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壤中砷的自然存在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翁焕新 张霄宇 +2 位作者 邹乐君 张兴茂 刘广深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88-92,共5页
根据在中国除台湾省外约 9.6× 1 0 6km2 范围内采集的 4 0 95个土壤样品中砷的分析结果 ,揭示了中国土壤砷的背景含量和分布特征 ,以及土壤中砷与共生元素和有机质等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且结合环境因素和砷的地球化学性质 。
关键词 土壤 成因 中国 自然存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区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2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2期70-70,共1页
“存在决定意识”说,常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谢遐令以为这一点很值得商榷。(1984年1月20日《光明日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两类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 “存在决定意识”说,常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谢遐令以为这一点很值得商榷。(1984年1月20日《光明日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两类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显然,自然存在是可感觉的,物质的,社会存在却是超感觉的、非物质的。然而许多同志在主张“存在决定意识”时,往往把“存在”理解为自然存在,并未理会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存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唯物史观并非建基于自然存在(物质),而是建基于社会存在(非物质,却是客观存在)。作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客观存在 自然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存在决定意识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非物质 基本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以环境法的理念转换为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锋 王功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本文以和谐社会的环境法观念转换为视角,通过分析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的不合目的性及其观念根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进而论证并重新定义了环境概念。本文提出环境乃是生命体之间及其与非生命体之间基于生存的安全与持续而形成的... 本文以和谐社会的环境法观念转换为视角,通过分析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的不合目的性及其观念根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进而论证并重新定义了环境概念。本文提出环境乃是生命体之间及其与非生命体之间基于生存的安全与持续而形成的和谐关系状态。人的环境是人类与所有的生命体以及非生命体之间基于生存的安全与持续而建立的和谐关系状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观念下的环境法律分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自然存在 自然契约 人与自然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论领域的革命变革
4
作者 陈立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4年第1期63-72,共10页
黑格尔坚信,哲学并不站在自己的时代以外,而是对自己时代的实质的知识。马克思更是明确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表明,任何哲学都只能在满足自己时代的要求或兴趣中才能容身,哲学的生存基础只能是现实生活。由于... 黑格尔坚信,哲学并不站在自己的时代以外,而是对自己时代的实质的知识。马克思更是明确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表明,任何哲学都只能在满足自己时代的要求或兴趣中才能容身,哲学的生存基础只能是现实生活。由于存在论是要道说哲学之为哲学而存在的实情,所以,现实生活才是哲学存在论的源始根基处。换言之,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存在论建构,才是合法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 革命变革 自在自然 黑格尔 自然 感性意识 感性活动 社会关系 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理论的思考——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5
作者 曾小林 黄诚 唐辉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0-33,共4页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取代的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而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理论,更是马克思人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是自然的类存在物...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取代的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而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理论,更是马克思人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是自然的类存在物,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是社会存在物,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存在物,马克思从德国哲学出发,并最终超越了整个德国哲学,形成了新的科学的关于人的存在理论,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探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理论的发展,不仅是我们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关于人的存在的不同形态,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存在 存在 社会存在 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心音论 音乐存在方式观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曙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法地 地法天 《老子》心之动 物使之然音之起 由人心生 《乐记》
关键词 音乐存在方式 “天” 音乐艺术 “天人” “人” 文化建构 人文化 “乐” “在” 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载体·显现体——音乐存在方式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12
7
作者 邢维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6年第4期10-15,共6页
就音乐美学命题而言,如果有人问“音乐究竟为何物”,事实上,他的问题只是:音乐对于我们人类到底属于怎样一种对象.一旦有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就会意识到。
关键词 音乐存在方式 音乐本体 音乐作品 音乐意象 自然存在 音乐美学 音乐载体 感性对象 本体层面 音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人转:存在、本性与变异
8
作者 王红箫 《艺术广角》 2011年第5期22-24,共3页
二人转是东北大地上的一种民间演艺存在,也是一种荡涤了条条框框的自然存在,更是一种被吴祖光先生称作“一网打尽的艺术”的丰富存在。面对二人转,我们不能用单一的定义束缚它,我们要利用分析的哲学方法,给这个概念以多种语义,并... 二人转是东北大地上的一种民间演艺存在,也是一种荡涤了条条框框的自然存在,更是一种被吴祖光先生称作“一网打尽的艺术”的丰富存在。面对二人转,我们不能用单一的定义束缚它,我们要利用分析的哲学方法,给这个概念以多种语义,并在这多种语义中寻找它的本性与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变异 本性 自然存在 哲学方法 吴祖光 语义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同一思想
9
作者 惠吉峰 王雅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63-66,共4页
试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同一思想惠吉峰,王雅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历史领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区别于以前旧历史观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特色受到了忽视,在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众多著述中,人与自然... 试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同一思想惠吉峰,王雅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历史领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区别于以前旧历史观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特色受到了忽视,在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众多著述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本文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思想 人与自然 自然存在 社会历史领域 对象性 异化劳动 《手稿》 物质生活资料 吉峰 私有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意识的生态建构:文学的乌托邦工程——生态批评对环境想象的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志红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环境责任 文学想象 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民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6,共6页
徐民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 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存在 资本主义 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生产劳动 物质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愿性标准与WTO《TBT协定》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志维 吴艳 《WTO经济导刊》 2012年第4期90-92,共3页
近期,苏泊尔炊具被指钢锅锰含量高出国标近4倍,苏泊尔公司回应称,其产品不符合1988年标准(强制性),但符合1992年标准(推荐性)。而在此前,强生沐浴露被检出含微量二烷时,强生回应二烷在一些原材料中自然存在、无法避免,其含量符合国... 近期,苏泊尔炊具被指钢锅锰含量高出国标近4倍,苏泊尔公司回应称,其产品不符合1988年标准(强制性),但符合1992年标准(推荐性)。而在此前,强生沐浴露被检出含微量二烷时,强生回应二烷在一些原材料中自然存在、无法避免,其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霸王洗发水被曝含致癌物时,霸王公司回应说其产品均严格按照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规范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出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性标准 《TBT协定》 WTO 苏泊尔公司 产品质量 自然存在 国家标准 现行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修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2-2523,共2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由自然环境子系统和人类社会子系统共同组成,人地关系协调与否必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概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组成与特性,提出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以及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因子,初步建立了稳定的人地关系系统模型。
关键词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系统模型 自然存在 协调 公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骆一禾诗歌主题论
14
作者 胡书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据西川回忆说,海子生前在同他谈到骆一禾的诗歌时,曾说骆一禾的诗“是从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因此带有本质的单一性”。那么,骆一禾的那首“唯一的诗”的根本内质,或者说他的那株“青草”,那棵诗歌大树的原浆,到底是什么呢?... 据西川回忆说,海子生前在同他谈到骆一禾的诗歌时,曾说骆一禾的诗“是从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因此带有本质的单一性”。那么,骆一禾的那首“唯一的诗”的根本内质,或者说他的那株“青草”,那棵诗歌大树的原浆,到底是什么呢?也正如海子当时所认为的,那实为一种独特的“爱的根性”,实为爱本身。可以说,由对爱和美的体验的铭心刻骨而来的生命之爱,和对任何威胁到这爱的本真绽放的自然或人文事物的批判意识,由对人的生命存在可能与其他的自然存在一样只是一缕过眼烟云而来的无限恐惧和忧虑,以及又恰由这一心理险境而萌生的向着永生新生命的宗教诉求意识和心灵祈祷,共同构成了这棵“带有本质的单一性”的“大树”所有的内涵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主题 青草 生长 生命存在 批判意识 自然存在 宗教诉求 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思想
15
作者 韩安贵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8-112,共5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规定,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综合,其中自然本质是社会主体的基础本质,实践本质是核心本质,社会本质是最高本质。三者之间既层层决定,又三位一体。马克思不是在抽象的社会关系中考察人,也不是...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规定,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综合,其中自然本质是社会主体的基础本质,实践本质是核心本质,社会本质是最高本质。三者之间既层层决定,又三位一体。马克思不是在抽象的社会关系中考察人,也不是用对物的关系的考察来代替对人的关系的考察,而是时时处处通过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物与物的关系透视人与人的关系,这是马克思超越前人的地方,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要旨和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体 主体本质 费尔巴哈 人的本质 人的社会本质 人的自然本质 实践能力 人的实践本质 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视“富学生”的心理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春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7,共1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到学校中来,也就自然形成了“穷学生”群体和“富学生”群体。目前,“穷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已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富学生”群体这一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到学校中来,也就自然形成了“穷学生”群体和“富学生”群体。目前,“穷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已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富学生”群体这一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心理问题 正视 贫富差距现象 社会现象 市场经济 自然存在 群体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与涡漩——读刘恒的小说《白涡》 被引量:2
17
作者 德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34,共3页
读《白涡》,我被它那充溢的生活情趣和细微的体察观照所吸引,不由得不思索小说中呈现的世界和我所存在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我脑海中渗融错杂因而又形成一个世界,我尝试将它记录下来。 在我所得到的这一新的世界中,白色和涡漩具有特为... 读《白涡》,我被它那充溢的生活情趣和细微的体察观照所吸引,不由得不思索小说中呈现的世界和我所存在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我脑海中渗融错杂因而又形成一个世界,我尝试将它记录下来。 在我所得到的这一新的世界中,白色和涡漩具有特为明显的标志,或者说是意象,而这一新的世界倒确实是由白色和涡漩引发的。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漩 小说世界 刘恒 人的自然存在 文人 意象 现实世界 生活情趣 人生之路 现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性与德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楚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2-57,37,共7页
【正】 人性问题在伦理学说中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不仅以往在伦理学说中曾有过极大的论争,就是当今伦理学界也存在不少意见分歧.然而,伦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社会道德的学问,而道德上的善与恶,又总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关联,它或直接... 【正】 人性问题在伦理学说中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不仅以往在伦理学说中曾有过极大的论争,就是当今伦理学界也存在不少意见分歧.然而,伦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社会道德的学问,而道德上的善与恶,又总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关联,它或直接表现为主体行为的现实的社会价值,或表现为经过主体的总结概括而形成社会对主体行为的要求或义务,或又表现为通过主体的活动,主体的选择及创造而升华了的具有普遍现实或自觉形态的社会价值.因此,对人性问题的科学说明,以及对人性与德性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也仍然是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和迫切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善 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主体行为 自然存在 德性 正确认识 社会性 道德生活 人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绿园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6期90-93,共4页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赵绿园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嘉莉·查普曼·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在她那个时代,吉尔曼是...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赵绿园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嘉莉·查普曼·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在她那个时代,吉尔曼是美国妇女运动中站在前列、叱咤风云的知识分子,她经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观 思想渊源 女性角色 自然存在 女权主义者 知识分子 经济价值 女主人公 短篇小说 精神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本体论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纲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7-44,共8页
【正】 哲学史上关于本体论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而言,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目的在探求存在的最普遍、最高的本质.所谓最普遍、最高的本质也有种种不同说法.但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第一,存在的本原问题,即世界从何产生形成,或什么是... 【正】 哲学史上关于本体论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而言,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目的在探求存在的最普遍、最高的本质.所谓最普遍、最高的本质也有种种不同说法.但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第一,存在的本原问题,即世界从何产生形成,或什么是始初的,第一性的东西问题,第二,相对无限众多的现象,存在的最一般的根据、实质问题.唯心主义哲学曾对本体作了种种神秘的解释,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取消本体论问题.因为哲学作为世界观不能不回答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本体论 本体问题 物质生产实践 认识论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 自然 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