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系统客流分布的分形与分维分析——以“十一”黄金周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姜向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文章运用分形和分维的方法对九寨沟景区(点)"十一"黄金周的客流分布进行分析,对系统分形结构的分形度量进行了计算,发现了九寨沟景区系统客流分布的双分形特征,挖掘出其等级结构演变规律。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管理部... 文章运用分形和分维的方法对九寨沟景区(点)"十一"黄金周的客流分布进行分析,对系统分形结构的分形度量进行了计算,发现了九寨沟景区系统客流分布的双分形特征,挖掘出其等级结构演变规律。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管理部门一方面应采取时空分流技术,科学调度和调节各景点之间的客流量,使更多景点发挥"中心性"作用;另一方面在以能够提升景区系统的整体性为前提条件下,适时成功开发一些新景点,推出一些新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与分维分析 自然保护系统 九寨沟保护 客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5省(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和类型结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广超 陈建伟 崔国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5省(区)已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级别特征的论述及其类型结构的分析表明,此西北5省(区)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数量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各省区分布不均衡;保护区的类型比较齐全,国...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5省(区)已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级别特征的论述及其类型结构的分析表明,此西北5省(区)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数量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各省区分布不均衡;保护区的类型比较齐全,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内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自然保护区的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化;据此,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的网络化建设,扩建已有的保护区,将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5省(区)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 分布特征 类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
3
作者 马国强 吴明伟 李秋洁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
对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独有特征,分析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思路,在科学合理、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空间区划法、... 对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独有特征,分析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思路,在科学合理、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空间区划法、主体功能区划法、相关利益群体多元参与法等区划方法,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划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 空间区划法 主体功能区划法 相关利益群体多元参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徐吉洪 卢颖钰 邓喜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1,48,共7页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021年,区域整体和8县(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水平地域差距明显。整个区域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度失调状态进入勉强协调状态,协同发展从低水平阶段进入了磨合阶段。香格里拉市进入较高水平阶段,玉龙县和兰坪县进入磨合阶段,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维西县和德钦县等5县(市)仍处于颉颃阶段。自然保护地体系综合评价指数显著高于经济、社会体系综合评价指数,但水平都很低。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深入探索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 协同发展 综合评价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养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0期46-47,共2页
该文简述了梅列区物种资源现状,分析了近年来物种丧失的原因及后果,提出了以建立自然保护系统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关键词 物种资源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县物种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庆铨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本文简述了尤溪县的物种资源状况,分析了近年来物种丧失的原因及后果,提出以建立自然保护系统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关键词 物种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与选择
7
作者 刘永懋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2期1-3,共3页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已在全球响起警钟 人为因素所造成生态的严重危机,正向人类提出了报复性的尖锐挑战,并将不断演化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中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性的七大生态环境问...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已在全球响起警钟 人为因素所造成生态的严重危机,正向人类提出了报复性的尖锐挑战,并将不断演化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中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性的七大生态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压力巨大。世界总人口:1930年为20亿,1960年为30亿,1987年已达50亿,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80亿大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 自然保护系统 持续生存 热带森林 保护自然 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 人类生存与发展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李睿 章笕 章珠娥 《竹子研究汇刊》 2003年第4期7-12,17,共7页
中国有竹类植物 39个属 50 9种 ,属数和种数分别占世界总数的 36%和 39%。中国的竹林面积约 50 0万 hm2 ,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 4% ,占全球竹林面积的 2 5%。竹类植物具有作为建筑材料、工艺品原料、造纸原料、竹炭原料、竹笋食品及制... 中国有竹类植物 39个属 50 9种 ,属数和种数分别占世界总数的 36%和 39%。中国的竹林面积约 50 0万 hm2 ,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 4% ,占全球竹林面积的 2 5%。竹类植物具有作为建筑材料、工艺品原料、造纸原料、竹炭原料、竹笋食品及制药原料等直接使用价值 ,并具有作为园林观赏对象的间接使用价值 ,还具有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及维护竹林野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中国已经在竹类植物迁地保护——建立竹类专题植物园和竹类植物就地保护——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今后应该重点加紧对濒危、渐危竹类植物的识别并研究其致危机制 ,加强低温种子保存、超干燥种子保存及组织培养等技术在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竹类植物 生物多样性 竹林面积 使用价值 园林观赏 生态功能 迁地保护 植物园 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 种子保存 低温 超干燥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斑鱼在我国科技兴海中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3
9
作者 邹记兴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石斑鱼 海水养殖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产业化发展 养殖技术示范基地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名优品种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保持绿化的建议 被引量:8
10
作者 山寺喜成 李晓华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9年第2期34-35,共2页
水土保持的目的是将诱发灾害的土砂运动控制在没有大的改变的自然流动的程度,保护和修复安全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离不开关于构成生态系统要素的植物的应用。但在现实中,植被的引入,很少被人关注,为此发生了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的目的是将诱发灾害的土砂运动控制在没有大的改变的自然流动的程度,保护和修复安全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离不开关于构成生态系统要素的植物的应用。但在现实中,植被的引入,很少被人关注,为此发生了水土保持工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融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植物群落 种子植物 早期成林绿化 先驱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 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4年第5期14-19,共6页
林业是一项国家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力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改革已经取得三项重大成果。一是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为标志,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关键词 林业局局长 林业改革 林业建设 生态林业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树丛 民生 林业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地理数据模型在NRIMS开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何长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3期4-6,共3页
论述关系型数据库存的层次结构和对偶结构,认为在传统的GIS系统中,空间及属性数据的管理应用模式在大规模、多层次的项目数据管理中的采集、管理、应用等脱节,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困难。为此,在开发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时,建立了基于关... 论述关系型数据库存的层次结构和对偶结构,认为在传统的GIS系统中,空间及属性数据的管理应用模式在大规模、多层次的项目数据管理中的采集、管理、应用等脱节,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困难。为此,在开发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时,建立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地理数据模型。并对其构成、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逻辑组织、一体化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数据库 GIS 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 地理数据 属性数据 数据联接 NR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