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术
1
作者 何睿华 董国胜 金晓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介绍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于磁性表面磁成像技术———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术。该技术结合了扫描隧道显微术的原子分辨和其他磁成像技术中的自旋灵敏的特点 ,成为人们深入开展纳米磁性领域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关键词 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 磁成像 纳米磁性 原子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异 赵军武 高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3期1872-1878,共7页
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术(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y,STM)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阐述了STM在表面结构的观测、表面化学反应、表面微细加工、单原子操作、电双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扫描隧道 隧道效应 特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隧道显微术进行单原子操纵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强 朱清时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本文简要综述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进行单原子操纵的物理机制。主要介绍了场增强的扩散、在表面上拖动(puling)推动(pushing)原子、原子在针尖表面间接触和近接触转移、场致蒸发/脱附、隧道电子非弹性射激发... 本文简要综述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进行单原子操纵的物理机制。主要介绍了场增强的扩散、在表面上拖动(puling)推动(pushing)原子、原子在针尖表面间接触和近接触转移、场致蒸发/脱附、隧道电子非弹性射激发和电子迁移的“电子风力”等过程。同时介绍了一些理论处理方法和对一些实验结果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增强 表面拖动 扫描隧道 单原子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诱导C_(60)聚合的扫描隧道显微研究
4
作者 唐紫超 蔡雄伟 +2 位作者 毛秉伟 黄荣彬 郑兰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56-1357,共2页
C60 molecule was adsorbed on the Au(111)surface and irradiated with UV light.The coalescence under the UV radiation was followed by STM in situ. According to the STMobservation, the coalesced products have larger cage... C60 molecule was adsorbed on the Au(111)surface and irradiated with UV light.The coalescence under the UV radiation was followed by STM in situ. According to the STMobservation, the coalesced products have larger cages and finally form a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扫描隧道 紫外辐射 碳60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学在薄膜量子生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其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薄膜材料 量子力学 扫描隧道 一维方势阱 电子态密度 应用 生长 干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取向的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术(英文)
6
作者 李斌 曾长淦 侯建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借助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空间高分辨能力探测单个分子取向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 ,我们研究了以下四种体系中的分子取向 :二维C6 0 分子阵列 ;C6 0 (1 1 1 )多层膜表面 ;吸附在Si(1 1 1 ) (7× 7)表面的C6 0 单分子 ;A... 本文介绍了一种借助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空间高分辨能力探测单个分子取向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 ,我们研究了以下四种体系中的分子取向 :二维C6 0 分子阵列 ;C6 0 (1 1 1 )多层膜表面 ;吸附在Si(1 1 1 ) (7× 7)表面的C6 0 单分子 ;Au(1 1 1 )表面的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膜。结合局域密度近似方法理论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扫描隧道 扫描隧道 分子取向 C60 分子阵列 多层膜 单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术的发展
7
作者 汪金祥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6-31,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扫描遂道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扫描隧道 表面电子结构 工作原理 发展前景 半导体表面 电荷密度波 原子尺度 层状材料 振动谱 灰度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界面多肽分子组装精细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毛晓波 王晨轩 +4 位作者 刘磊 马晓晶 牛琳 杨延莲 王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0-861,共12页
介绍了与蛋白构象病相关的淀粉样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在固体、溶液以及界面等不同状态下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表征方法,对于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在解析多肽分子界面组装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评述,主要包括在液/... 介绍了与蛋白构象病相关的淀粉样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在固体、溶液以及界面等不同状态下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表征方法,对于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在解析多肽分子界面组装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评述,主要包括在液/固界面上的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精细特征,界面诱导的多肽构象转变,调节分子、染料等与多肽组装结构的相互作用模式和位点识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构象病 淀粉样蛋白 β-片层结构 扫描隧道技术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以Cu在Au(111)表面初始阶段电沉积为例
9
作者 谭卓 李凯旋 +1 位作者 毛秉伟 颜佳伟 《电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35,共6页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能在电解质溶液中获得随电位变化的电极表面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及跟踪某些反应过程,为从高空间分辨率的角度理解界面结构和电极过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本文以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Cu在Au(111)上电沉...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能在电解质溶液中获得随电位变化的电极表面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及跟踪某些反应过程,为从高空间分辨率的角度理解界面结构和电极过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本文以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Cu在Au(111)上电沉积初始阶段过程为例,与读者交流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实验方面的经验,涉及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 电化学 铜电沉积 欠电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第十一届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一轮通知)
10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1,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第十一届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简称STM11)将于2010年11月3~5日在武汉东湖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展示最近两年来我国高校与科学研究机构在扫描探针显微术及其应用领域所取得...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第十一届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简称STM11)将于2010年11月3~5日在武汉东湖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展示最近两年来我国高校与科学研究机构在扫描探针显微术及其应用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会议将邀请知名研究学者报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议 扫描隧道 征文通知 扫描探针 科学研究机构 武汉东湖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术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健伟 阚蓉蓉 +1 位作者 章岩 陈洪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介绍了近十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SPM)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依据扫描探针的工作原理,依次讨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讨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术在生物分子... 介绍了近十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SPM)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依据扫描探针的工作原理,依次讨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讨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术在生物分子传感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 自组装膜 扫描隧道 原子力 纳米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术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颜佳伟 詹东平 毛秉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6-766,共11页
新型及复杂电化学界面的研究需求对应用和发展各种高空间分辨的原位表征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术能在控制电极电位的条件下获得电解质溶液中电极表面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已发展为电化学界面研究的重要工具.厦门大... 新型及复杂电化学界面的研究需求对应用和发展各种高空间分辨的原位表征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术能在控制电极电位的条件下获得电解质溶液中电极表面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已发展为电化学界面研究的重要工具.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探针技术研究团队多年来以探针技术为基础,在发展该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方向,目前已将扫描探针技术发展成为兼具电化学界面表征和加工的重要技术.本文梳理了30多年来该团队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研制及发展联用方法、金属电沉积初始阶段研究、单晶电极/离子液体界面双电层、仿生生物膜、离子液体中的欠电位沉积及反应动力学研究、针尖诱导表面纳米构筑及量子电导研究、锂电池界面研究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扫描探针 扫描隧道 原子力 扫描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术在纳米科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春礼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扫描探针显微术在纳米科技术中的应用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纳米科学与技术(简称纳米科技)是在纳米(1nm=10(-9)m)尺度上(0.1nm到100nm之间)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 扫描探针显微术在纳米科技术中的应用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纳米科学与技术(简称纳米科技)是在纳米(1nm=10(-9)m)尺度上(0.1nm到100nm之间)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的高新科技。它的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科技 扫描探针 纳米尺度 纳米化学 弹道电子发射 扫描近场光学 光子扫描隧道 原子力 纳米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观几何形状测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
14
作者 王晓东 常城 宋洪侠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1,15,共5页
随着微技术的发展,对微观结构的精确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能够用于微观几何形状测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扫描隧道显微术(STM)、扫描光学近场显微术(SNOM)和原子力显微术(AFM)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扫描探针 观几何形状 传感器 STM 扫描光学近场 原子力 扫描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隧道效应的检测及显微术
15
作者 王杰华 陈世荣 高敦堂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2年第S1期12-15,共4页
本文提出了光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机理,对光子隧道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检测到了光子隧道效应,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一套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及已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不镀... 本文提出了光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机理,对光子隧道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检测到了光子隧道效应,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一套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及已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不镀膜、镀银膜、镀硫化锌膜这三种不同样品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与光子隧道效应理论完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 隧道效应 技术 光纤探针 银膜 及已 三维扫描 实验数据 横向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保护纳米粒子结构的扫描探针显微研究
16
作者 苏明 左晓斌 +1 位作者 王琛 白春礼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9-71,共3页
高分子保护的纳米粒子的细致结构可以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中得到,单个粒子的横切图像分析中显示存在着一个中央峰和两个肩峰。通过与透射电镜结果的对比,证实两个肩峰是由于内部金属核心与外部高分子壳层间界面电阻的不连... 高分子保护的纳米粒子的细致结构可以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中得到,单个粒子的横切图像分析中显示存在着一个中央峰和两个肩峰。通过与透射电镜结果的对比,证实两个肩峰是由于内部金属核心与外部高分子壳层间界面电阻的不连续变化所引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几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 纳米粒子 壳层结构 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材料的太赫兹极化激元光子学研究进展(特邀)
17
作者 王庆 杨晓宇 +1 位作者 李鹏伟 陈舒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92,I0001,共22页
太赫兹技术已在材料检测、生物医学、通讯、天文等诸多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优势,但它在高性能太赫兹光电器件(包括太赫兹室温探测器、传感器、调制器等)方面仍面临瓶颈。太赫兹光与电子、声子耦合形成的极化激元具有深亚波长束缚、高光... 太赫兹技术已在材料检测、生物医学、通讯、天文等诸多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优势,但它在高性能太赫兹光电器件(包括太赫兹室温探测器、传感器、调制器等)方面仍面临瓶颈。太赫兹光与电子、声子耦合形成的极化激元具有深亚波长束缚、高光场限域、高局域场增强和强吸收等特点,有望解决太赫兹光电器件瓶颈。特别是,当极化激元与低维材料(如:石墨烯、Ag_(2)Te)相结合,因低维材料具有纳米级厚度、可调控的载流子浓度以及丰富的晶格结构等特点,能够进一步放大极化激元特性,为解决太赫兹科学与技术领域难题提供更多的机遇。文中从传统金属和新型低维材料中的等离极化激元和声子极化激元出发,简要介绍了极化激元的概念和特性,进一步结合探测太赫兹极化激元的主流技术,总结了基于低维材料的太赫兹极化激元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极化激元 低维材料 扫描近场光学技术 太赫兹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疆明 程路明 贾宏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53-56,共4页
对光学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自20世纪以来显微镜技术的重大进展,并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技术 激光共聚焦 扫描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力显微镜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更玉 付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90,共10页
磁共振力显微镜是磁共振成像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成功结合,它同时具备了磁共振成像的三维探测能力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纳米分辨能力。与传统的感应式磁共振信号探测方法相比,磁共振力显微镜的最大优势在于它采用的机械力学磁共振信号... 磁共振力显微镜是磁共振成像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成功结合,它同时具备了磁共振成像的三维探测能力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纳米分辨能力。与传统的感应式磁共振信号探测方法相比,磁共振力显微镜的最大优势在于它采用的机械力学磁共振信号探测方法具有极高的信噪比,可以满足单个核自旋探测的要求。自1991年华盛顿大学的Sidles教授首次提出磁共振力显微镜的概念以来,其空间分辨率逐年提高,正逐步向单个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的目标迈进。本文结合作者研制磁共振力显微镜的工作与当前国际研究进展,阐述了磁共振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着重从仪器角度介绍了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系统地讨论了磁共振力显微镜信号探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力 磁共振成像 扫描 自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显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代明聪 才家华 +2 位作者 熊虹婷 陈赛 吴晓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16,共24页
太赫兹是电磁频谱上还未被完全开发利用的频段,但太赫兹谱学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器件测试等方面已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受远场衍射极限限制,该频段难以聚焦于纳米、原子尺度的新材料和微纳器件中,极大阻碍了太赫兹科学的发展与技... 太赫兹是电磁频谱上还未被完全开发利用的频段,但太赫兹谱学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器件测试等方面已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受远场衍射极限限制,该频段难以聚焦于纳米、原子尺度的新材料和微纳器件中,极大阻碍了太赫兹科学的发展与技术应用。为提高成像分辨率,使其成为材料科学等交叉领域强大的研究工具,近年诞生了太赫兹耦合的近场显微技术,实现了纳米到埃米量级的空间分辨。本文综述了太赫兹耦合的近场显微技术,包括扫描近场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太赫兹近场显微技术的未来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技术 太赫兹 原子力 扫描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