢,以达到“控侧枝促主枝”,延长主轴长度,培育无节高干良材的目的。例如白榆的“打头修枝法”,泡桐的“接干法”,苦楝的“新梢灭芽法”和刺槐的“截枝疏枝法”等都属于整形修枝法。
-
关键词
人工整枝
整枝技术
整形修枝
农田林网化
自然整枝
四旁植树
阔叶树种
竞争枝
-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庭院葡萄的整枝形式
- 6
-
-
作者
武运霞
-
机构
河北省吴桥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3年第7期19-20,共2页
-
-
关键词
庭院栽培
葡萄
整枝形式
多主蔓自然扇形整枝
龙干形整枝
小扇形整枝
单层水平整枝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被引量:6
- 7
-
-
作者
姚树人
田晓瑞
-
机构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林科院森保所
-
出处
《森林防火》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
-
关键词
生物防火林带
木荷
裸根苗造林
平均地径
造林整地
林带更新
自然整枝
枝下高
树种资源
油茶林
-
分类号
S7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南洋楹用材林速生丰产试验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徐英宝
黄永芳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1989年第4期1-8,共8页
-
文摘
1983年开始,在西江丘陵山坡地设3个点进行了为期5年试验,结果表明:1.南洋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2.5年生林分已郁闭成林,是一个速生用材林树种;2.该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造林时宜选择土层深厚、湿润,肥沃,静风的环境条件;3.不同的造林措施,其胸径、材积、生物量都有一定差异,为此,提高造林技术措施是木材增产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丰产试验
郁闭成林
造林成活率
生物量
立地条件
林分
年平均生长量
造林技术
林科所
自然整枝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北京地区引种樟子松造林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史智
由学英
-
机构
北京农学院园林系
-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89-92,共4页
-
文摘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又称海拉尔松、黑河赤松,是欧洲赤松的变种。樟子松原产于我国寒温带,其自然分布为北纬47°20′—53°30′间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和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盟沙地;垂直分布为300—1000余米,最高1400米。由于樟子松的生态适应性强、材质好、用途广泛,因此,常用于我国北方各地区引种造林。
-
关键词
欧洲赤松
海拉尔松
可行性分析
半阳坡
天然分布
寒温带
生理干旱
生态特性
常绿大乔木
自然整枝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湿地松优树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魏润鹏
龙燕秋
-
机构
广东省林科所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1989年第2期18-26,共9页
-
文摘
一、前言湿地松在我国的改良工作始于60年代中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先后做过选优工作,但都囿于早期引种的少量资源。70年代后,我国大面积营造湿地松人工林,种子来源包括大量国外引入及国内产种。目前,许多林分已近中龄。开展选优方法及标准的研究,对今后湿地松的改良及进一步推广有着重大的意义。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阳江县林科所等地进行选优工作,以生长量指标为主,探讨湿地松优树选择的标准及方法。
-
关键词
优树选择
优势木
阳江县
林分
种子来源
自然整枝
林科所
样地法
滨海沙地
树高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珍稀树种浙江楠的栽培利用研究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朱旭利
黄一星
汤淑波
-
机构
浙江省龙泉市天创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10期35-36,共2页
-
文摘
浙江楠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内或低山沟谷地,分布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浙江楠是一种珍稀树种,是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为樟科楠属,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在建筑行业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利用价值极高。浙江楠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中性树种,通常情况下更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幼时耐荫,壮龄期需要足够的光照,这样浙江楠才能呈现出更强大的自然整枝能力,同时根系也更为发达,更适于生长在土层比较深厚且肥沃的土地中,对土壤和排水条件要求较高。本文重点分析珍稀树种浙江楠的栽培技术及利用价值等,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珍稀树种
常绿大乔木
自然整枝
浙江楠
珍贵树种
栽培技术
栽培利用
通直
-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胡桃楸水曲柳生长速度比较
- 12
-
-
作者
黄质彬
张双城
潘建琴
金丽华
-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4-64,共1页
-
文摘
胡桃楸、水曲柳均系珍贵速生阔叶树种,干形高大材质优良,深受用户欢迎。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对两树种进行造林,对其生长速度差异进行比较、在1979年春用本局产一年生苗,在红光林场66林班,10—15°阳坡、沙质壤土退耕地上单株穴株造林,株行距1×2米。
-
关键词
胡桃楸
生长速度
阔叶树种
生苗
生产生活需要
林班
干形
退耕地
自然整枝
单株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红松树冠长与密度关系的研究及应用
- 13
-
-
作者
赵彤堂
-
机构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22,共3页
-
文摘
树冠长是从垂直方向刻划树冠大小的指标。本文从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角度研究了树冠长与立木密度的关系,提出了红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密度。
-
关键词
营养空间
立木
林分
树高
自然整枝
枝下高
冠高比
最大树
抚育间伐
阳性树种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