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地区NPP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茜 杨忍 任志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4-250,共7页
以SPOT NDVI和多种自然地理要素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光能利用率计量模型,探究影响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变化的自然因素差异及各地貌类型区NPP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8—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NPP物质量平均值为9.884~50.790 g C... 以SPOT NDVI和多种自然地理要素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光能利用率计量模型,探究影响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变化的自然因素差异及各地貌类型区NPP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8—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NPP物质量平均值为9.884~50.790 g C·m^(-2)·a^(-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2 g C·m^(-2)·a^(-1)。2影响NPP变化的自然因素差异显著。台塬区保水性好,水土流失强度较低,NPP物质量增加显著,风蚀地貌区NPP水平低,降幅明显;干湿条件是影响NPP变化的重要自然要素,半湿润区NPP增幅量较大;坡度对NPP变化的影响显著,陡坡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NPP增幅明显;微观尺度上水热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研究区海拔200~1000 m范围NPP增幅显著,海拔高于1 000 m的区域NPP呈下降趋势。3影响NPP空间分布格局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热条件,但决定黄土粱卯地貌类型区的NPP物质量水平正相关的主导因素为高程因子,0.01置信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52;太阳辐射对NPP物质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尤其对气候干旱区域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CASA模型 自然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生态恢复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廷靖 邵全琴 +6 位作者 刘树超 张雄一 宁佳 刘国波 牛丽楠 陈美祺 黄海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4-1388,共15页
全面深入评估生态恢复效益并明晰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区域尺度量化分析时间序列生态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较少。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 全面深入评估生态恢复效益并明晰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区域尺度量化分析时间序列生态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较少。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运用模型模拟、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质量和服务3个层次评估了2000-2019年云贵高原地区的生态恢复效益,使用随机森林方法探究了生态恢复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20年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草地和聚落生态系统面积的增加,以及农田生态系统面积的减少;(2)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恢复态势总体稳定向好,部分区域转差;(3)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整体较高。其中,恢复程度中等及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35.84%;生态恢复程度有所转差及以下的面积最少,占总面积的7.54%;(4)地形、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本底特征是云贵高原地区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局地尺度,造林面积、人口密度年变化率等人类活动因子对生态恢复具有关键的作用。未来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应综合考虑区域生态背景和尺度效应,因地制宜采取恢复措施,以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高原台面浅覆盖型岩溶塌陷分布及影响因素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元丽 杨荣康 +1 位作者 孟凡涛 王乾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1-807,共7页
黔中高原台面处于贵州省第二阶梯,平均海拔800~1 600 m。具有可溶岩分布面积广,岩溶极其发育,第四系土层覆盖薄,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动力条件强等特点,岩溶塌陷是该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文章以黔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项目统计资料为依据... 黔中高原台面处于贵州省第二阶梯,平均海拔800~1 600 m。具有可溶岩分布面积广,岩溶极其发育,第四系土层覆盖薄,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动力条件强等特点,岩溶塌陷是该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文章以黔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项目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岩溶塌陷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为83.8%的岩溶塌陷分布在的峰丛谷地和溶丘谷地中、97.5%的岩溶塌陷分布于土层厚度1~10 m黏土中、83.7%的岩溶塌陷分布于三叠系中统关岭组和中下统安顺组白云岩地层中、73.3%的岩溶塌陷沿活动断裂及褶皱地带分布、地下水是区内最主要的触发因素;在人为因素方面与地下水开采强度、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密切相关,且随城镇化进程及抽水活动的增加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 浅覆盖型岩溶塌陷 自然影响因素 人为影响因素 岩溶塌陷防治和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黄河入海水量减少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茹玉英 王开荣 +1 位作者 高际平 连慧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4,共5页
利用黄河入海控制站利津的实测水文资料及黄河流域的降水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相关资料等,分析了近期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特征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黄河入海水量大幅减少,断流现象突出等,与其以前相比,入海水量减少64%;在减少... 利用黄河入海控制站利津的实测水文资料及黄河流域的降水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相关资料等,分析了近期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特征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黄河入海水量大幅减少,断流现象突出等,与其以前相比,入海水量减少64%;在减少的水量中,“准自然因素影响”约占55%,引黄用水约占31.5%,其它人类活动影响约占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入海水量 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十年,这九项高新技术将助推我国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5
作者 张雪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8期10-13,共4页
提到农业,人们会习惯性地把这个行业等同于种地,事实上,农业涉及生命科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多个学科,是真正需要高科技投入的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本身受复杂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以及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劳动技能普... 提到农业,人们会习惯性地把这个行业等同于种地,事实上,农业涉及生命科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多个学科,是真正需要高科技投入的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本身受复杂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以及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劳动技能普遍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等现实,使得农业常被看成弱质性产业,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实施,传统农业全面转型为现代农业势在必行,而现代农业亟需要高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生产规模 现代农业 弱质性 生命科学 上新台阶 自然因素影响 高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枝接封闭式绑缚新技术
6
作者 刘文剑 杨孝梅 张朝金 《中国林副特产》 1993年第3期50-50,共1页
植物嫁接的方法很多,但以枝接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枝接在植物嫁接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枝接绑缚中靠塑料薄膜袋封头或覆土保温保湿,不但工艺复杂,操作麻烦,而且塑料薄膜内温度难以控制,水分蒸发严重覆土后的嫁接株湿度管理困难,受自... 植物嫁接的方法很多,但以枝接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枝接在植物嫁接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枝接绑缚中靠塑料薄膜袋封头或覆土保温保湿,不但工艺复杂,操作麻烦,而且塑料薄膜内温度难以控制,水分蒸发严重覆土后的嫁接株湿度管理困难,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旱时需补湿,雨水易淋入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薄膜袋 湿度管理 封头 自然因素影响 结皮 平剪 斜削 侧断面 优良品种 上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规划发展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国全 《农业知识》 2020年第17期41-43,共3页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社会各界也在不断探讨各种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方法,然而农业机械化发展至今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一、农业机械化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促进农民增收。我国...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社会各界也在不断探讨各种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方法,然而农业机械化发展至今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一、农业机械化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促进农民增收。我国传统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年份,农民往往会遭受巨大损失。引进机械化设备后,农民可以加快农业生产的进程,避开气候恶劣的时期,从而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过程 农业机械化 机械化设备 实现农业现代化 自然因素影响 气候变化 机械化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数据采集方法研究”专题征稿启事 被引量:1
8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数据采集涉及生物、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数据维度众多,采集难度大,传统的采集方法在成本、效率、差错率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探索高效采集和处理农业科学数据的方法,有助于设计和实施农业科学研究,推动...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数据采集涉及生物、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数据维度众多,采集难度大,传统的采集方法在成本、效率、差错率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探索高效采集和处理农业科学数据的方法,有助于设计和实施农业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学的发展。为了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农业大数据学报》拟围绕“农业科学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组织一期专题,刊发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方法 农业科学数据 最新研究成果 农业大数据 自然因素影响 差错率 农业科学研究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好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下)
9
作者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5期46-47,共2页
从各方面分析,出现这些问题有多种原因。一是从实际情况看早期建设的项目标准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条件变化,一些项目存在老化损毁问题,如有的机井因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有井无水现象;农田设施都在户外,受风吹日晒雨... 从各方面分析,出现这些问题有多种原因。一是从实际情况看早期建设的项目标准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条件变化,一些项目存在老化损毁问题,如有的机井因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有井无水现象;农田设施都在户外,受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影响大,加上管护不到位,容易出现毁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地下水位下降 自然因素影响 安全根基 时间推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种樱桃 全程有“智慧”
10
作者 谭佃贵 卢相青 《农业知识》 2021年第12期64-64,共1页
走进临朐县龙山含香大樱桃科技示范园,这里400多亩地的规模,有36个樱桃大棚。龙山含香家庭农场场长宫来俊说种植的“含香”樱桃快要上市了,大家争先恐后进到一个9亩大的大棚看个究竟。之前,宫来俊种植露天樱桃,但遭遇倒春寒,损失严重。... 走进临朐县龙山含香大樱桃科技示范园,这里400多亩地的规模,有36个樱桃大棚。龙山含香家庭农场场长宫来俊说种植的“含香”樱桃快要上市了,大家争先恐后进到一个9亩大的大棚看个究竟。之前,宫来俊种植露天樱桃,但遭遇倒春寒,损失严重。“露天种植樱桃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遇上晚霜、冰雹等极端天气,产量、收益会大幅下降。大棚樱桃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天气变化,产量稳定,上市早、价格高。”宫来俊将目光投向了大棚樱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园 大棚樱桃 大樱桃 极端天气 家庭农场 倒春寒 自然因素影响 晚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重庆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1
作者 田友明 夏诗谋 范永洋 《农家科技》 2023年第12期4-7,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重庆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产业扶贫的内涵、模式、机制不断完善和丰富,围绕做精做好“土特产”,着力打造帮扶产业“升级版”。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市脱贫区县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重庆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产业扶贫的内涵、模式、机制不断完善和丰富,围绕做精做好“土特产”,着力打造帮扶产业“升级版”。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市脱贫区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7元、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市0.7%、全国0.2%,特别是经营性净收入迅速增长,高于全国1.7%。帮扶产业逐步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帮扶举措。然而受历史和自然因素影响,重庆脱贫地区(重点指14个脱贫县)产业基础仍然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 人均可支配收入 探索实践 脱贫 自然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2
作者 陈永波 李正丽 +1 位作者 张丽 朱熠鹏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传统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病虫害、冰雹、连续干旱、低温凝冻等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市场行情波动也深刻影响着农业发展。农业保险在支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经营主体收入... 传统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病虫害、冰雹、连续干旱、低温凝冻等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市场行情波动也深刻影响着农业发展。农业保险在支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经营主体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已经成为助推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对贵阳市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及分析,探讨了农业保险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为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传统农业生产 特色优势农业 产业振兴 经营主体 市场行情 自然因素影响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秸秆覆盖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陈善美 路海娟 王长新 《北方果树》 2016年第1期9-10,共2页
陕西渭北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发展苹果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苹果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资源优势最佳、生产规模最大、农民收入最直接最稳定最可靠的产业。但受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干旱、降雨少... 陕西渭北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发展苹果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苹果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资源优势最佳、生产规模最大、农民收入最直接最稳定最可靠的产业。但受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干旱、降雨少且季节分布不均等自然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突出问题,2008—2014年,我们对苹果园秸秆覆盖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产量 试验研究 陕西渭北 适生区 农业经济 自然因素影响 阿庄镇 有机质含量 资源优势 季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麻类生产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14
作者 刘晓峰 李国海 汤其林 《河南农业》 1992年第2期41-41,共1页
河南是我国麻类生产省之一,常年植麻在120万亩左右,其中红麻占麻类总面积的90%。麻类生产已经成为我省南部麻区群众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尽管80年代以来,我省麻类面积和单产逐步发展与提高,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 麻类 麻纺行业 手工编织 低洼易涝 规模效益 根结线虫病 推广手段 旱作区 自然因素影响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