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S模式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红霞 王兵 +2 位作者 李保玉 牛香 刘祖英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脱离传统的纸质数据与地图,在具备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囊括的数据查询、修改等操作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保护区资源数据、机构信息与办公信息的同步数据共享,以资源数据多维度批量处理分析、机构信息多媒体形式展现、办... 脱离传统的纸质数据与地图,在具备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囊括的数据查询、修改等操作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保护区资源数据、机构信息与办公信息的同步数据共享,以资源数据多维度批量处理分析、机构信息多媒体形式展现、办公信息人性化处理为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用于保护区管理局内部使用的基于B/S模式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管理部门的分析决策效率,增强数据文件的安全性,促使数据得到规范的管理,在改善办公条件水平的同时,实现实时动态整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模式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小五台山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慧 王兵 牛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与开发保护区的信息资源,基于GIS技术研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并以小五台山为例开展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采用3层结构体系,构建4个保护区数据库,设计8大功能模块和6... 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与开发保护区的信息资源,基于GIS技术研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并以小五台山为例开展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采用3层结构体系,构建4个保护区数据库,设计8大功能模块和6项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保护区的管理需求。该系统可实现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综合集成,促进业务部门协同和数据成果共享,形成对保护区信息资源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直观展示相结合的新型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GIS 数据融合 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剑 吴保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对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区门户网站和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两部分的功能模块,并且在GIS软件的基础上采用三层模式实现整个系统构架。
关键词 GIS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系统 三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佟佳琦 郭立新 +2 位作者 高春霞 陈锦辉 王学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69,共6页
为保护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洄游通道,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栖息环境,基于2013~2016年的采样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和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流程,采用VisualC#开发环境、ESRIArcEngine开发组件、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研... 为保护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洄游通道,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栖息环境,基于2013~2016年的采样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和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流程,采用VisualC#开发环境、ESRIArcEngine开发组件、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研发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以电子海图的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为基础,实现在线登录、实时调取、更新数据库、输出保护区内生物种群数量及地理空间分布等的可视化信息、统计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绘制相关统计图等功能。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够统计、分析、查询和显示生物种群数量及其地理空间分布信息,提高保护区管理和规划工作的效率,并为长江口中华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Acipen sersinensis)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构想与主要模块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秦琼英 赵苡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1期180-180,204,共2页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Web 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保护生物的多样化和保护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决策手段,完善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能够为自然保护...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Web 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保护生物的多样化和保护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决策手段,完善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想与主要模块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WEBGIS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维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347-348,共2页
针对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及管护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在日常巡护管理中引入红外相机、PDA巡护监测等新技术,搭建基于三维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自然保护区... 针对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及管护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在日常巡护管理中引入红外相机、PDA巡护监测等新技术,搭建基于三维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保护区 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林业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桂娟 张根涛 李嘉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17-20,共4页
当前大部分林业自然保护区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林业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下林业自然保护区3种常用的管理模式现状,得出每种模式的特征。再探讨信... 当前大部分林业自然保护区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林业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下林业自然保护区3种常用的管理模式现状,得出每种模式的特征。再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林业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中的作用,包括降低管理工作难度、实现管理工作监督2个方面。最后,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基础数据层、功能管理层、智慧管理展示层相结合的三层智慧管理平台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信息化管理队伍服务机制及管理人员责任落实机制,以期通过这4项机制为林业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实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林业自然保护区 智慧管理 管理机制构建 智慧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寇卫利 岳彩荣 +1 位作者 袁华 罗哲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80-83,共4页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对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将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为14个模块:用户管理、职工管理、多媒体管理、文档管理、执法管理、补偿管理、地图操作、数据查询、...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对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将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为14个模块:用户管理、职工管理、多媒体管理、文档管理、执法管理、补偿管理、地图操作、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地图输出、宣传教育、数据备份.对每一模块的设计目的及功能作了说明,并重点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宗雪 翟洪波 +1 位作者 王宏伟 郑姚闽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154,共6页
针对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该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体系,重点满足保护区数据管理、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和防火防疫等功能的需求。综合运用功能组件化管理、... 针对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该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体系,重点满足保护区数据管理、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和防火防疫等功能的需求。综合运用功能组件化管理、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整合集成(ETL)、基于CA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 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7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最能有效管理的科学理论依据与方法——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RMIS)理论,阐述建立NPMIS在自然保护管理圈中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结合管理知识,计算机技... 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最能有效管理的科学理论依据与方法——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RMIS)理论,阐述建立NPMIS在自然保护管理圈中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结合管理知识,计算机技术提出和探讨了NRMIS的总体框架。为了实现最优管理和自然保护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研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志方 朱美霖 +1 位作者 王军亮 路纪琪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4,共5页
针对生物多样性数据资源庞大、整理工作繁琐、资源共享程度低、交流困难等状况,以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整合现有的物种多样性信息,通过数据库构建和网站开发,建立了基于Web的物种多样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物种... 针对生物多样性数据资源庞大、整理工作繁琐、资源共享程度低、交流困难等状况,以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整合现有的物种多样性信息,通过数据库构建和网站开发,建立了基于Web的物种多样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物种数据检索、展示、交流、资源共享等功能.填补了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管理的空白,为保护区管护水平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其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和样本,从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生物多样性 太行山 自然保护区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系统架构发展展望——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系统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畅 郝艳妮 +3 位作者 彭升辉 牛志昂 谢勇 赵世振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0,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迅猛发展,科研管理正逐步从传统模式转向数据驱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范式。这一变革使得传统信息系统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海量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文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迅猛发展,科研管理正逐步从传统模式转向数据驱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范式。这一变革使得传统信息系统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海量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文中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信息系统架构为例,探讨其发展演进方向。面对新时期科学基金改革的推进,自然科学基金委现有信息系统在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智能化服务水平提升以及系统开发与管理效能优化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介绍了两种传统信息系统架构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应用现状,接着,分别从业务量和业务系统数量增长、信创替代、智能服务和数据管理4个方面对现有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数据管理和微服务两个维度给出了对信息系统架构后续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信息系统架构 数据中台 数据管理 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雪 刘丙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324-326,328,共4页
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保护区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信息与数据的管理、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管理、预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保护区生境评价与动态监测、保护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保护区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信息与数据的管理、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管理、预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保护区生境评价与动态监测、保护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指出达赉湖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地理信息系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昆 明庆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6,50,共4页
主要讨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遥感、GPS、工作站GIS、桌面GIS、WebGIS、移动GIS、3维GIS、组件GIS、空间数据库及虚拟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体系。GIS技术可以在自... 主要讨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遥感、GPS、工作站GIS、桌面GIS、WebGIS、移动GIS、3维GIS、组件GIS、空间数据库及虚拟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体系。GIS技术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科学决策管理中发挥出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虚拟GIS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将可以创建虚拟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自然保护区管理 应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 View平台下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洪亮 张军 倪绍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ArcView是美国ESRI公司研制的基于窗口的集成GIS系统 ,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为GIS应用提供了一个有伸缩性的软件平台和二次开发环境。Avenue正是基于这一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具有多种用途。文章介绍了基于ArcView平台的西双版纳... ArcView是美国ESRI公司研制的基于窗口的集成GIS系统 ,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为GIS应用提供了一个有伸缩性的软件平台和二次开发环境。Avenue正是基于这一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具有多种用途。文章介绍了基于ArcView平台的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 (NRSDIS)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 ;探讨了系统界面设计和系统功能开发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在ArcView环境下建立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希望其在自然保护区现代化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ViewGIS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 可持续发展 西双版纳纳 自然保护区 软件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岚 袁道凌 刘胜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4,33,共3页
以湖北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为核心 ,把有关信息和数据储存在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 ,实现对这些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更新、传输、保密、检索、统计、评价、预测、模拟和决策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 ,将会大大节省环境管理... 以湖北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为核心 ,把有关信息和数据储存在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 ,实现对这些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更新、传输、保密、检索、统计、评价、预测、模拟和决策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 ,将会大大节省环境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能够快速、高效的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信息系统 数据库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会敏 《林业科技情报》 2018年第4期37-39,共3页
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在林业管理上存在不足,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突出其在管理上的优势。本文着重论述GIS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探讨"3S"一体化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及监测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地理信息系统(GIS) 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 GIS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18
作者 吴天星 曹旭东 +5 位作者 毕胜 陈亚 蔡平强 沙航宇 漆桂林 王昊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3-1667,共15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病)的管理和治疗变得日益重要.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它们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健康管理,其核心在于制定和执行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病)的管理和治疗变得日益重要.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它们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健康管理,其核心在于制定和执行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和用药管理等.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未关注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因此在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方面缺乏对中国特定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在处理数字信息方面的能力有限.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其中,通过整合慢病基础知识、健康管理指导原则以及实际的健康管理计划作为领域数据,训练蜻蜓大模型作为系统的核心,用于健康相关问题的有效回答.此外,系统引入了工具增强策略,通过调用工具增强蜻蜓大模型对健康数据中数字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系统采用了基于不确定性知识图谱的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进一步提升蜻蜓大模型在答复慢病管理相关问题时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对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实验显示,蜻蜓大模型在健康管理对话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大语言模型,并验证了工具增强与检索增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大语言模型 健康管理 慢病 检索增强生成 蜻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芳 邝奕轩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2期50-53,共4页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革命的要求,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要求,是适应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推进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应采取...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革命的要求,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要求,是适应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推进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信息化建设 生态系统管理 保护与利用 生物多样性 信息经济 生态经济 资源共享 管理水平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炳仓 杨海江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4,共7页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基于遥感数据和相关测绘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核算方法,评估1980—2020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基于遥感数据和相关测绘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核算方法,评估1980—2020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预测其变化热点。结果表明:1)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约63.66万hm^(2),森林覆盖率为14.44%。40年来总体上森林面积呈增加趋势,共增加约1.13万hm^(2),增长率约1.81%。2)自然保护区森林拥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时间变化看,1980—2020年ESV由454.44亿元增长到606.28亿元,增长率达33.41%,呈显著增加趋势;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ESV贡献度看,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从具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看,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旅游文化服务>固碳>防风固沙>林产品生产。3)从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变化热点区域预测看,调节服务的价值极易受到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易减少的区域约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4.21%,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变化的热点区域总体上保持稳定。研究结果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保护管理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