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崔蕴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9-12,共4页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向民歌学习而创作的文艺作品 ,富有地域特色及民间气息。本文分析了俚曲中的一曲———“银纽丝”的渊源及其在明清时期的流传情况 ,并进而划分出它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 ,即文人的热情模仿阶段、《聊斋俚曲》的生动...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向民歌学习而创作的文艺作品 ,富有地域特色及民间气息。本文分析了俚曲中的一曲———“银纽丝”的渊源及其在明清时期的流传情况 ,并进而划分出它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 ,即文人的热情模仿阶段、《聊斋俚曲》的生动再现阶段及小曲与戏曲的密切结合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曲 银纽丝 曲调 自然之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米珠帘 胜似钱串
2
作者 王润林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8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薏米仁 珠帘 自然之感 外在质量 手工制作 青年农民 外形美 大中城市 收购站 收获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和的真性情
3
作者 孙谦 《农家致富》 2023年第23期63-63,共1页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与散文家,他的作品浅显易懂,富含哲理,看起来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之感。这种感觉其实是由他的人格魅力所折射出来的。20世纪3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温梓川在上海读书,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他的诗集《梦呓》。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 真性情 浅显易懂 丰子恺先生 自然之感 梦呓 人格魅力 平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