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古气候变化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的记录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晔 袁林旺 +1 位作者 周春林 刘泽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37,共9页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 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涩中 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 ,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系的钻孔———达参 1井 ,利用...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 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涩中 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 ,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系的钻孔———达参 1井 ,利用该井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曲线 ,建立了盆地东部地区 2 .85MaBP以来的时间标尺 ,据此讨论了盆地东部地区 2 .85M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此外还与盆地西部大浪滩ZK336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盆地气候变化在大阶段上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的控制 ,但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 ,是古环境变迁的良好的信息载体 ;自然伽马曲线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古气候变化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周期及其在沉积层序划分中的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书平 王毅 +3 位作者 周子勇 杨伟利 张雨桐 冯桂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3-949,共7页
盆地的沉积充填能够反映出周期性地质过程和天文过程。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地层保存完整,有较完整的自然伽马(GR)曲线。利用环满加尔坳陷的13口钻井的自然伽马(GR)曲线,施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0.3 Ma、2 Ma和11 Ma的周期。0.3 Ma的峰值... 盆地的沉积充填能够反映出周期性地质过程和天文过程。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地层保存完整,有较完整的自然伽马(GR)曲线。利用环满加尔坳陷的13口钻井的自然伽马(GR)曲线,施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0.3 Ma、2 Ma和11 Ma的周期。0.3 Ma的峰值对应地球轨道偏心率的40万年周期性变化,2 Ma周期对应冰川型海平面变化周期,11 Ma周期对应太阳能量变化周期或星际云团相遇周期。这些周期补充和校准了先前得到的地质或天文周期,并能帮助理解古气候变化周期和高频层序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碳酸盐岩 寒武纪 波动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对砂砾岩地层的精细划分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贺林 申本科 陈景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27-129,132,共4页
本文以中国K油田一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为实例,充分利用各种测井曲线判别沉积和间断的测井曲线特征。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图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突变界面,深度分别为2760m和3180m。在2760m附近,铀含量从1~4ppm突变为5~10pp... 本文以中国K油田一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为实例,充分利用各种测井曲线判别沉积和间断的测井曲线特征。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图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突变界面,深度分别为2760m和3180m。在2760m附近,铀含量从1~4ppm突变为5~10ppm,钾含量从1.5%~2%突变为0.5%左右;在3180m附近,铀含量从5ppm左右突变为2ppm,钾含量从0.5%突变为1.5%~2.5%。结合其他常规测井曲线特征,完成了复杂的洪积-冲积-扇三角洲相的混合堆积砂砾岩地层的精细划分,为该油田的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砂砾岩 地层划分 测井曲线特征 突变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模型的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
4
作者 毛小平 朱启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6,共9页
在对烃源岩品质和生烃潜力进行评价时,总有机碳含量(TOC)是一个重要参数。一般采用岩心样品进行测试,试验过程耗时、岩心样品数量有限、成本高昂;而采用常规的利用测井曲线的TOC预测方法以线性拟合为主,方法自身的缺陷会导致试验结果产... 在对烃源岩品质和生烃潜力进行评价时,总有机碳含量(TOC)是一个重要参数。一般采用岩心样品进行测试,试验过程耗时、岩心样品数量有限、成本高昂;而采用常规的利用测井曲线的TOC预测方法以线性拟合为主,方法自身的缺陷会导致试验结果产生一定误差。为此,利用粒子群算法(PSO)改进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TOC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自然伽马单因素法预测误差最大,BP模型次之,PSO-BP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中PSO-BP模型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更准确地反映页岩气TOC与各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传统BP模型,PSO-BP模型在预测页岩气TOC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研究结果为松辽盆地页岩储层TOC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测井曲线 自然伽马 粒子群算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高自然伽马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小莉 冯乔 +1 位作者 孙佩 李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5-21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芯分析与测井特征研究表明,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高长石、高Th、局部高U、K含量变化不大的共同特征,Th、U含量特征与凝灰岩极为相似;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相对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值的测井曲线特...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芯分析与测井特征研究表明,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高长石、高Th、局部高U、K含量变化不大的共同特征,Th、U含量特征与凝灰岩极为相似;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相对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值的测井曲线特征,与凝灰岩测井曲线特征也极其相似;再者,从长6到长4+5油层组的各亚组,凝灰岩层逐渐不发育的同时,伴随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发育程度依次增强;上述3项特征预示着延长组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可能为同沉积期或较先期沉积的凝灰岩经搬运后作为砂岩组成部分再沉积形成的.四性关系研究表明:(1)依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声波时差-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可快速识别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2)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相对发育的次生孔隙,非均质性强,一般物性越好,声波时差-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幅度差越大;(3)计算自然电位-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的幅度差,反映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含油性,幅度差越大,表明其含油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砂岩 储层 凝灰岩 测井曲线 四性关系 重叠图幅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优选——以焦石坝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仁春 王燕 +2 位作者 程斯洁 刘帅 程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32,共8页
国内外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各种计算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及计算精度的优劣.因此,探讨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最终确定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区域性经验计算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 国内外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各种计算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及计算精度的优劣.因此,探讨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最终确定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区域性经验计算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利用改进的△lgR技术、体积密度法、自然伽马能谱法、多元拟合法、体积模型法等分别建立了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对模型进行对比优选,最终确立了体积密度法为区域性经验计算模型.实践证明:改进的△lgR技术和自然伽马能谱法计算精度相对较差;多元拟合法和体积密度法的计算成果均能满足精度要求,但体积密度法方法更为简单且适用范围更广.为进一步验证经验模型的普适性,应用该方法对焦石坝页岩气田重点井的总有机碳含量开展测井精细解释评价,并利用岩心实测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其有机碳含量测井解释符合率介于90.5%~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焦石坝气田 页岩储集层 有机碳含量 测井资料 体积密度 ΔlgR技术 自然伽马能谱 多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曲线组合法识别正南气藏气层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杰 王延章 +1 位作者 林承焰 毛振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气藏的气层识别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测井曲线,提高对目的层的正确判断。分析了正南气田的特点和测井系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不同的测井曲线进行组合应用的方法,如声波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组合、声波曲线与自然电位组合、... 在气藏的气层识别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测井曲线,提高对目的层的正确判断。分析了正南气田的特点和测井系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不同的测井曲线进行组合应用的方法,如声波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组合、声波曲线与自然电位组合、中子伽马与自然伽马组合、声波曲线与中子伽马曲线组合等。运用不同测井曲线的组合方法消除了因泥浆侵入、岩性变化大等因素产生的错误判断,重新认识了地层的流体性质。试油结果证实了曲线组合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组合 测井曲线 声波曲线 伽马曲线 组合方 气层识别 测井系列 组合应用 自然电位 自然伽马 泥浆侵入 错误判断 岩性变化 流体性质 目的层 可靠性 中子 气田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氧比能谱测井曲线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延杰 刘宪伟 张庆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碳氧比能谱测井曲线的质量不但取决于测井仪本身的性能及技术水平 ,还取决于井眼和地层中的元素丰度 ,以及测井环境、测速、采样间隔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 Kerford和 Georgi提出的时序分析方法 ,利用相干技术定量地评价实测碳氧比能... 碳氧比能谱测井曲线的质量不但取决于测井仪本身的性能及技术水平 ,还取决于井眼和地层中的元素丰度 ,以及测井环境、测速、采样间隔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 Kerford和 Georgi提出的时序分析方法 ,利用相干技术定量地评价实测碳氧比能谱测井各比值曲线的重复性、信噪比、垂直分辨率等指标。实际应用表明 ,单探测器碳氧比能谱测井中的碳氧比、硅钙比、孔隙率指示比、铁指示比、矿化度指示比等曲线的质量好 ,可用于实际解释 ,但岩性指示比曲线、钙硅比曲线的重复性非常差 ,不能用于实际解释 ;双探测器比单探测器记录的碳氧比、硅钙比、孔隙率指示比、矿化度指示比等曲线的质量好 ,其中远探测器比近探测器记录的碳氧比能谱测井各比值曲线的质量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比能谱测井曲线 质量评价 测井 元素 丰度 时序分析 孔隙率 激发伽马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声波测井曲线在砂岩型铀矿反演中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张伟 赵威 +5 位作者 王若雯 魏滨 朱圣伟 杨晓柳 宁媛丽 孟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3-315,共3页
砂岩型铀矿往往赋存于“泥—砂—泥”、“煤—砂—泥”等互层结构的砂体之中,且埋藏深度较浅,般在300~800 m之间,这就易造成其上覆砂泥岩受地层压实作用力小,导致相邻地层之间声波时差(AC)与密度差异值小,即波阻抗差异小;再加之受测井... 砂岩型铀矿往往赋存于“泥—砂—泥”、“煤—砂—泥”等互层结构的砂体之中,且埋藏深度较浅,般在300~800 m之间,这就易造成其上覆砂泥岩受地层压实作用力小,导致相邻地层之间声波时差(AC)与密度差异值小,即波阻抗差异小;再加之受测井资料品质及地下构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研究区地震资料使用声波密度曲线开展叠后波阻抗反演工作时往往只能对剖面上的大套砂体及含砾砂体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重构 砂岩型铀矿 声波时差曲线 自然伽马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气层测井识别和评价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永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7-54,共8页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天然气开发步入中后期,先后出现了一些低电阻率气层(以下简称低阻气层)井。这些低阻气层与水层的电性差异很小,由于缺乏足够的分析化验数据,并且对其成因机理的认识尚不清楚,因而给气层识别带来了困难、对储层...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天然气开发步入中后期,先后出现了一些低电阻率气层(以下简称低阻气层)井。这些低阻气层与水层的电性差异很小,由于缺乏足够的分析化验数据,并且对其成因机理的认识尚不清楚,因而给气层识别带来了困难、对储层产能评价和预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给东胜气田后期天然气高效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总结该区低阻气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从分析成因机理入手,开展了低阻气层常规测井识别方法研究,提出了测井曲线重叠法和四孔隙度差值/比值法等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低阻气层成因除了受到泥质分布形式、黏土矿物阳离子附加导电性以及钻井液侵入因素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有下述两种影响类型;②一种是由于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及高可动水饱和度引起的低阻气层;③另一种则是由于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高束缚水(毛细管水)饱和度,束缚水中主要是毛细管水,毛细管水又形成了较好的导电网络,造成储层呈现低电阻率特征。结论认为,采用所提出的常规测井方法来识别低阻气层,解释符合率可以达到83%,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气层 成因机理 测井 曲线重叠 四孔隙度差值/比值 气层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能谱测井质量的直观比值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桂荣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4期266-268,279,共4页
能谱测井反映地层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通过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的地质分析,提取自然放射性铀相对比值和钍/铀比值,用于快速直观地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进行质量监控。目前这种方法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岩盐地层的能谱测井资料质量... 能谱测井反映地层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通过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的地质分析,提取自然放射性铀相对比值和钍/铀比值,用于快速直观地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进行质量监控。目前这种方法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岩盐地层的能谱测井资料质量评价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测井 碳酸岩 自然伽马 奥陶系 资料 地层沉积 地质分析 塔河油田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范铭涛 沈全意 +2 位作者 吴辉 罗利 刘子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0,36,共3页
酒泉盆地青西坳陷青南凹陷柳沟庄—窟窿山构造下沟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低孔、低渗砂砾岩类和泥云岩类,岩石矿物成分复杂、泥质含量高、黄铁矿富集、裂缝类型及组合形式复杂,属典型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在这类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 酒泉盆地青西坳陷青南凹陷柳沟庄—窟窿山构造下沟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低孔、低渗砂砾岩类和泥云岩类,岩石矿物成分复杂、泥质含量高、黄铁矿富集、裂缝类型及组合形式复杂,属典型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在这类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中,自然伽马等测井曲线不能很好指示地层中的泥质含量,常规测井资料难以准确识别地层的岩石矿物成分,单条测井曲线与岩心孔隙度之间的关联度低,采用常规的孔隙度测井计算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孔隙度计算精度远远不能满足储层评价和储量计算要求。文章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和测井信息等资料,采用3层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得到砂砾岩岩类和泥云岩岩类的孔隙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储层孔隙度,其结果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比较,平均误差小于1.5%,能满足储量计算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见到良好效果,孔隙度计算精度明显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 计算方 孔隙型 常规测井资料 岩心分析数据 BP神经网络 矿物成分 泥质含量 测井曲线 储量计算 计算精度 孔隙度测井 储层岩性 酒泉盆地 组合形式 裂缝类型 自然伽马 储层评价 测井信息 学习训练 计算模型 模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地球物理识别表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彩虹 周兴海 +2 位作者 金璨 李昆 周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1-770,共10页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流水体摆动频次的差异,结合自然伽马曲线与泥质含量的关系和河控—潮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规模差异及水动力强弱对地震相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ΔGR)和地震相波长/波高比值法的地球物理方法,来综合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沉积体系为例,指明该方法可有效判别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该区水下低隆—宝云亭低凸起侧缘,可有效拾取相关参数,判识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落实沟道充填的潮道发育带及潜力目标,明确河控—潮控体系判别对岩性圈闭及有利油藏单元预测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表征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 波长/波高比值 河控—潮控三角洲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西南缘侏罗系沉积旋回划分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盛富 陈洪德 +3 位作者 邱余波 徐新文 任满船 王谋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8-899,共12页
根据岩性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结合煤层的发育情况,伊犁盆地西南缘侏罗系划分为8个沉积旋回。该划分方案主要以地层中比较稳定的煤层做为一个旋回结束的标志,但是在煤层不发育的部位,或者研究区以外的盆地其他地区,在地层划分和对比过程... 根据岩性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结合煤层的发育情况,伊犁盆地西南缘侏罗系划分为8个沉积旋回。该划分方案主要以地层中比较稳定的煤层做为一个旋回结束的标志,但是在煤层不发育的部位,或者研究区以外的盆地其他地区,在地层划分和对比过程中就会出现人为的不确定性。本文运用旋回地层学理论,利用能敏感地反映岩性尤其是泥、砂含量变化,有效记录地层序列中沉积旋回和沉积环境特点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采用累积残差、滤波处理等方法,正弦波拟合等手段,在研究区侏罗系地层识别出了6个完整的向上变细—向上变粗的沉积旋回,以及1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划分出的沉积旋回在区域内稳定出现,且不受煤层等其他标志层出现或缺失的影响。在侏罗系地层中旋回厚度最大的分布在西山窑组上段,最小的地层分布在三工河组。但是旋回厚度变化最独特的是西山窑组下段,旋回厚度呈阶梯式逐渐增大,而西山窑组下段就是伊犁盆地铀成矿潜力最大的地层。旋回厚度的变化对应沉积速率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测沉积速率成阶梯状、逐渐增大的层位,应该是以后找矿工作中的重要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侏罗系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频谱分析 沉积旋回 砂岩型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盖盆地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
15
作者 欧莉华 伊海生 +1 位作者 张超 钱利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216,共5页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能记录地层的旋回特征,滑移窗频谱分析技术比过去采用的测井曲线频谱分析方法简便,且对旋回更易识别。对内蒙古乌兰盖盆地3口钻井中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滑移窗频谱分析,均识别出了6个旋回层序、5个旋...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能记录地层的旋回特征,滑移窗频谱分析技术比过去采用的测井曲线频谱分析方法简便,且对旋回更易识别。对内蒙古乌兰盖盆地3口钻井中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滑移窗频谱分析,均识别出了6个旋回层序、5个旋回层序界面,侧向井间旋回层序对比明显。分析认为煤层的发育也受旋回因素的控制,是沉积盆地旋回的一部分,在滑移窗频谱分析图中,含煤层段通常表现为多峰形态,可能与盆地较稳定的沉积速率和较高的植被生长埋藏速率有关。通过井间旋回层序对比可以识别出盆地不同的成煤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巴彦花组 乌兰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旋回地层学研究——以樊页1井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金忠慧 姜在兴 +4 位作者 张建国 刘圣乾 陈骥 赵琳洁 雷华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8,共8页
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樊页1井始新世的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沙四上纯下亚段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记录了米兰科维奇旋回。通过对黄赤交角周期进行高斯带通滤波,建立了精度为0.038 ka的樊页1井沙四上亚... 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樊页1井始新世的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沙四上纯下亚段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记录了米兰科维奇旋回。通过对黄赤交角周期进行高斯带通滤波,建立了精度为0.038 ka的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共记录了80个黄赤交角周期,据此确定沙四上亚段沉积的持续时间约为3.04 Ma。依据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沙四上纯上亚段的沉积速率为0.09~0.1 m/ka,沙四上纯下亚段的沉积速率为0.105~0.147 m/ka。同时,天文旋回与岩性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说明天文周期是湖相细粒沉积岩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旋回地层学 天文年代标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期要目预告
17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1,共1页
*新型薄膜式热电偶切削温度测量传感器*基于光时域反射法的分布式光纤应力传感器*通用型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封装工艺研究*数字式智能涡街流量计系统的设计*自然伽马测井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关键词 智能涡街流量计 微型压力传感器 自然伽马测井 光时域反射 可靠性分析 应力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 测量传感器 优化设计 工艺研究 切削温度 数字式 耐高温 通用型 热电偶 薄膜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