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敏钊 王金娣 陈涛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3年第3期236-243,共8页
本文采用ESR手段对五种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2-甲基硫杂蒽酮(MTX)2,4-二甲基硫杂蒽酮(DMTX)、1,2,4-三甲基硫杂蒽酮(TMTX)、2-甲氧基硫杂蒽酮(MOTX),2-戊氧基硫杂蒽酮(AOTX)和三乙胺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类光引发剂和三乙胺暗反应... 本文采用ESR手段对五种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2-甲基硫杂蒽酮(MTX)2,4-二甲基硫杂蒽酮(DMTX)、1,2,4-三甲基硫杂蒽酮(TMTX)、2-甲氧基硫杂蒽酮(MOTX),2-戊氧基硫杂蒽酮(AOTX)和三乙胺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类光引发剂和三乙胺暗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杂蒽酮 电子 自旋共振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ESR)理论和实验技术的推广
2
作者 王水平 杜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8-93,共6页
本文认为传统的ESR理论和实验技术只是外加磁场为静磁场的一种特殊情况。通过用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对被测物质中不成对电子的自旋磁矩μ在外加磁场为静磁场与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的拉莫尔进动轨迹的分析,得出了ESR的一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 本文认为传统的ESR理论和实验技术只是外加磁场为静磁场的一种特殊情况。通过用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对被测物质中不成对电子的自旋磁矩μ在外加磁场为静磁场与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的拉莫尔进动轨迹的分析,得出了ESR的一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ESR实验技术。最后用实验加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自旋共振 理论 实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大分子结构的电子自旋共振谱表征
3
作者 张代钧 鲜学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82-83,81,共3页
应用ESR技术对一变质系列煤的自由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煤中自由基的起源、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并将其与煤的大分子结构相关联。结果表明,煤自由基特性在煤化过程中的规律性较好。
关键词 分子结构 游离基 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μ_z/dt=0在电子自旋共振中的物理含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水平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6,共3页
具有净自旋磁矩物质中的电子在z轴方向外磁 场的作用下,dμz/dt=0从而导致μz=C,C为正、负 常数和零,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C 取值的不同,标志着在z轴所加的磁场不同,但只要满足 在垂直于z轴方... 具有净自旋磁矩物质中的电子在z轴方向外磁 场的作用下,dμz/dt=0从而导致μz=C,C为正、负 常数和零,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C 取值的不同,标志着在z轴所加的磁场不同,但只要满足 在垂直于z轴方向上射频场(微波场)的旋转方向和频 率与自旋磁矩μ的拉莫尔进动的方向和频率相同的条 件,都可发生电子自旋共振.并给出了μz取不同常数 时μ绕磁场的拉莫尔进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共振 自旋共振 磁场 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1,4-萘醌激发三重态与核酸反应的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消减法研究
5
作者 杜富强 刘玉侠 +1 位作者 屠铁城 林维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65-268,共4页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自旋消减法,研究了内源性光敏剂2-甲基-1,4萘醌(VK3)的激发三重态(3VK3*)与核酸及其组分的反应性顺序,得到3VK3*与四个核苷及四个单核苷酸的反应性顺序为Gua>Ade>Cyt>Thy,dGMP&g...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自旋消减法,研究了内源性光敏剂2-甲基-1,4萘醌(VK3)的激发三重态(3VK3*)与核酸及其组分的反应性顺序,得到3VK3*与四个核苷及四个单核苷酸的反应性顺序为Gua>Ade>Cyt>Thy,dGMP>dAMP>dCMP>TMP。结果与早前采用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3VK3*氧化DNA,测得的DNA及其组分阳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常数、核苷及核苷酸的氧化还原电位排序相一致。对3VK3*与几种富含鸟嘌呤(G)的寡聚核苷酸:端粒DNA重复序列、端粒酶RNA亚基模版及其L6-P6发夹序列反应的ESR自旋消减法研究结果表明,其反应性大小与寡聚物中鸟嘌呤含量正相关,其中与端粒DNA的反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4-萘醌 激发三重态 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消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6
作者 范凌燕 邢国平 +2 位作者 吴晓丽 于海宁 郭国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5 s、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_(1.5)、CBF_(2.5)),比较两组WMLs评分差异,分析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认知障碍组WM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的CBF_(1.5)值均明显较低,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与海马区的CBF_(2.5)值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PLD下,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双侧额叶CBF_(1.5)与CBF_(2.5)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额叶CBF_(1.5)值/CBF_(2.5)值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双侧额叶、颞叶、海马CBF_(1.5)值及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CBF_(2.5)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3D-ASL技术中PLD=1.5 s指标下对识别VCI患者脑低灌注的敏感度较高,而PLD=2.5 s指标下特异度较高;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脑白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自旋波共振谱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焕 荣建红 云国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4-978,共5页
本文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研究了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自旋波低温激发问题.重点讨论了表面各向异性对薄膜中自旋波共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的自旋波本征模存在共振行为,表面各向异性场对体模、完全禁闭... 本文在一维海森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界面参数化方法,研究了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自旋波低温激发问题.重点讨论了表面各向异性对薄膜中自旋波共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的自旋波本征模存在共振行为,表面各向异性场对体模、完全禁闭模的共振谱影响较大,对界面模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反铁磁薄膜 表面各向异性 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8
作者 唐玉峰 臧晨 苗园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3039-304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组),选择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运用ASL技术对上述3组人员的认知功能脑区域的脑血流量进行测量,探讨ASL技术对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A组双侧楔前叶、扣带回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双侧海马等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B组双侧的楔前叶、丘脑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扣带回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A组,B组右侧颞叶、双侧放射冠的脑血流灌注降低,左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升高(P<0.05)。结论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区域脑血流灌注特点不同,通过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有效鉴别两者差异,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电子储存环自旋响应函数的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剑锋 徐宏亮 孙葆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对电子储存环共振退极化标定能量的原理和步骤进行了描述,重点讨论了在合肥光源(HLS)共振退极化标定电子能量的方法中自旋响应函数的计算,给出自旋响应函数在HLS储存环一个单位周期上的分布。在将来的HLS的退极化实验中,退极化场位置处... 对电子储存环共振退极化标定能量的原理和步骤进行了描述,重点讨论了在合肥光源(HLS)共振退极化标定电子能量的方法中自旋响应函数的计算,给出自旋响应函数在HLS储存环一个单位周期上的分布。在将来的HLS的退极化实验中,退极化场位置处的自旋反馈函数为1.569 m,根据退极化场的计算结果,需要的退极化时间为6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共振退极化 自旋响应函数 束流包络 自旋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断层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
10
作者 黄礼松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5-237,共3页
核磁共振成像,是继X射线CT、单光子发射CT(SPECT)和正电子发射CT(PET)等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之后,在80年代崛起的最先进的成像技术。它初露崭头就已具备了许多优势,正日趋广泛地用于临床诊断和生理、病理研究,其前景相当喜人。这个全新... 核磁共振成像,是继X射线CT、单光子发射CT(SPECT)和正电子发射CT(PET)等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之后,在80年代崛起的最先进的成像技术。它初露崭头就已具备了许多优势,正日趋广泛地用于临床诊断和生理、病理研究,其前景相当喜人。这个全新的成像原理是首先由美国纽约洲立大学的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成像技术 自旋 分量 自旋共振 粒子性质 驰豫时间 质子密度 磁化向量 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评价脑内动脉狭窄与脑血流量关系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廖华强 郑黎 +2 位作者 蹇莎 胡琳 刘雪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magnetic resonance artery,TOF-MRA)及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在脑缺血病变患者脑内动脉狭窄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关系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magnetic resonance artery,TOF-MRA)及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在脑缺血病变患者脑内动脉狭窄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的12例正常志愿者及临床诊断为脑缺血的52例患者在颅脑常规平扫基础上行采集TOF-MRA及ASL三维采集扫描,分析脑缺血患者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的关系。结果:正常志愿者TOF-MRA均正常,ASL示双侧对称部位CBF比值为0.92-1.09;检出所有患者脑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正常志愿者TOF-MRA均正常,ASL示双侧对称部位CBF比值为0.92-1.09;检出所有患者脑动脉不同程度狭窄,TOF-MRA显示动脉重度狭窄病变12例(23.07%),中度狭窄病变25例(48.07%),轻度狭窄15例(28.84%);ASL显示相应区CBF重度减低12例(23.07%),中度减低18例(32.69%),轻度减低6例(11.53%),两种检查方法仅针对轻度病变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可导致所支配区脑血流量相应下降;而脑动脉轻度狭窄与所支配区脑血流量下降不成对应关系,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轻度脑缺血病变具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共振血管成像 脑缺血病变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仪CPMG脉冲射频场相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居朋 汤天知 +3 位作者 陈涛 陈江浩 李梦春 王茂林 《测井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288-290,332,共4页
核磁共振测井仪通过CPMG脉冲时序测量地层中质子弛豫时间得到地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流体特性等信息。为提高核磁共振测井仪的信噪比,通过电磁场理论方法研究CPMG脉冲射频场初始相位与井下核磁共振自旋信号幅度关系,由理论计算和实验验... 核磁共振测井仪通过CPMG脉冲时序测量地层中质子弛豫时间得到地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流体特性等信息。为提高核磁共振测井仪的信噪比,通过电磁场理论方法研究CPMG脉冲射频场初始相位与井下核磁共振自旋信号幅度关系,由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相得出CPMG时序第1个90°脉冲射频电场初始相位为π/2,后续180°镜像脉冲射频电场初始相位为π时核磁共振回波幅度最大,为提高信噪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仪 CPMG时序 射频场相位 横向弛豫时间 核磁共振自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3D-ASL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录玲 史纲 +2 位作者 王润强 高井海 谢春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IA患者均采用3D-ASL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MRA检查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目的:探究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IA患者均采用3D-ASL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MRA检查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3D-TOF MRA、3D-ASL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以及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D-TOF MRA诊断TIA结果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458,P<0.05);3D-ASL诊断TIA结果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92,P<0.05);3D-ASL诊断TIA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3D-TOF MRA(P<0.05)。结论:磁共振3D-ASL技术诊断TIA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有利于早期发现TIA患者,并及时进行诊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ASL技术在超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敏 房海燕 +1 位作者 杨斯嘉 李兆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超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8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 目的 :研究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超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8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18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磁共振ASL技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然后比较其梗死侧脑组织的灌注情况、梗死侧和健侧脑组织的CBF(脑血流量)及r CBF(梗死侧脑组织的脑血流量/健侧脑组织的脑血流量),总结磁共振ASL技术在超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梗死侧的脑组织表现为低灌注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梗死侧脑组织的CBF低于对照组患者,其rCBF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用磁共振ASL技术对超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鉴别诊断,可通过比较其梗死侧脑组织的灌注情况、梗死侧脑组织的CBF及r CBF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超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ESR波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冠周 刘国根 +1 位作者 胡善亭 胡岳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7-429,共3页
利用JES—FEIXG型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系统地研究了褐煤与烟煤的ESR波谱,这些波谱可在室温下得到。褐煤与风化烟煤中存在大量稳定的自由基,从褐煤到烟煤,随着煤化作用的加强,ESR波谱的吸收峰变窄。风化使烟煤的自旋浓度明显下降,这将为... 利用JES—FEIXG型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系统地研究了褐煤与烟煤的ESR波谱,这些波谱可在室温下得到。褐煤与风化烟煤中存在大量稳定的自由基,从褐煤到烟煤,随着煤化作用的加强,ESR波谱的吸收峰变窄。风化使烟煤的自旋浓度明显下降,这将为判断煤是否风化提出又一定量判据,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风化使煤的局部大分子遭到破坏,从而影响π电子自由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ESR波谱 自旋共振波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CL-20和DNTF自由基的光照检测
16
作者 马海霞 宋纪蓉 +1 位作者 胡荣祖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研究含能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瞬间性和安全性,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检测了HMX,CL-20和DNTF的自由基,得到了它们在相同的光照强度和时间间隔中,各体系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图。结果表明,DNTF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即会产生自由基,HMX和CL-2... 为研究含能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瞬间性和安全性,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检测了HMX,CL-20和DNTF的自由基,得到了它们在相同的光照强度和时间间隔中,各体系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图。结果表明,DNTF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即会产生自由基,HMX和CL-20光照一定时间后有自由基产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自由基逐渐增多,DNTF的自由基信号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含能材料 自由基 自旋共振 HMX CL-20 DN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马山推覆构造特征及年代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佩佩 宋传中 +3 位作者 李加好 任升莲 张妍 王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文章描述了在蚌埠马山发现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推覆构造,该构造具有由南向北推覆的运动学特征;通过对推覆构造内石英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测年得到年龄(268.6±25.0)^(208.3±20.0)Ma和(163.4±16.... 文章描述了在蚌埠马山发现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推覆构造,该构造具有由南向北推覆的运动学特征;通过对推覆构造内石英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测年得到年龄(268.6±25.0)^(208.3±20.0)Ma和(163.4±16.0)^(151.5±15.0)Ma;在马山看到178°∠13°低角度南倾的滑脱面,并且越靠近滑脱面,岩石的变质变形特征越强烈;从推覆构造带内有2期不同的变形特征、2组代表性面理182°∠10°和142°∠33°,再结合年代学数据,推测此逆冲推覆经过2期构造:一期受到印支期阶段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完全碰撞近南北向的挤压;另一期受到早-中燕山阶段,太平洋板块与亚洲陆块碰撞近北西向的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 马山 推覆构造 动态重结晶 电了自旋共振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能量标定的束流损失测量系统
18
作者 鲁忠涛 孙玉聪 +1 位作者 蓝杰钦 徐宏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71-2074,共4页
为精确地测量合肥电子储存环电子束的能量,建立了一套束流损失的测量装置,选择了一款对低能光子探测效率高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根据测量到的束流损失信号研制了一套数字化的信号处理电路,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束流损失测量... 为精确地测量合肥电子储存环电子束的能量,建立了一套束流损失的测量装置,选择了一款对低能光子探测效率高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根据测量到的束流损失信号研制了一套数字化的信号处理电路,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束流损失测量系统能够精确、灵敏地反映出束流损失的变化,可以用于自旋共振退极化法标定电子束能量的实验;并介绍了自旋共振退极化法的测量原理及依据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光源 束流能量 自旋共振退极化 束流损失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与染色棉鉴别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芳 张坤宝 +2 位作者 顾莉琴 董建华 查刘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0-544,共5页
天然彩色棉是21世纪国际绿色纺织品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现在对天然彩色棉和染色棉没有很好的鉴别方法.利用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CPMAS-NMR)和傅里叶红外-拉曼(FTIR-Raman)光谱法鉴别天然绿色棉和染色棉;采用棉纤维色素... 天然彩色棉是21世纪国际绿色纺织品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现在对天然彩色棉和染色棉没有很好的鉴别方法.利用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CPMAS-NMR)和傅里叶红外-拉曼(FTIR-Raman)光谱法鉴别天然绿色棉和染色棉;采用棉纤维色素提取液的酸碱可逆色变反应鉴别天然绿色棉、天然棕色棉和染色棉,方法简单快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染色棉 鉴别方法 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CPMAS—NMR) 傅里叶红外-拉曼光谱(FTIR—Raman) 酸碱可逆色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刚石量子色心的温度磁场同步测量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曹 刘启慧 +2 位作者 程建功 陈浩 武震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6-1233,1241,共9页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V)色心具有极佳的量子性质,并且对温度和磁场敏感,为温度与磁场的精密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温度和磁场同步测量方法。NV色心自旋塞曼劈裂能级随温度同向移动、随磁场反向移动。通过对...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V)色心具有极佳的量子性质,并且对温度和磁场敏感,为温度与磁场的精密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温度和磁场同步测量方法。NV色心自旋塞曼劈裂能级随温度同向移动、随磁场反向移动。通过对劈裂能级同时进行光探测磁共振探测,并结合频率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对温度和磁场的同步测量。自旋双共振系统的3 d B带宽为1 k Hz。在激光功率400 m W、自旋劈裂能级对的驱动微波功率分别为30 d Bm和35 d Bm时,温度灵敏度和磁灵敏度分别约为0.4mK/√Hz和1.1nT/√Hz。温度测量对磁场的隔离度约10 d B。该技术为大动态范围温度与磁场的同步测量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传感 氮空位(NV)色心 温度测量 磁测量 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