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尺度上传播的自旋波生成
1
《电子质量》 2024年第6期52-52,共1页
据报道,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研究人员生成了一种可在纳米尺度上传播的自旋波,并发现了一种调节和放大它们的新途径。这一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有望促进无耗散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传统设备用电流工作会有能量损... 据报道,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研究人员生成了一种可在纳米尺度上传播的自旋波,并发现了一种调节和放大它们的新途径。这一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有望促进无耗散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传统设备用电流工作会有能量损失,并向环境散热。替代“有损”电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电子自旋而不是电荷,以波的形式存储和处理信息。自旋可以看作是磁铁的基本单位。被扰动后,自旋会脱离其平衡方向,围绕其平衡位置进动(即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 电子自旋 平衡位置 量子信息技术 纳米尺度 兰卡斯特大学 能量损失 《自然》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各向异性对双层铁磁薄膜自旋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焕 荣建红 云国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1-744,共4页
在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将双层铁磁薄膜中自旋波本征值问题归结为联立求解能量约束方程和界面参数化方程.重点研究了界面各向异性对薄膜中自旋波本征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各向异性使对称模的波形在界面处呈现明... 在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将双层铁磁薄膜中自旋波本征值问题归结为联立求解能量约束方程和界面参数化方程.重点研究了界面各向异性对薄膜中自旋波本征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各向异性使对称模的波形在界面处呈现明显的钉扎现象,且界面模的能量随各向异性场增强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薄膜 界面各向异性 色散关系 自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形状对磁纳米薄膜自旋波模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光富 张学军 蒋练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151,155,共5页
基于微磁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磁纳米膜末端形状对自旋波模式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多种不同的局域化、量子化自旋波模式特性,以及末端形状对自旋波模式特性的调制规律。通过裁剪纳米膜的末端形状可有效调控边缘模式自旋波特性,存在一临界裁剪... 基于微磁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磁纳米膜末端形状对自旋波模式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多种不同的局域化、量子化自旋波模式特性,以及末端形状对自旋波模式特性的调制规律。通过裁剪纳米膜的末端形状可有效调控边缘模式自旋波特性,存在一临界裁剪参数h0。当裁剪度h<h0时,随着h的增大,边缘模式频率快速增加,局域于磁薄膜两末端的磁振荡区域向中央扩展。当h≥h0时,局域于磁薄膜两末端磁振荡在磁体中央合并为一致振荡模式自旋波,边缘模式被抑制。薄膜末端边缘形状对别的自旋波模式特性影响较小。最后,基于近似色散关系理论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 磁纳米薄膜 微磁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自旋波共振谱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焕 荣建红 云国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4-978,共5页
本文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研究了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自旋波低温激发问题.重点讨论了表面各向异性对薄膜中自旋波共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的自旋波本征模存在共振行为,表面各向异性场对体模、完全禁闭... 本文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研究了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自旋波低温激发问题.重点讨论了表面各向异性对薄膜中自旋波共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的自旋波本征模存在共振行为,表面各向异性场对体模、完全禁闭模的共振谱影响较大,对界面模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反铁磁薄膜 表面各向异性 自旋波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格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自旋磁子和自旋波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元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724,共8页
研究了一维光格中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自旋磁子和自旋波.求出了自旋磁子和自发磁化强度.用经典方法求得了均匀体系的自旋波和能级以及激光调制下的自旋波和能级.特别是在连续极限近似下,求得了马丢函数波及其能级.
关键词 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自旋磁子 自旋波 马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自旋波理论研究向列相液晶
6
作者 刘建军 刘晓静 +1 位作者 沈曼 杨国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自旋波理论研究向列相液晶。由于液晶分子的长轴取向与分子绕长轴转动的角动量方向一致 ,可引入算符研究向列相液晶。通过对两分子作用势进行变换 ,得到系统哈密顿的表示形式与铁磁自旋波理论的哈密顿形式相同 ,进而得到序参数与约... 采用自旋波理论研究向列相液晶。由于液晶分子的长轴取向与分子绕长轴转动的角动量方向一致 ,可引入算符研究向列相液晶。通过对两分子作用势进行变换 ,得到系统哈密顿的表示形式与铁磁自旋波理论的哈密顿形式相同 ,进而得到序参数与约化温度的关系 ,在低温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在接近于相变点的高温区 ,利用哈密顿求得相变点 ,与Ma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自旋波 序参数 长轴取向 角动量 球函数 格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波电子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盛路通 陈济雷 于海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947,共9页
近年来,传统的半导体工艺遭遇瓶颈,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亟需寻找下一代新型电子元器件。伴随着自旋波电子学的蓬勃发展,电子自旋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的媒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自旋波是电子自旋的集体进动模式,是磁振子的宏观体现。自旋... 近年来,传统的半导体工艺遭遇瓶颈,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亟需寻找下一代新型电子元器件。伴随着自旋波电子学的蓬勃发展,电子自旋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的媒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自旋波是电子自旋的集体进动模式,是磁振子的宏观体现。自旋波电子学旨在利用自旋波的特性实现低功耗的信息器件制备,为下一代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自旋波电子学包含十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和现象,自旋波本身可以被限制和引导,也可以被放大。根据激发方式的不同,自旋波也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干性。聚焦于相干自旋波,着重介绍了自旋波电子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磁振子晶体、自旋波与电流的相互转换、交换自旋波的激发和探测、基于自旋波的多体系耦合和基于自旋波的逻辑计算器件等,并对自旋波电子学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电子学 自旋波 磁振子 逻辑器件 磁振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多层结构中电流驱动自旋波发射
8
作者 陈培毅 胡九宁 +2 位作者 任敏 张磊 邓宁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125-130,157,共7页
回顾了纳米磁多层结构中电流感应自旋矩传输和电流驱动磁化矢量进动引起的自旋波发射等新量子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基于该效应的纳米磁多层微波振荡器件具有结构简单、无须外加磁场、容易集成等特点,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回顾了纳米磁多层结构中电流感应自旋矩传输和电流驱动磁化矢量进动引起的自旋波发射等新量子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基于该效应的纳米磁多层微波振荡器件具有结构简单、无须外加磁场、容易集成等特点,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介绍了自旋波发射效应的理论处理方法和实验研究进展,讨论了自旋波发射器件的工作原理和铁磁膜的磁化方向、外磁场方向、大小及驱动电流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目前研制的器件的效率较低、振荡功率小,采用新的垂直磁化结构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发射 自旋矩传输 巨磁阻 电流驱动 纳米磁多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寸自旋阀中电流驱动的自旋波发射
9
作者 胡九宁 陈培毅 +3 位作者 张磊 任敏 董浩 邓宁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10期568-572,共5页
提出了在纳米赝自旋阀中的电流感应自旋传输矩的磁动力学描述,成功地解释了在磁纳米多层结构中的电流驱动微波发射和电流感应磁化翻转现象。自旋流极化由在电导匹配时的自旋流和化学势连续性边界条件决定。自旋矩的纵向和横向分量在自... 提出了在纳米赝自旋阀中的电流感应自旋传输矩的磁动力学描述,成功地解释了在磁纳米多层结构中的电流驱动微波发射和电流感应磁化翻转现象。自旋流极化由在电导匹配时的自旋流和化学势连续性边界条件决定。自旋矩的纵向和横向分量在自旋阀的电流驱动微波发射和电流感应磁化翻转现象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纵向自旋矩分量决定了电流感应磁化翻转(CIMS)效应,而横向自旋矩是自旋波发射(SWE)效应所不可缺少的。根据这一理论,由LLG方程自然得到自旋波发射的双模,分别为横向自旋矩引发的X和Y方向的振动,并引起磁多层电阻以频率2w或w(进动频率)随时间变化。磁场和自旋流共同决定了自旋波发射的频率和功率,这一理论预言了某种特殊的磁多层结构,如磁层相互垂直的结构,将具有大得多的微波发射效率,这一结论已经被实验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发射 自旋传输矩 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 自旋振荡模式 磁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双层磁性薄膜中的自旋波研究
10
作者 王焕 荣建红 云国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将双层铁磁/反铁磁薄膜中自旋波本征值问题归结为联立求解能量约束方程和界面参数化方程.重点讨论了在层间反铁磁性耦合薄膜中自旋波低温激发问题.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体模、完全禁闭模和... 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将双层铁磁/反铁磁薄膜中自旋波本征值问题归结为联立求解能量约束方程和界面参数化方程.重点讨论了在层间反铁磁性耦合薄膜中自旋波低温激发问题.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体模、完全禁闭模和界面模三类不同的本征模,三类自旋波的传播行为以及本征模的色散关系不同.体模能在薄膜中自由传播,但在两子层中振幅不同,且波形在界面处呈现钉扎现象;随着能量的增加,反铁磁层中完全禁闭现象愈明显;界面模不能在薄膜中自由传播,所有本征模中界面模的能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反铁磁薄膜 反铁磁性耦合 自旋波 色散关系 界面参数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双层磁性薄膜中自旋波的波形演化
11
作者 荣建红 王焕 云国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9-543,共5页
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将双层异质磁薄膜中自旋波本征值问题归结为联立求解能量约束方程和界面参数化方程.重点讨论体系中体模和完全禁闭模的波形演化过程,发现体系中体模波形随自旋波矢呈余弦变化,会出现局域... 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将双层异质磁薄膜中自旋波本征值问题归结为联立求解能量约束方程和界面参数化方程.重点讨论体系中体模和完全禁闭模的波形演化过程,发现体系中体模波形随自旋波矢呈余弦变化,会出现局域共振现象.激发能对两子层中体模有较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体模的振幅,而且还影响体模的波长.另外,激发能对体系中的完全禁闭模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激发能增大,铁磁层中完全禁闭模波长变短,波速变小,但振幅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磁性薄膜 自旋波 界面参数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Heisenberg模型:铁磁与反铁磁自旋波理论
12
作者 许宗荣 田之悦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4-68,共5页
应用修正的Heisenberg模型研究铁磁与反铁磁系统低激发态的自旋波,修正了旧的理论结果。
关键词 海森堡模型 自旋波 铁磁体 反铁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自旋梯子模型中的自旋波
13
作者 赵新军 张军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8,共3页
应用Jordan-Wigner变换和格林函数方法讨论了带有组错的Z型自旋梯子模型中的自旋波、子晶格磁矩、内能及热容.对进一步研究Z型自旋梯子模型的磁性及热力学性质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自旋梯子模型 JORDAN-WIGNER变换 格林函数 自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本征算符法计算各向异性海森伯亚铁磁系统的自旋波能量
14
作者 成泰民 祁烁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32,39,共4页
利用不变本征算符法计算了X-Y-Z模型各向异性海森伯亚铁磁系统的自旋波能量,并讨论了此系统特殊情形下的自旋波能量及不变本征算符法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 不变本征算符法 幺正变换 自旋波能量 亚铁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Z模型-各向异性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下复式正方晶格的自旋波解
15
作者 成泰民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X Y Z模型 各向异性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下复式正方晶格的自旋波解以及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和磁性质.方法利用Heisenberg交换作用模型、格林函数法研究了系统的自旋波解.结果系统的磁振子能谱随各向异性参数(X1,X2,X3...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X Y Z模型 各向异性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下复式正方晶格的自旋波解以及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和磁性质.方法利用Heisenberg交换作用模型、格林函数法研究了系统的自旋波解.结果系统的磁振子能谱随各向异性参数(X1,X2,X3)、自旋量子数(Sa,Sb)在第一布里渊区中的主要对称点线上随波矢k的变化规律.结论系统的磁振子能谱的排序与自旋量子数(Sa,Sb)、各向异性参数(X1,X2,X3)、第一布里渊区中的位置无关,在布里渊区边界附近各向异性参数对磁振子能谱没有影响.X1=1 0时在Γ点E2=E1(二重简并),E2、E4随X1的增加而下降.磁振子能谱E4、E2与E1、E3对于E/J=0线对称分布.Sa对E2、E1几乎没有影响,但对E4、E3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ISENBERG 正方晶格 亚铁磁性 自旋波 系统 复式 各向异性参数 自旋量子数 布里渊区 热力学性质 格林函数法 磁振子 作用模型 变化规律 对称分布 能谱 磁性质 对称点 E2 E1 排序 简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波逻辑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祥旭 王棋 +1 位作者 张怀武 钟智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494,共10页
阐述了逻辑器件的研究背景,指出了传统基于硅的器件的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简要分析了新兴碳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阐述了以自旋波为基础的逻辑器件在尺寸减小... 阐述了逻辑器件的研究背景,指出了传统基于硅的器件的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简要分析了新兴碳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阐述了以自旋波为基础的逻辑器件在尺寸减小、功耗降低和传输速度提高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分析了基于Mach-Zehnder型干涉仪、基于表面自旋波非互易性传播特性、基于弯道型波导结构以及基于磁电结构单元等构筑的自旋波逻辑器件的典型机制,并讨论了每种逻辑器件实现机制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指出基于自旋波的逻辑器件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器件 自旋波 功率损耗 相移 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交换铁磁介质的非线性表面自旋波
17
作者 熊祖周 徐岩 +1 位作者 徐世林 陈兵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利用唯象理论,研究了具有非均匀交换各向异性的半无限大纯交换铁磁介质的非线性表面自旋波,导出了被非均匀交换各向异性常数所调制的非线性表面自旋波的色散关系,获得了自旋波包络振幅所满足的二维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并对其所存在... 利用唯象理论,研究了具有非均匀交换各向异性的半无限大纯交换铁磁介质的非线性表面自旋波,导出了被非均匀交换各向异性常数所调制的非线性表面自旋波的色散关系,获得了自旋波包络振幅所满足的二维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并对其所存在的单个孤子解的情况作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旋波 LANDAU-LIFSHITZ方程 各向异性 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亚铁磁链的自旋波理论
18
作者 彭亮 陈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7-310,316,共5页
利用自旋波理论,对各向异性的亚铁磁链进行研究,得到了低激发能谱,同时计算了该体系的自由能、比热容等热力学量.进一步考虑在外磁场作用下该系统的情况,计算了系统的磁化强度,其磁化强度曲线出现一个平台,此平台随着各向异性因子的增... 利用自旋波理论,对各向异性的亚铁磁链进行研究,得到了低激发能谱,同时计算了该体系的自由能、比热容等热力学量.进一步考虑在外磁场作用下该系统的情况,计算了系统的磁化强度,其磁化强度曲线出现一个平台,此平台随着各向异性因子的增加而逐渐消失.通过对这些物理量的研究,得出各向异性因子在亚铁磁链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该体系中准粒子的激发,在两个临界值之间的各向异性因子对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的情况下,这种作用会消失.因此,对于各向异性的亚铁磁链,各向异性因子就像是该系统的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理论 各向异性 亚铁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铁磁耦合双层膜纳米结构的自旋波本征特性
19
作者 郭晓 张光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9期65-66,共2页
采用微磁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反铁磁耦合双层膜纳米结构的自旋波本征特性,获得了局域化和量子化自旋波模式频率以及空间分布特点。反铁磁耦合双层膜纳米结构的自旋波存在光学和声学模式两支,光学模式自旋波具有相对低的频率。光学模式自旋... 采用微磁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反铁磁耦合双层膜纳米结构的自旋波本征特性,获得了局域化和量子化自旋波模式频率以及空间分布特点。反铁磁耦合双层膜纳米结构的自旋波存在光学和声学模式两支,光学模式自旋波具有相对低的频率。光学模式自旋波频率随着层间反铁磁耦合强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声学模式自旋波模式频率不受层间耦合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铁磁耦合 自旋波 微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森堡Ladder模型中自旋波速度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许寅杰 陈宇光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19-25,共7页
通过测量海森堡Ladder模型中不同链间相互作用Jv下的系统自旋波速度vs,并为此建立了海森堡Ladder模型,同时引入了弹性系数为K的链内弹性晶格,使Ladder模型形成了自发的柱状二聚化。在不同的Jv下,利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以及自洽方法... 通过测量海森堡Ladder模型中不同链间相互作用Jv下的系统自旋波速度vs,并为此建立了海森堡Ladder模型,同时引入了弹性系数为K的链内弹性晶格,使Ladder模型形成了自发的柱状二聚化。在不同的Jv下,利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以及自洽方法,测量了不同尺寸系统其各自对应的单态与三重态之间的能隙G以及孤子宽度Ws,并将结果外推至热力学极限。通过对Ws-1/G斜率的测量,得到不同Jv下所对应的系统波速度vs。测量结果表明,伴随着G随Jv的增强而线性减弱的同时,Ws随着Jv的增强而非线性地快速增加,这使得vs发生了一个先减小后增大至无穷的连续变化,且随着K的增强这种变化愈发剧烈。这说明Jv对系统磁振子的扩散起到了抑制或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关联 Ladder模型 密度矩阵重整化群 自旋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