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自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和血压波动性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葛彩英 孔慜 +1 位作者 赵新颖 李燕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884-2888,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自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和血压波动性的评价价值,尝试建立能够为患者带来获益的高血压长期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参加过一年患者教育、依从性好的高血压患者316例,对其进行培训后让其连续4周... 目的探讨家庭自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和血压波动性的评价价值,尝试建立能够为患者带来获益的高血压长期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参加过一年患者教育、依从性好的高血压患者316例,对其进行培训后让其连续4周在一天内不同的六个时间段进行血压自测,并记录数据,数据回收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血压达标情况及血压波动性进行评估。结果一天中早晨起床后血压明显偏高,之后逐渐降低。10:00之前血压达标率为59.8%,11:00~17:00血压达标率为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血压分级、危险因素、依从性、运动情况及体质指数的高血压患者达标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降压药物、两种药物联用、三种及以上药物联用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波动性方面,收缩压波动性在不同时间段、不同药物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家庭自测血压能够客观地评价高血压患者全天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其长期波动性,在社区可行性好,应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血压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唐红英 朱京慈 +2 位作者 何海燕 钱春荣 杨燕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4-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情况及HBPM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对重庆市部分社区...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情况及HBPM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对重庆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1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所调查社区中每周进行HBPM的患者仅占19.3%,其中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者占13.8%、使用腕式血压计者占55.0%、使用水银血压计者占31.2%;每周自测血压1次及以上者与偶尔测量及不测者相比,治疗依从性得分更高(P<0.01或P<0.05),平均血压水平更低(P<0.01或P<0.05)。结论 HBPM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水平;重庆市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HBPM的比例及频率偏低,且需提高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在HBPM中使用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依从性 社区 家庭自测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室偶测血压与自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指导高血压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庆昌 周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47-748,共2页
目的 :观察诊室偶测血压 (CBP)与自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 :45例治疗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用欧姆龙HEM 72 7型便携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 ,每天 3次 ,分别于 7:3 0、11:3 0、16:0 0时 ,共 3 0d ,然后与CBP进行... 目的 :观察诊室偶测血压 (CBP)与自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 :45例治疗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用欧姆龙HEM 72 7型便携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 ,每天 3次 ,分别于 7:3 0、11:3 0、16:0 0时 ,共 3 0d ,然后与CB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BP大于自测血压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CBP以血压控制≤ 14 0 /90mmHg为满意 ,自测血压以血压控制≤ 13 5 /80mmHg为满意 ,CBP有 2 5例满意 ,自测血压有 3 5例满意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指导高血压治疗中 ,自测血压较CBP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 ,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补充 ,能更好地指导治疗 ,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血压 自动电子血压 自测血压 血压 CBP 降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棚文 杨瑷宁 +1 位作者 张帆 杨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且病程超过1年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高血压患者家... 目的:探讨住院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且病程超过1年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105例患者中,男性52人占49.5%,女性53人占50.5%;平均年龄(71.3±9.8)岁,病程范围为1~40年,第一和第三四分位数分别为6.5年和20年。进行家庭自测血压的住院高血压患者83例(79.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家庭自测血压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χ^2=18.335,P=0.000)、就诊医院级别(χ^2=7.385,P=0.025)、吸烟习惯(χ^2=3.834,P=0.050)、知晓HBPM理念(χ^2=65.56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习惯(OR=0.110,P=0.018)、知晓HBPM理念(OR=166.593,P=0.000)可能为影响住院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住院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率虽然较高,但有必要通过网络媒体这种便利的方式宣传家庭自测血压的知识,同时鼓励高血压患者参加家庭自测血压相关培训,加强患者对家庭自测血压作用的认识,提高人群家庭自测血压的比例;督促其戒烟并加强对其家人进行相关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血压变异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倩倩 朱亚梅 +3 位作者 刘云 徐琴娟 何亚岚 邬步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血压变异度(BP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尚无研究HD患者居家BPV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旨在了解HD患者居家BPV状况,探讨影响HD患者BPV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降低居家BPV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5... 目的血压变异度(BP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尚无研究HD患者居家BPV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旨在了解HD患者居家BPV状况,探讨影响HD患者BPV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降低居家BPV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5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透析室行维持性HD的103例患者。收集患者1周7 d家庭监测血压及透析前血压,取家庭监测收缩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收缩压变异系数表示居家BPV。根据BPV均值分为高BPV组(BPV≥5.8%)和低BPV组(BPV<5.8%)。同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体重指数(BMI)、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PIBWG)、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BPV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PIBWG、LVMI水平是居家BPV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呈正相关(R2=0.467,F=10.945,P<0.001)。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各自变量对居家BPV的贡献依次为:PIBWG>年龄>LVMI。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积极控制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鼓励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提高患者对居家BPV的重要性认识。同时居家BPV是预测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指标,可作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客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性 家庭自测血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6
作者 孙宁玲 霍勇 +6 位作者 王继光 李南方 陶军 李勇 严晓伟 蒋雄京 李学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5-12,共8页
1 前言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难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增多,RH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临床问题。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 1 前言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难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增多,RH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临床问题。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促进临床血管事件的发生,积极有效地使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环节。影响血压难以达标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患者的依从性差、药物治疗的不足或不规范以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多方面。有效的诊断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控制RH的重要手段,近年,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引进也为RH提供了治疗机遇。本共识旨在归纳RH的临床特点、诊断评估方法以及最佳血压控制的治疗策略。通过总结目前对RH的认识,呼吁广大临床医生关注并正确地诊治RH,从而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诊室血压 CCB 利尿剂 肾交感神经 Α受体阻滞剂 家庭自测血压 诊断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山缨 李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53-56,共4页
2011年,由63位临床高血压专家和统计学家组成的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委员会(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CHEP)在检索和分析了2010年8月以前发表的所有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结果后,对血压检测、高血压诊断、心血... 2011年,由63位临床高血压专家和统计学家组成的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委员会(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CHEP)在检索和分析了2010年8月以前发表的所有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结果后,对血压检测、高血压诊断、心血管危险性评估和治疗领域指南进行了更新[1]。其中,两项近期研究结果,ACCORDBP研究(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2]和ACCOMPLISH研究(the Avoid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rough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Living 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3]糖尿病亚组结果的公布,更为指南所推荐的糖尿病和急性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是对2011年CHEP高血压指南更新内容的解读(以下简称本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血压检测 心血管危险因素 SBP 诊室血压 ARB 降压治疗 靶器官损害 家庭自测血压 Hg DBP 加拿大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修订版)解读
8
作者 牟建军 殷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62-65,共4页
澳大利亚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修订版)是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在既往澳大利亚高血压治疗指南[1]及现行国际上一些权威高血压指南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本指南更新至2010年12月。本文主要阐述以下几个要点。
关键词 血压管理 血压指南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药物 靶器官损害 自测血压 诊室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 继发性高血压 夜间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被引量:91
9
作者 吴兆苏 霍勇 +2 位作者 王文 赵连友 朱鼎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78-109,共33页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指南》)制定的背景与过程:(1)是慢性病防治的需要。2011年9月,联合国举行了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提出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指心血管病、癌症、糖尿...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指南》)制定的背景与过程:(1)是慢性病防治的需要。2011年9月,联合国举行了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提出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指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控任务和要求。2012年5月,卫生部等15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指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高血压防控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强调要通过控制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凸显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患者 血压水平 正常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降压药物 钙拮抗剂 靶器官损害 氢氯噻嗪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日本高血压指南简介
10
作者 姜一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58-61,共4页
2009年3月日本高血压学会发表了新的日本高血压指南,该指南结合了日本本国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少部分有别于欧洲高血压及我国高血压指南,具有一定特色。该指南第一次将家庭自测血压引入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目标中,分设了青年、成年及老年... 2009年3月日本高血压学会发表了新的日本高血压指南,该指南结合了日本本国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少部分有别于欧洲高血压及我国高血压指南,具有一定特色。该指南第一次将家庭自测血压引入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目标中,分设了青年、成年及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在危险分层中强调日本代谢综合征定义的地位。五类降压药物仍认可作为单药或联合治疗的首选。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中,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更强调个体化原则,并提出简明的老年高血压治疗流程图。指南重新强调隐蔽性高血压的危害,指出隐蔽性高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危害相同,并且不易发现,在高危人群中加强家庭自测血压监测可发现更多的隐蔽性高血压并及时治疗。该指南对我国新指南的制订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诊室血压 降压目标 降压药物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血压水平与节律的统一体
11
作者 冯颖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9-10,共2页
临床上评价血压水平有三种方法:诊室偶测血压、家庭自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然而人的血压是个变量,每小时、每分钟所测的血压都不一样,活动与安静时不一样,夜间与清醒时也不一样。偶然测一次血压,提供的仅是瞬时血压,难以反映患者在... 临床上评价血压水平有三种方法:诊室偶测血压、家庭自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然而人的血压是个变量,每小时、每分钟所测的血压都不一样,活动与安静时不一样,夜间与清醒时也不一样。偶然测一次血压,提供的仅是瞬时血压,难以反映患者在睡眠时或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水平,更难以观察患者在各种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血压波动情况。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的出现解决了以上问题,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个体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能清晰地反映昼夜血压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血压水平 夜间血压 AB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法国高血压学会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真 贾镭 +1 位作者 张瑞岩 荆志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57-60,共4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工作,法国高血压学会在2013年更新了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以下简称该指南)。该指南的宗旨是实用性、概括性和可读性,以便在医学专业人士和患者中都得到广泛的推广,并将开展针对该指南应用效果的评估...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工作,法国高血压学会在2013年更新了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以下简称该指南)。该指南的宗旨是实用性、概括性和可读性,以便在医学专业人士和患者中都得到广泛的推广,并将开展针对该指南应用效果的评估。指南包括15个建议,应用于高血压患者随访中的3个阶段。开始治疗前:①确诊,包括患者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的水平;②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③完成一个最初的评估(总结);④安排1次随诊,告知患者高血压诊断及相关信息。初期诊疗计划:(最初的6个月)①主要目标:在最初的6个月内控制患者收缩压达130~139 mm Hg,舒张压小于90 mm Hg;②优先使用5种已证实能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降压药;③医生应为每位患者制订个体化方案,尤其需考虑到其应用的持久性;④在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考虑双联药物治疗,必要时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⑤保证良好的耐受性。长期治疗计划:①3药联合治疗6个月后血压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需在确保良好治疗依从性及血压监测的前提下,进一步寻求专科医生的意见;②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每3~6个月随访1次;③排查出依从性差的降压治疗;④推动自测血压的实施;⑤对于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收缩压的目标值调整为在使用不超过3种降压药的情况下低于150 mm Hg;⑥对于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优化治疗方案,维持目标血压。通过此次高血压指南的推广与应用,期望到2015年,法国7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能得到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血管 阻滞剂 利尿剂 收缩压 Hg 森林阻火剂 降压治疗 降压药物 自测血压 动态血压 法兰西共和国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尿钠排泄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状态的相关性: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青海 李师承 +2 位作者 武燕翔 王晨雨 严晓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分析24 h尿钠排泄与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患者诊室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达标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门诊RH数据库,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在北京协和... 目的分析24 h尿钠排泄与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患者诊室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达标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门诊RH数据库,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R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患者24 h尿钠,记录患者同期诊室血压、HBPM水平及临床用药情况,以所有患者24 h尿钠水平四分位数为分界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尿钠、低-中尿钠、中-高尿钠及高尿钠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H血压达标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02例RH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07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59. 87±16. 30)岁。24 h尿钠平均水平为(198. 92±96. 59) mmol,年轻患者及体质量指数高者尿钠水平更高(P均<0. 001)。随尿钠升高,降压药物的服用种类显著增多(P=0. 001),早晨及上午的HBPM达标率低(P=0. 040,0. 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钠水平与诊室血压(OR=2. 356,95%CI:1. 004~5. 533,P=0. 049),HBPM早晨血压(OR=2. 408,95%CI:1. 026~5. 650,P=0. 030)及HBPM上午血压(OR=2. 299,95%CI:1. 031~5. 129,P=0. 033)达标状态独立相关,而与下午及夜间HBPM血压达标状态无显著相关(P均>0. 05)。结论 24 h尿钠是RH患者诊室血压及HBPM早晨及上午血压达标的独立相关因素,限制钠盐摄入对减少RH患者血压波动、促进血压达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24小时尿钠 诊室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室噪声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林蔚 曹苑 +5 位作者 苏恩勇 杨晓航 朱彬彬 张优 朱利杰 高传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诊室噪声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能提供近30 d内家庭自测血压数据、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69例,按照就诊时诊室噪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 目的探讨诊室噪声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能提供近30 d内家庭自测血压数据、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69例,按照就诊时诊室噪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55 dB)分为2组,比较诊室内血压值与家庭自测血压值的差异(|△SBP|),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诊室噪声超标组(>55 dB)诊室收缩压及|△SBP|均明显高于诊室内噪声达标组(≤55 dB)[(144.04±21.58)mmHg比(140.06±18.11)mmHg,P=0.003;(13.44±14.67)mmHg比(9.52±12.19)mmHg,P<0.00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诊室噪声达标与|△SBP|相关(OR=0.648,95%CI:0.494~0.850)。结论诊室内噪声是否达标影响诊室内收缩压测量值与家庭自测收缩压值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诊室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英国全科诊所候诊室里患者使用血压自测仪器测量血压的定性研究
15
作者 TOMPSON A C GRANT S +1 位作者 GREENFIELD S M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055-3055,共1页
背景在诊所之外的场所使用血压测量仪器自测血压,也能检测出高血压并进行治疗。目前在英国,全科诊所候诊室是能进行自测血压的主要场所。目的调查人们使用或不使用血压自测仪器测量血压的原因。设计与场所本项横断面定性研究在英国牛津... 背景在诊所之外的场所使用血压测量仪器自测血压,也能检测出高血压并进行治疗。目前在英国,全科诊所候诊室是能进行自测血压的主要场所。目的调查人们使用或不使用血压自测仪器测量血压的原因。设计与场所本项横断面定性研究在英国牛津郡开展。方法对在全科诊所外科及社区通过张贴广告招募的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进行录音、记录及整理。结果 30例受访者中,有20%患有高血压,近乎一半的受访者自测过血压。无高血压史的受访者很少关注血压问题,其在候诊室里自测血压只是为了打发等待就诊的时间或者帮助全科医生测量这一项目。而有高血压史的受访者称,其自测血压是为了避免发生"白大衣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并想更主动地控制血压测量过程。受访者认为自测血压率不高主要是因为缺少自测血压意识,对自己的测量技术没有把握以及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测量血压。不过始料未及的是,有几例受访者称其更愿意在候诊室里而不是在家里自测血压。结论自测血压的公众接受程度尚可。今后,需要加强未曾自测过血压的人们自测血压的必要性意识,宣传血压自测仪器的所在处以及使用方法。全科诊所候诊室管理者应为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在家里自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提供自测血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测血压 WONCA 家庭医生 仪器测量 定性研究 半结构式访谈 牛津郡 公众场合 测量技术 本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