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储藏过程中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活力及其营养含量动态 被引量:6
1
作者 秦源源 张桓溥 +3 位作者 罗富成 李博伦 张红映 李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5期139-141,共3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牧草兼地被植物,但其种子活力低,休眠程度深。以新收获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对照(CK)、自然储藏1~12个月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水平及其营养物质...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牧草兼地被植物,但其种子活力低,休眠程度深。以新收获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对照(CK)、自然储藏1~12个月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水平及其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自然储藏7个月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休眠已基本解除。此时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为58.33%和0.019,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5.15倍和7.88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含水量、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粗纤维含量、钙含量、磷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种子活力与其营养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自然储藏 休眠释放 活力水平 营养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年限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活力及其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秦源源 张桓溥 +3 位作者 罗富成 李博伦 罗班乾 郭德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0-484,共5页
【目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牧草兼地被植物,但其种子活力低,休眠程度深。为探明储藏年限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活力及其营养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新收获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对照(... 【目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牧草兼地被植物,但其种子活力低,休眠程度深。为探明储藏年限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活力及其营养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新收获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对照(CK)、自然储藏1、2、3、4年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发芽率、活力及其营养物质含量。【结果】储藏1年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粗灰分持续下降;粗脂肪先上升后下降;含水量、钙、磷含量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结论】建议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栽培利用上,选择储藏1~2年的种子作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储藏 发芽率 活力水平 营养物质含量 休眠释放 自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分析稻谷保质储藏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家琦 杨开敏 +3 位作者 余海 王远成 杨泰 李加斌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81-189,共9页
基于稻谷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结合稻谷黄变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全年自然储藏与分阶段自然储藏工况下,浅圆仓内部稻谷温度和水分分布的演化规律以及稻谷黄变规律。在温湿度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黄变... 基于稻谷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结合稻谷黄变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全年自然储藏与分阶段自然储藏工况下,浅圆仓内部稻谷温度和水分分布的演化规律以及稻谷黄变规律。在温湿度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黄变对稻谷大跨度周期储藏的保质研究,结果表明:储藏365 d结束时,有通风条件的分阶段自然储藏的平均温度比全年自然储藏低约18℃,平均水分低约0.5%,平均黄度值低约0.8;低温空气通入高温粮仓既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降低粮食水分,缓解稻谷黄变的进程,分阶段自然储藏更有利于稻谷的长期保质储藏;仓壁附近的稻谷极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可在仓壁外侧刷涂层,降低太阳辐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储藏 通风 温度 水分 黄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储稻谷热湿耦合传递及黄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远成 余海 +1 位作者 杨开敏 王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7-307,共11页
为了研究稻谷在整个储藏周期的温度、含水率分布规律以及黄变情况,该研究以南昌地区混凝土结构浅圆仓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和局部热平衡原理,建立了仓储稻谷储藏过程中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稻... 为了研究稻谷在整个储藏周期的温度、含水率分布规律以及黄变情况,该研究以南昌地区混凝土结构浅圆仓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和局部热平衡原理,建立了仓储稻谷储藏过程中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稻谷黄变数学模型,采用数值预测的方法模拟分析了全年自然(密闭)储藏和全年自然(密闭)储藏加机械通风时仓储稻谷内部温度和含水率的分布规律以及稻谷黄变规律。研究发现,当稻谷全年自然(密闭)储藏时,由于谷物呼吸放热,粮堆内部大部分区域温度都非常高,超过了35.0℃,并且这部分区域的稻谷极易黄变;自然(密闭)储藏期间,在自然对流的微气流作用下,粮堆内部水分向粮面迁移,导致粮面附近的含水率升高。在自然(密闭)储藏期间进行机械通风时,粮堆内部温度下降,且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粮堆高温区在南墙壁附近和靠近南侧的粮面附近,这部分区域的稻谷黄变也较严重;通风后的自然(密闭)储藏期间,在自然对流的微气流作用下,粮堆内部水分向仓底附近迁移,仓底附近的稻谷含水率较高。研究结果为粮食仓储企业安全储粮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自然储藏 机械通风 热湿耦合传递 黄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