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保护红线背景下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炳钦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22期10-12,共3页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与投入程度,各地纷纷开展相应的自然保护工作,其中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工作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自然保护地生态管理工作的现状与不足,针对生态保护红线下自然生态保护...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与投入程度,各地纷纷开展相应的自然保护工作,其中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工作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自然保护地生态管理工作的现状与不足,针对生态保护红线下自然生态保护地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行讨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探讨
2
作者 巩永芳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8-61,64,共5页
协调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和发展现状加以分析,从客观层面总结了自然保护地在空间布局、管理水平、矛盾冲突、... 协调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和发展现状加以分析,从客观层面总结了自然保护地在空间布局、管理水平、矛盾冲突、规划体系、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确资源分布、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确权、解决矛盾冲突,落实顶层设计、推进规划引领,完善制度建设、提供政策保障等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对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体系建设 生态保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甘肃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子渝 《甘肃林业》 2024年第2期29-30,共2页
自然保护地是由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依据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 自然保护地是由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依据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三类,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生态系统 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建设 自然保护 核心载体 原真性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西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建华 《山西林业》 2024年第5期12-13,共2页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了山西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已有成效,结合存在问题与不足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自然保护地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态保护红线下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川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关知识以及理论,该文着重对当前国内自然保护地的实际管理现状及问题展开了分析,从多个方面给出了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理论框架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系建构策略,有利于自然生态环保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 构建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构建问题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尧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8期124-125,共2页
随着生态环境与气候的不断恶化,部分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状况日益严峻。为此,我国各地都开展了一定的自然保护工作,但由于保护地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整体仍较为脆弱。本文立足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 随着生态环境与气候的不断恶化,部分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状况日益严峻。为此,我国各地都开展了一定的自然保护工作,但由于保护地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整体仍较为脆弱。本文立足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现状与问题,从明确保护地功能定位、建立多维一体监管系统和严格执法监督等方面,提出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构建策略,以期有效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红线 自然保护地 管理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焕锦 《南方农业》 2020年第6期154-155,共2页
森林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属于该类型自然保护区。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对森林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森林型自然保护 保护价值 评价 管理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平县绿美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海燕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139-142,共4页
广东省连平县在全面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背景下,在绿美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整合优化未全面落地、部分森林质量不高、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社区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提出全面推进整合优化... 广东省连平县在全面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背景下,在绿美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整合优化未全面落地、部分森林质量不高、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社区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提出全面推进整合优化、实施自然保护地内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科学构建生态廊道体系、提升保护地管理水平、建设示范性自然保护地、积极探索社区共建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建设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广东省连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情况、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王海芳 宋雷 +3 位作者 陈强 陈臻 李书献 沈丽莉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94-98,共5页
为了摸清湖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情况,厘清其存在的问题,在湖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基础上,对湖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现实矛盾冲突尖锐... 为了摸清湖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情况,厘清其存在的问题,在湖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基础上,对湖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现实矛盾冲突尖锐、重要自然资源系统保护强度不够、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统筹推进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的整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细化管控要求、健全法规制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完善投入补偿机制,加强科技支撑、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等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湖北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建设情况 问题 对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建设效果与经验思考
10
作者 乌力吉 李国海 +3 位作者 桂满全 巴图 田卫东 胡日查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1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 达赉湖 管理体系 物种多样性 建设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 蒙古高原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11
作者 本刊评论员 《甘肃林业》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然而,由...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同样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建设 核心载体 党的十九大 重大举措 自然环境 首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洋 阿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117-122,共6页
目前云南省已建立了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了云南省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景观、重要物种及珍稀动植物,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进程。但也存... 目前云南省已建立了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了云南省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景观、重要物种及珍稀动植物,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进程。但也存在自然保护地分散管理,保护地新增进度与管护力度不同步,空间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地存在保护空缺,自然保护地内人地矛盾等问题。分析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并从建立高效管理体制,协调人地矛盾,做好资源清查统计,优化整合功能分区,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讨论了风景名胜区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分类、保护与开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自然保护地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晓梅 戴维 +3 位作者 陈思羽 王聪慧 张超凡 李伟东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38-40,共3页
本文对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体系、保护目标等涉及自然保护地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者制定保护管理规划与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江西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易桂秀 邓兆芳 胡而思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2,共6页
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域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分布广泛。通过梳理江西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为目标、以空间优化为重点、以生态管控为手段的自然保护地体... 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域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分布广泛。通过梳理江西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为目标、以空间优化为重点、以生态管控为手段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技术路径,以及“四园七区多点五廊”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构想,并对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分区及目标管理等关键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当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体系 建设 路径 策略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超 吴会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66-70,76,共6页
介绍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面积、数量、级别、类型等基本情况。对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着的政策法规和保护管理目标不一,多头管理和空间交叉重叠,孤岛化和碎片化严重,产权不清晰,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建自然保护... 介绍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面积、数量、级别、类型等基本情况。对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着的政策法规和保护管理目标不一,多头管理和空间交叉重叠,孤岛化和碎片化严重,产权不清晰,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建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重组现有自然保护地,新建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等建设方案,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和规划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规范管理体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建设原则 空间布局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探析——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令狐克鸿 母永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9期152-155,共4页
自然保护地作为管理严格的特殊生态环境区域,其自身运行与发展影响着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平衡,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通过对贵阳市自然保护地基本现状及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应坚持... 自然保护地作为管理严格的特殊生态环境区域,其自身运行与发展影响着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平衡,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通过对贵阳市自然保护地基本现状及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应保尽保、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多规合一、协调发展等原则以及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归并重组相邻相连自然保护地、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区划定、补划生态保护空缺区的措施。本文对贵阳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布局提出初步建议,并对其发展进行探讨,旨在建立高质量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自然保护地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现状 整合优化 建设布局 贵州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娜 《南方农业》 2020年第9期169-169,171,共2页
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基于此,对河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汇总,就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存... 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基于此,对河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汇总,就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为更好地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体系建设 成果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伟 《国土绿化》 2019年第11期46-48,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是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是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也是我们当前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必须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走过了7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超过十类的自然保护地,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1.18万处,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社会主要矛盾 国土面积 十九大报告 建设思考 逻辑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字如建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2期56-58,共3页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历史上,我国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制度发挥出了非常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时期,保护了我国绝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在自然保护地...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历史上,我国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制度发挥出了非常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时期,保护了我国绝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上,主要按照资源要素建立起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属于不同的环境资源管理部门,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自然保护地体系问题频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此,本文将根据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展开详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相应的资料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体制 自然保护地 体系重构 建设背景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金发 张宓 +3 位作者 郑进烜 华朝朗 徐吉洪 郑静楠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69-75,共7页
云南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已涵盖除海洋和荒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构筑了牢... 云南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已涵盖除海洋和荒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构筑了牢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目前尚存在资源本底不清,保护地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区域存在空缺,自然资源产权复杂,总体规划滞后,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文中从政策、管理、资金、人才与技术、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发展措施,助推云南省统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生态系统 国家公园 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多样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