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杨庆
毕重增
李林
黄希庭
-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2-1024,共13页
-
基金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研究团队建设项目(TR201201-1)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SKB008)
-
文摘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分,再后则以自我不确定感的管理策略为线索对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初步整合。未来研究需在明确界定自我不确定感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比较,从多角度检验自我不确定感管理策略的效果,深入探讨自我不确定感的发生和作用机制,探索如何变自我不确定感的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与管理。
-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感
自我
意义感
自我实现
文化世界观防御
-
Keywords
self-uncertainty
self
meaning-making
self-actualization
cultural worldview defense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梁娟
马红宇
高记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2007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1094)
+1 种基金
全国教科规划十一五国家一般课题(BBA090066)
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项目(2011)资助
-
文摘
自我不确定感是指个体怀疑"自我",并且对其看法不稳定而产生的内隐与外显的主观感受及反应。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自DeCremer和Sedikides首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后,研究者们通过将自我不确定感分解为情绪自我不确定、地位不确定和归属不确定以及探讨程序公正认知机制,不断扩展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未来可以通过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本土化研究,自我不确定感特质与情境成分交互作用的探讨,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信息不确定感等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
-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感
程序公正效应
调节作用
-
Keywords
self-uncertainty
procedural justice effect
moderating effect
-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
-
题名基于文化边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 3
-
-
作者
袁丽
-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4,共3页
-
文摘
基于文化边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改革中,运用文化边界理论并将其贯穿始终。在此过程中,文化边界是联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前提,在现实基础上,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重点在于实现对"思想本位"和"文化理性"两方面的自觉意识。
-
关键词
文化边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构建
自我确定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