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标准长度的激光多边法坐标测量系统自标定算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继辉 缪东晶 +3 位作者 李建双 徐志玲 赫明钊 李连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于多路激光跟踪干涉仪测长的坐标测量系统在大尺寸测量领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准确标定系统参数是实现高精度坐标测量的关键。为了克服传统自标定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标准长度的改进自标定算法。该算法首先在稳定的基座上设置固... 基于多路激光跟踪干涉仪测长的坐标测量系统在大尺寸测量领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准确标定系统参数是实现高精度坐标测量的关键。为了克服传统自标定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标准长度的改进自标定算法。该算法首先在稳定的基座上设置固定点,在X、Y、Z方向分别产生用激光干涉法精确测得的标准长度,然后将标准长度用于构造自标定的优化函数。通过提高相应优化函数的权重,进一步提高坐标测量精度。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采用独立的激光干涉仪验证系统在大尺寸范围内的测量精度,当测量点分布在距系统坐标系原点[7. 0 m,8. 3 m]区间内,两组实验误差均分布在[-9. 5μm,4. 6μm]区间内,结果表明所提出自标定算法可显著提高大尺寸空间坐标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大尺寸测量 激光多边法 自标定算法 标准长度 激光跟踪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图像三维重建的自标定优化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伯麟 刘荣海 +3 位作者 郑欣 杨迎春 陈磊 万书亭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4-1481,共8页
根据X射线图像成像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X射线图像三维重建的自标定算法。首先基于SIFT算法得到相邻2幅X射线图像对应轮廓特征匹配关系;然后根据匹配关系计算得到基础矩阵;接着根据基础矩阵估计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内参数初值;最后基于改进... 根据X射线图像成像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X射线图像三维重建的自标定算法。首先基于SIFT算法得到相邻2幅X射线图像对应轮廓特征匹配关系;然后根据匹配关系计算得到基础矩阵;接着根据基础矩阵估计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内参数初值;最后基于改进Kruppa方程优化内参数,得到X射线图像三维重建自标定内参数。根据优化前后的内参数建立的电力金具三维模型,从形状和关键尺寸误差2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内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标定优化算法 X射线图像 内参数 SIF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标定技术的相机内方位元素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杰 张继友 +1 位作者 马丽娜 岳丽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9-93,共5页
内方位元素测试精度对于航天相机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的几何质量,需作重点分析。传统航天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方法一般采用光电精密测角法,该测试方法通过旋转相机的方式实现高精度的内方位元素和畸变测试,对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承重... 内方位元素测试精度对于航天相机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的几何质量,需作重点分析。传统航天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方法一般采用光电精密测角法,该测试方法通过旋转相机的方式实现高精度的内方位元素和畸变测试,对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承重要求较高,具有应用局限性。相机自标定技术方法灵活,仅需建立图像点和网格板角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复杂、精密的测试设备便可直接求解出内方位元素。本文从自标定算法的推导中,分析基于自标定技术的内方位元素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标定试验归纳出达到理想标定精度时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标定技术 内方位元素 自标定算法 标定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近超声的狭长管道人员定位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明 尹康涌 +3 位作者 贾乃征 梁伟 黄浩声 王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针对工业系统室内管道空间所具有的狭长和弯折等复杂特征,以及现有室内定位技术精度不够、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化近超声的狭长管道人员定位系统。采用逐帧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和联合小波导数寻峰的方法确定到达时间。将改进... 针对工业系统室内管道空间所具有的狭长和弯折等复杂特征,以及现有室内定位技术精度不够、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化近超声的狭长管道人员定位系统。采用逐帧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和联合小波导数寻峰的方法确定到达时间。将改进变异率和选择策略的差分进化算法(EA)与极大似然的TDOA算法结合进一步增强定位准确度,将MDS分解与基站定位融合实现基站自标定功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克服狭长弯折空间以及环境噪声干扰带来的影响,满足狭长管道空间人员定位系统的高精度定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相关 声学定位 到达时间差 多维尺度变换 差分进化算法 自标定算法 多径效应 狭长空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s for kinematic calibration of six-DOF serial robot 被引量:4
5
作者 黎田 孙奎 +1 位作者 谢宗武 刘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18-626,共9页
An optimal measurement pose number searching method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pose selection method.Several optimal robot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s were added to an initial pre-selected optimal configuration set to... An optimal measurement pose number searching method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pose selection method.Several optimal robot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s were added to an initial pre-selected optimal configuration set to establish a new configuration set for robot calibration one by one.The root mean squares (RMS) of the errors of each end-effector poses after being calibrated by these configuration sets were calculated.The optimal number of the configuration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least RMS of pose error was then obtained.Calibration based on those poses selected by this algorithm can get higher end-effector accuracy,meanwhile consumes less time.An optimal pose set including optimal 25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s is found during the simulation.Tracking errors after calibration by using these poses are 1.54,1.61 and 0.86 mm,and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calibration which are 7.79,7.62 and 8.29 mm,even better than those calibrated by the random method which are 2.22,2.35 and 1.69 mm in directions X,Y and Z,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ial robot pose selection pose number kinematic calibration observability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