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作用与人类环境 被引量:3
1
作者 浦庆余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例和数据论证了人类活动也是当代的重要地质作用。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对地球表面物质的搬运和堆积作用的强度已经超过自然的作用;人类正在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人类活动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使旧的物种绝灭,并产生新...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例和数据论证了人类活动也是当代的重要地质作用。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对地球表面物质的搬运和堆积作用的强度已经超过自然的作用;人类正在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人类活动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使旧的物种绝灭,并产生新的物种;人类活动改变了水和大气物质循环的途径和物质成分;人类活动还促进或减弱物理地质作用,增加或减轻自然灾害。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作用 人类活动 地球化学过程 人类环境 自然地质灾害 数据论证 地区气温 地球表面 墨西哥湾暖流 地下水下降漏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度时变性的Herschel-Bulkley流体劈裂注浆扩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海明 卢昊正 +3 位作者 南敢 王忠伟 梁瑞 丁文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21,共9页
注浆技术作为实际工程中加固和防渗的主要手段,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注浆扩散模型未考虑浆液黏度的时变性,而浆液黏度在注浆过程中会随着注浆时间而变化,导致得出的浆体液扩散半径理... 注浆技术作为实际工程中加固和防渗的主要手段,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注浆扩散模型未考虑浆液黏度的时变性,而浆液黏度在注浆过程中会随着注浆时间而变化,导致得出的浆体液扩散半径理论值与实际不符,影响了注浆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本文基于黏度时变性的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从浆液时变性本构方程与均匀流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的劈裂注浆扩散半径公式,分析了浆液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和裂隙高度的提高,有利于浆液的扩散;而注浆时间、时变系数、流变指数、初始稠度系数的提高,不利于浆液的扩散。结合工程实测值,与不同流变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以验证公式。研究成果对指导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注浆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质灾害 劈裂注浆 浆液扩散半径 黏度时变性 Herschel-Bulkley模型 流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