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土壤中砷的自然存在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
翁焕新
张霄宇
邹乐君
张兴茂
刘广深
|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79
|
|
2
|
要区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0 |
|
3
|
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以环境法的理念转换为视角 |
张锋
王功伟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2
|
|
4
|
存在论领域的革命变革 |
陈立新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4 |
0 |
|
5
|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理论的思考——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
曾小林
黄诚
唐辉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12 |
0 |
|
6
|
天人心音论 音乐存在方式观 |
李曙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6 |
3
|
|
7
|
本体·载体·显现体——音乐存在方式的三个层面 |
邢维凯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6 |
12
|
|
8
|
二人转:存在、本性与变异 |
王红箫
|
《艺术广角》
|
2011 |
0 |
|
9
|
试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同一思想 |
惠吉峰
王雅丽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4 |
0 |
|
10
|
地方意识的生态建构:文学的乌托邦工程——生态批评对环境想象的探讨 |
胡志红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12
|
|
11
|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
徐民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12
|
我国自愿性标准与WTO《TBT协定》的关系 |
杨志维
吴艳
|
《WTO经济导刊》
|
2012 |
5
|
|
13
|
基于系统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构建 |
付修勇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4
|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骆一禾诗歌主题论 |
胡书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试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思想 |
韩安贵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正视“富学生”的心理问题 |
路春梅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白色与涡漩——读刘恒的小说《白涡》 |
德万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8
|
论人性与德性 |
陈楚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8 |
2
|
|
19
|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 |
赵绿园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5 |
2
|
|
20
|
实践本体论 |
刘纲纪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8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