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弦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秀丽 丁南生 崔继付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利用ANSYS软件中的子空间迭代法,分析了张弦梁结构的自振特性,针对不同的参数如矢跨比、垂跨比、撑杆数、横索数、预应力度和整体倾角等进行了大量参数分析,得出了各参数对张弦梁结构的自振特性的影响及张梁弦结构的自振规律.
关键词 张弦梁 模态分析 自振频率 自振特性分析 子空间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腿耐张输电铁塔的静力及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树堂 康丽萍 《广东电力》 2007年第10期24-28,共5页
采用MATLAB及SAP软件,对长短腿耐张输电铁塔与等长腿耐张输电铁塔在多工况荷载下的静力及自振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各工况荷载下,长短腿塔的底部塔柱轴力较等长腿塔均有增大,但底部斜杆轴力变化有增有减且变化幅度大... 采用MATLAB及SAP软件,对长短腿耐张输电铁塔与等长腿耐张输电铁塔在多工况荷载下的静力及自振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各工况荷载下,长短腿塔的底部塔柱轴力较等长腿塔均有增大,但底部斜杆轴力变化有增有减且变化幅度大,无横隔约束时长短腿塔塔身下半部斜杆更加敏感,上部杆件轴力受长短腿的影响很小;一般情况(除"短腿一侧出现断线或张力不平衡的情况"外)下顺侧向荷载方向位移较等长腿塔有所减小,但垂直侧向荷载方向位移增大显著。自振特性分析表明,长短腿增强了铁塔高阶振型的平扭耦联效应,长短腿产生的结构支座高差方向对结构纵向及横向的前几阶振型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腿耐张输电铁塔 MTATLAB SAP 静力特性分析 自振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砼拱桥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东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笔者对某大跨度钢管砼平行肋拱桥和某提篮拱桥的自振特性进行了计算 ,结合其它文献的计算结果 ,分析了大跨度钢管砼拱桥自振特性的一般性规律 ,并探讨了拱肋内倾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大跨度钢管砼拱桥 自振特性分析 提篮拱桥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两用悬索桥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光亚 高日 +1 位作者 陈丽莹 曾学贵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2年第3期43-47,42,共6页
本文以一座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方案为计算模型 ,建立了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 ,并对其进行自振特性的分析计算 ,得到了悬索桥的横向、竖向、扭转、纵向以及耦合振动的频率及振型 ,得出的结果必将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的抗震、抗风设计... 本文以一座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方案为计算模型 ,建立了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 ,并对其进行自振特性的分析计算 ,得到了悬索桥的横向、竖向、扭转、纵向以及耦合振动的频率及振型 ,得出的结果必将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的抗震、抗风设计以及车桥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悬索桥 自振特性分析 自振频率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悬索桥自振特性及结构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光亚 高日 +1 位作者 郭薇薇 夏禾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5,共4页
大跨度桥梁的自振特性分析是桥梁抗震、抗风设计以及进行车桥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结构的自振频率是大跨度桥梁动力特性的关键参数.本文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大跨度悬索桥方案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自振特性的计算,并就几项结构参数对... 大跨度桥梁的自振特性分析是桥梁抗震、抗风设计以及进行车桥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结构的自振频率是大跨度桥梁动力特性的关键参数.本文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大跨度悬索桥方案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自振特性的计算,并就几项结构参数对自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合理的、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自振特性分析 自振频率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连续介质中有限长环向加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
6
作者 周越 尹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05-212,共8页
基于Flugge薄壳理论,利用环向加肋圆柱壳中力与壳体中面位移关系,运用波传播理论考虑有限长圆柱壳两端边界条件,得到环向加肋圆柱壳结构的运动控制方程;再基于Navier-Stokes波动理论建立圆柱壳周围无限弹性连续介质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 基于Flugge薄壳理论,利用环向加肋圆柱壳中力与壳体中面位移关系,运用波传播理论考虑有限长圆柱壳两端边界条件,得到环向加肋圆柱壳结构的运动控制方程;再基于Navier-Stokes波动理论建立圆柱壳周围无限弹性连续介质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面连续条件与Flugge薄壳理论基本条件,建立基于弹性介质与环向加肋圆柱壳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圆柱壳振动控制方程,从而得到弹性介质中环向加肋圆柱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参数。通过真空中普通圆柱壳、弹性介质中普通圆柱壳、真空中环向加肋圆柱壳以及弹性介质中环向加肋圆柱壳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同时结合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地下管道等相关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无损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环向加肋 弹性介质 自振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截面复合材料塔头输电塔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成 潘峰 +3 位作者 王灿灿 黄聪 张彤 黄静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2,121,共5页
输电塔主材改用复合材料,可有效减少输电线路占地,并减少电气间距达到压缩走廊的目的。复合材料区别于角钢,可以使用D字型截面,提高了截面惯性抵抗矩。对各规格复合材料构件的截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截面特性参数。以某110 k ... 输电塔主材改用复合材料,可有效减少输电线路占地,并减少电气间距达到压缩走廊的目的。复合材料区别于角钢,可以使用D字型截面,提高了截面惯性抵抗矩。对各规格复合材料构件的截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截面特性参数。以某110 k V塔头复合材料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获得了其自振特性并与传统角钢塔做了对比,分析了参数不同的原因。使用基于时域法的风振系数计算,对位移均方根值、位移平均值、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高度处的风振系数,并将结果与我国规范的取值进行了对比,结果可作为复合塔抗风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字型截面 复合材料 输电杆塔 自振特性分析 系数 有限元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钢框架结构动力分析的简化计算模型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蓝文武 韦世全 +1 位作者 张妮妮 蔡朝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了减小动力分析时结构的自由度数量,本文对常用的某结构形式的巨型钢框架结构体系,首先推导巨型构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等效剪切刚度而得到其等效模型,并通过自振特性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等效模型和精确杆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 为了减小动力分析时结构的自由度数量,本文对常用的某结构形式的巨型钢框架结构体系,首先推导巨型构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等效剪切刚度而得到其等效模型,并通过自振特性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等效模型和精确杆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实际初步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钢框架结构 等效模型 自振特性分析 时程分析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 m球径螺栓球节点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正罡 周传波 严佳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5,共8页
为探究半刚性节点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针对沈北新区80 m球径螺栓球节点单层球面网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引入节点试验和数值分析数据来模拟实际工程中螺栓球节点的抗弯性能,建立可考虑节点刚度的精细化数值模... 为探究半刚性节点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针对沈北新区80 m球径螺栓球节点单层球面网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引入节点试验和数值分析数据来模拟实际工程中螺栓球节点的抗弯性能,建立可考虑节点刚度的精细化数值模型,并进一步考虑局部杆件和节点加强、壳体外表面安装围护材料等不同结构条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展了自振特性及在不同峰值地震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已建成的大跨度螺栓球节点单层网壳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螺栓球节点单层网壳局部开洞会形成明显的刚度薄弱区,建议洞口周边采用焊接球节点并对周圈杆件加强.若在现有结构外表面安装围护玻璃则导致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降低,罕遇地震下,节点最大位移将比竣工结构增大140.1%,杆件最大应力增大77.8%,节点最大位移时程曲线有发散迹象,表明结构有发生整体倒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节点 单层球面网壳 有限元模拟 自振特性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变截面连续梁动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渊 张松涵 王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从建立更为快捷的变截面连续梁动力分析方法出发,以某一类常见结构形式的变截面梁为切入点,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变截面连续梁的节段式传递矩阵推导方法、自振特性分析方法,研究了移动弹簧质量作用下的动力时程计算方法。首先,由变截面... 从建立更为快捷的变截面连续梁动力分析方法出发,以某一类常见结构形式的变截面梁为切入点,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变截面连续梁的节段式传递矩阵推导方法、自振特性分析方法,研究了移动弹簧质量作用下的动力时程计算方法。首先,由变截面梁横向弯曲振动微分方程出发,建立节段式单元传递矩阵的推导方法;然后,建立变截面连续梁整体传递矩阵的构建方法,完成其自振特性分析;之后,结合Newmark-β法完成移动弹簧质量激励下变截面连续梁的动力时程计算;最后,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适用于变截面连续梁动力分析的数值仿真模拟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变截面梁动力分析方法不仅正确可靠,相比于有限元法还更为简单、高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传递矩阵法 变截面连续梁 自振特性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荷载试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祥寿 张晨 +1 位作者 康新章 朱江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3-67,共5页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 m的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确定该桥静载试验控制截面及自振特性试验测点布置,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桥梁在8车道汽车活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及自振特性。结果表明:主梁...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 m的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确定该桥静载试验控制截面及自振特性试验测点布置,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桥梁在8车道汽车活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及自振特性。结果表明:主梁主跨最大弯矩截面位于跨中偏北塔约44.5 m处、应力最大截面对应最大正弯矩截面、最大竖向位移截面位于跨中处,南塔最大弯矩截面位于桥塔根部;桥梁模态振型以主梁纵飘、一阶面内纵弯与横弯、桥塔横弯为主。根据静、动力分析结果,按照结构最不利受力及代表性原则,静载试验共确定8个主梁测试截面和2个桥塔测试截面;按照计算振型特征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振特性试验共确定44个主梁自振特性测点及8个南塔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荷载试验 有限元法 静力分析 自振特性分析 模态 测试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considering shear lag and slip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旺保 蒋丽忠 余志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70-2577,共8页
Based on Hamilton principle,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 meeting self equilibrated st... Based on Hamilton principle,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 meeting self equilibrated stress,shear deformation,slip,as well as rotational inertia were induced.Therefore,natural frequency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boundary types,such as simple support,cantilever,continuous girder and fixed support at two ends.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olu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by calculation example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verified,which also shows the correctness of longitudinal warping displacement functions.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were obtained.The decrease extent of each order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is great under ac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The shear-lag effect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increases when frequency order rises,and increases while span-width ratio decreases.The proposed approa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shear lag effect shear deformation SLIP free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