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耦合作用 |
杨永梅
郭志林
杨改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
|
500 a来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洞庭湖区水环境演变的影响 |
冯晨
梁杏
|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20世纪温度变化中自然变率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耦合气候模式的归因模拟 |
满文敏
周天军
张丽霞
吴波
张洁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4
|
鄂尔多斯高原土地沙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 |
贾宝全
慈龙骏
高志刚
张红旗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0
|
|
5
|
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变化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定量区分方法 |
颜亮
王金枝
张骁栋
陈槐
李勇
张克柔
闫钟清
李猛
吴海东
康恩泽
康晓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6
|
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 |
张希彪
上官周平
王金成
毛宁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7
|
石羊河下游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及其位移 |
常兆丰
韩福贵
仲生年
赵明
梁泰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4
|
|
8
|
略论两宋时期自然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 |
刘旭东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9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内蒙古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 |
陈宽
杨晨晨
白力嘎
陈瑜
刘锐
潮洛濛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8
|
|
10
|
共和盆地土地沙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 |
钟玲
孙瑛
公保才让
|
《中国草食动物》
|
2010 |
0 |
|
11
|
嘉道时期黄河河患频仍的人为因素探析 |
曹志敏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2
|
对人为因素引起种子质量纠纷的预防措施 |
胡宇舟
徐亚荡
姚善军
|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3
|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
李永杰
|
《江西农业》
|
2025 |
0 |
|
14
|
黄河流域中与人为因素有关的10个关键问题 |
Jon Barnett
Michael Webber
Mark Wang
Brian Finlayson
Debbie Dickinson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造成猫儿山铁杉死亡的人为因素被消除 |
江秀奎
蒋卫民
|
《广西林业》
|
1999 |
0 |
|
16
|
社会历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 |
杨佩芩
吴希杰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陕北农牧交错带50年来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和人为成因定量分析 |
齐雁冰
常庆瑞
刘梦云
刘京
陈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11 |
9
|
|
18
|
质量损失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自然权重模型的建立 |
尚珊珊
尤建新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2 |
0 |
|
19
|
北京市自然保护地生态效益及其影响因素 |
刘增力
胡理乐
闫伯前
张鹏骞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20
|
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流域草原荒漠化的驱动分析 |
才保
|
《草业与畜牧》
|
201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